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美大學生丁慧:“從未因救人而後怕,以後還會救”

作者:河湖客戶向東
最美大學生丁慧:“從未因救人而後怕,以後還會救”

放假回家時在車站救人的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學生丁慧。記者胡婷婷攝

“爺爺,堅持住!”“爺爺,你醒醒!”2018年7月19日,在錦州南站站台上,一位背着書包的女孩一邊喊一邊為一位暈倒的老人按壓胸腔做心肺複蘇,每做一組還一手捏住老人鼻子,一手捏開老人嘴巴,做人工呼吸。

四組過後,老人醒過來了,随後被急救車拉走。

女孩拒絕了家屬遞過來的一沓錢後,登上了下一趟回家的列車。她甚至都沒有留下自己的電話和名字,隻告訴家屬:“叫我丁丁吧。”

這位女孩就是丁慧,救人時是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大二的學生。

近日,遼沈晚報、聊沈用戶端記者走進學校回訪了丁慧,并采訪了她的老師和同學。面對媒體的報道和網友們的稱贊,丁慧顯得非常低調和淡然。“我隻是做了一個醫學生應該做的事,我相信我的老師和同學們如果遇到這樣的事,他們也會和我一樣救人的。”

學院獎勵丁慧1萬元獎學金,丁慧全部捐出。學院由此成立丁慧愛心基金,定期走訪貧困國小、留守兒童之家,希望幫助更多的人。

八旬老人突然暈倒 乘客詢問後不敢按壓

2018年7月19日16時25分,d11次列車停靠在錦州南站,81歲乘客崔永龍在兒子崔先生的陪同下從北京到錦州。父親想抽煙,于是下了火車以後,他就把父親扶到了站台邊,打算從行李箱中給他找煙。“就在我蹲下找煙的時候,我父親突然倒在了地上。”看到父親暈倒,崔先生瞬間就慌了,不知道該怎麼辦,給家人打完電話才撥打了120。

錦州南站的從業人員劉佳玮最先發現了狀況,他趕緊聯系同僚通知車站廣播室,想通過廣播尋找醫護人員前來幫忙。

不久,一名男子走了過來,詢問了老人的情況,但是卻猶豫着沒有搶救。崔先生說男子問了些挺專業的問題,可能是從事醫學工作的。“他當時說這麼大歲數了,不敢給做心肺複蘇啊,容易把老人給按過去。”後來男子着急上車就走了。

就在這時,丁慧檢完票,下到站台上,準備乘坐動車回沈陽過暑假。在聽到廣播尋人的同時,她看到了倒在地上的老人。

丁慧一秒也沒猶豫 跪在地上開始救人

正準備驗票上車的丁慧立即折傳回來奔向老人。“當時老人已休克,臉色發灰,瞳孔放大,屬于病危的狀态。”丁慧向家屬詢問老人身體狀況後,來不及取下身上的背包,把手機扔在一邊,雙膝跪地開始對老人實施搶救。

“到30告訴我!”丁慧請求其他旅客和車站從業人員幫着計數。随後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對準老人胸部使勁按壓做心肺複蘇,每做一組還一手捏住老人鼻子,一手捏開老人嘴巴,做着人工呼。第二次人工呼吸後,老人長出了一口氣。“爺爺,堅持住!”丁慧一邊繼續雙手按壓,一邊輕聲呼喚。

經過四組心肺複蘇後,老人逐漸恢複了心跳和呼吸。丁慧發現老人想吐,于是慢慢扶起老人,伸出手讓老人吐在她手裡的紙巾上。這時她才松了一口氣,卸下了身上的背包。随後她一直陪護老人至16時58分,直到“120”急救人員趕到。

“當時看到老人暈倒,第一想法就是搶救,而且情況緊急,不能浪費時間。是以就什麼都沒想按照學習的知識實施搶救了。”丁慧說。而直到120趕到,她一直懸着的心才真正放下。老人被拉走後,她準備乘坐的g1229次列車已離站30分鐘,車站為她安排了下一趟去沈陽的列車。

拒絕家屬感謝金 救人的事隻告訴了父母

看到父親得救了,崔先生非常激動,也特别感謝丁慧。“我當時要她的聯系方式,她不給,再三請求下才告訴我叫她‘丁丁’就行。”崔先生說。無奈之下,他隻好掏出一沓錢塞給丁慧,但是幾次都被她推開。“當時情況緊急,我要随急救車去醫院,走之前我特意囑咐車站從業人員一定要幫我找到這個孩子。”崔先生說。

由于錯過了動車,丁慧到家的時間比原來要晚40分鐘,在動車上,她給父母打電話解釋。“我媽媽一開始還沒聽清楚,以為是我湊熱鬧誤了車,我也沒有再多說。”回到家,丁慧才把救人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父母。“我爸媽聽完是非常吃驚,覺得不可思議。”丁慧說可能在父母心中她還是一個孩子,沒想到她能做出救人的事兒。

