稻葉蛾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蟲,一般發生率較低,有些地區在有些年份會發生較大,成蟲又若在水稻莖稈的下部,葉汁多刺,嚴重造成水稻植物死亡或出現"黑穗"、白穗現象,還傳播水稻常見的矮病, 黃矮星病和其他病毒。稻葉荔枝出現在所有水稻地區,在長江中下遊,危害較大的葉蛾有黑尾葉痣、白翅葉鼹鼠和電光葉荔枝,其中黑尾葉荔枝和電光葉荔枝可傳播矮病毒。

黑尾葉
<h1>1、米葉钼的有害症狀</h1>
黑尾葉變成昆蟲藏在水稻植株稭稈的下部,遲早在水稻植株的上部葉子上吃,水稻秧苗的尖端為黃色,受害者在葉片上出現白色條紋或棕褐色條紋,受影響的葉子最初出現白點,然後變成褐色斑點;當稻葉嚴重有害時,水稻葉子幹燥,水稻植物死亡。
如果在穗期造成危害,稻穗中稻葉的排洩物被黴菌污染,使水稻穗表面産生黑色黴菌層,造成"黑穗"症狀;
<h1>2、稻葉蛞蝓傳播水稻矮病毒的特征</h1>
水稻矮化病毒主要以葉和水稻為宿主,用有毒的葉摘米會感染水稻病毒病,如果不用毒葉蛞蝓吃病米,再吃健康的大米進行傳播,而病毒通過卵傳播的比例很高。結果,稻葉私刑傳播病毒造成的損害遠遠大于覓食和産卵造成的損害。
稻米侏儒症
<h1>3、米葉的識别點</h1>
黑尾葉:成蟲頭部的前緣有黑色的橫帶,前翅端為黑色或榛子,為1/3。如果昆蟲黃白色到黃綠色,頭部頂部和胸部後部各有一個倒置的"八"字形棕色圖案。
電葉:成蟲石灰色,翅面呈棕色閃電狀圖案,較老若蟲黃綠色,胸紅色,尾巴向上翹起。
電動葉片
白翅葉:頭、胸黃橙色,前翅膜半透明,白色蠟狀,有彩虹色;老去稀釋黃綠色,半透明,複雜眼睛紫褐色,身體背部長發。
<h1>4、發生規律</h1>
稻葉蛞蝓大多在綠肥田,田地等上越冬,并在第二年遷移到早期稻田或本田。黑尾葉蛾在湖南、江西、湖北等地每年可出現5-7代,電葉片一年可繁殖5-6代,白翅葉片出現3代,會有代代重疊。成蟲有尋光和嫩,能飛和跳,當受到驚吓時會迅速躲避。在苗期2-3葉期和田間恢複綠化期是最脆弱的,也是病毒傳播的關鍵時期;
白翅葉
黑尾葉蛾數量最多,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這一時期恰逢水稻收獲早、水稻移植後期播種,是以兩季晚稻受黑尾葉幼蟲和病毒性疾病的危害較為嚴重;
<h1>5、防控方法</h1>
(1)農業措施:消除田間和田地中的雜草,減少昆蟲的來源;
(2)藥物控制:可選配拟除蟲菊酯、吡哆醇、蚜蟲、拟除蟲菊酯、吡哆醇、異丙基、烯喹等藥劑,防治稻蠅虱的方法相同。防治的關鍵時期主要掌握幼苗2-3葉期和移栽前2-3天打"禮品藥",在全盛時期再次噴灑,可與其他殺蟲、殺菌劑混合使用;用3-5厘米的水保持田地,并保持水3-4天。
(3)誘殺成蟲:成蟲可在高峰期用來殺死成蟲。
(4)防控要點:夏季炎熱、幹旱和雨水少有利于用藥的發生,注意與抗病毒劑混合,如加入8%甯南黴素水劑50-60毫升/畝或30%有毒氟磷水分粉15克/畝。
特别提醒:在中後期稻田中比較注重使用藥物預防稻蠅虱,一般來說,水稻生長在中後期很少出現大量的稻葉,但稻田和階段是要注意水稻葉的藥物防治, 米蠅虱和預防病毒性疾病。
雲群衆服務宗旨: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有關種植技術的更多知識,請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