直到20日上午,沈陽鐵路局錦州南站的表揚信送到了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黨政辦公室。這時學校上司和老師才知道丁慧救人的事情。“火車站是通過購票時使用的學生證資訊才查到的,要不然我們都不知道丁慧做了這樣的事。”醫療學院黨委書記牛玉伏說。

就連丁慧的室友也是通過網上的新聞和視訊才得知她救人的事。“看到以後很激動,趕緊轉發給其他同學和朋友,告訴他們這是我室友幹的。真的很自豪很驕傲。”丁慧的室友說。

父母在家言傳身教 再遇到這樣事還會救

雖然這是她第一次把學到的知識用于救人,但是丁慧做得非常果斷,沒有一絲猶豫。

“搶救之前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不成功怎麼辦?你不怕被訛嗎?”救人後很多人問過她,采訪時記者也再一次問了這個問題。

“當時情況緊急,我不能浪費時間,我沒時間想這些,一心就想把人救活。”丁慧說,即使已經過去快5個月,丁慧也從來沒有後怕過,也沒有後悔當時的選擇。“如果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我還是會選擇救人,這是我作為一名醫學生應該做的。”

有人說老人年紀大,身體不好,不敢搶救,可是丁慧卻覺得老人很親切。“我上國中的時候,我太外公生病,我媽媽就每天都去照顧他。”丁慧介紹,她太外公96歲到99歲這三年,媽媽每天白天都守在身邊照顧。“端尿、喂飯、洗臉,什麼都幹。”這些丁慧都看在眼裡,是以面對老人的時候她不太害怕。“看到那位老人的時候就像我太外公一樣,是以不會猶豫。”丁慧說。

一個月以後,崔永龍老人在錦州去世,崔先生也打電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丁慧,在電話那頭的丁慧默默地哭泣着。“知道老人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也發了資訊安慰了崔先生,至少這一個月他的子女們有了盡孝的機會。”

“出名”以後沒膨脹 老師說她低調如前

“現場心肺複蘇,生命的視窗,黃金4分鐘,病人得不到及時搶救會造成人體重要器官組織不可逆轉的傷害,丁慧的善舉堪稱教科書式的典範……”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護理平台主任慕江兵在微信朋友圈上對丁慧用課堂上所學知識進行現場施救的善舉表示稱贊。

在2016年級班主任曹博恒的眼中,丁慧成績優秀,性格活潑開朗而為人非常低調。

“她學習成績是很好的。她的專業是護理,心肺複蘇和人工呼吸是她們的基礎課程,但在火車站救人時她才大二,從施救過程來看,她的專業課掌握得非常好。另一方面,她非常勇敢而且有責任心,沒有經過臨床實踐鍛煉,能在緊急關頭挺身而出并把專業技術充分發揮出來,太不容易了。”曹博恒說。

另外從救人事件發生到目前,近5個月過去了,丁慧也受到了很多關注,央視等媒體紛紛報道,省市各級也給了丁慧很多的榮譽,但是丁慧卻沒有是以膨脹。“她在學校和以往一模一樣,非常低調,這說明她的綜合素質是非常高的。”

而丁慧也是一心撲在學習上。“我還是一名學生,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專業知識學好,未來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萬元獎學金捐出成立基金 關注貧困兒童

學校得知丁慧救人事迹,決定給她頒發一萬元的獎學金,以此來獎勵丁慧,也是鼓勵全校師生向丁慧學習。

“但是丁慧決定要捐出獎學金,給更需要的人。于是學校決定成立丁慧愛心基金,用丁慧的愛心捐款,去幫助更多的人。”學院黨委書記牛玉伏說。

丁慧愛心基金成立以後,丁慧就和同學們一起走訪了女紡國小、勝利村留守兒童之家等,給孩子們送去了書本、書包等學習用品。

為了影響和帶動廣大師生都來學習丁慧,學院還成立了丁慧愛心團隊,也組織成員開展了幾項活動。“首先就是組織老師和同學去看望錦州一位罹患重病的女孩,學生和小女孩建立了聯系,平時會和她聊聊天,給她提供幫助。”牛玉伏介紹,接下來,也希望通過現有的醫療資源,能給小女孩切合實際的幫助。“把愛心落到實處,把丁慧精神傳承下去,這就是我們愛心團隊成立的目的。”

牛玉伏介紹,醫療學院一直秉承的校訓是“厚德修身、精術濟世”,而丁慧的行為很好地诠釋了學校的校訓。在平時的育人過程中,學院也是遵循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在強化醫療技術的同時,更加注重醫德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