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舊中國的上海,人們往往會想到狂歡的舞曲,迷亂的燈光,這裡是東方浮靡之城,也是曙光之城。外國的租借地就設在這裡,日本、英國等國的工廠也開在這裡。看似和平的紙醉金迷,卻沒能掩蓋帝國主義列強的瘋狂侵略與掠奪。1925年5月30日,租界的英國巡捕就在這一天上演了一場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他們向無辜的群衆開槍射擊,打死學生、勞工等13人,傷者不計其數。它恰是一根導火線,使深埋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反帝怒火一下子噴發出來。正如瞿秋白所說,五月卅日!這确是中國國民革命開始的一天,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來。那麼這一天是如何開始的,讓我們一起回到那陰霾籠罩的年代,追憶五卅運動,感受曆史的濃縮與積澱。

自1924年國共合作的革命統一戰線建立後,工農運動猶如排山倒海之勢迅速發展,預示着全國革命高潮即将到來。為了加強黨對工農群衆運動的上司,黨的四大提出了無産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上司權問題。并且于1925年5月1日,在廣州舉行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正式成立中華全國總工會。那天天氣格外晴朗,似乎上天也感應到了勞工心中的喜悅,會上,人代表們義正詞嚴地喊出口号:“不管是什麼資,隻要在中國辦企業,都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真可謂壓迫越深反抗越烈。
當時日本在中國境内的紗廠共有41家,中國勞工在日本紗廠受着極其殘酷的待遇,每天工作12小時,工資很少,有的每天不過一角錢。由于親日派的段祺瑞和奉系軍閥的得勢,日本資本家更加肆無忌憚地剝削勞工。
5月15日傍晚,内外棉七廠又無故鎖閉大門不讓勞工進廠上班,共産黨員顧正紅與其交涉。日本領班就向勞工宣布:“今天沒有紗,大班(廠長)叫你們統統回去!”勞工們聽了哄起來:“我們要上工,不上工也要給工錢。”大家聚集在辦公室門口,堅持要上工。顧正紅帶領大家高聲喊道:“快開門,我們要上工。”有的勞工搬起石頭砸門。顧正紅把手一揮,大喊,“工友們,沖啊!”勞工們像決堤的洪水沖了進去。看門的日本人舉棍就打,好多勞工被打得頭破血流。顧正紅帶領一部分人沖到物料間,拿出幹些“打梭棒”作為自衛武器。
正在這時,内外棉七廠“大班”和内外棉副總“大班”,接到門衛電話,拿起手槍,帶領一批打手,直朝門前奔來。面對持槍的敵人,顧正紅毫無懼色。他站在最前面,舉起打梭棒責問:“為什麼不讓我們上工?”數百名勞工的怒吼聲震天動地。内外棉七廠“大班”一看帶頭的正是他久已注意的顧正紅,便咬牙切齒地朝顧正紅放了一槍,顧正紅的小腿鮮血直流。他忍住疼痛高喊:“工友們大家團結起來,鬥争啊!”突然,“大班”的槍彈又擊中他的腹部,顧正紅抱住身邊的小樹,仍然頑強地挺立着。兇手日方“大班”又朝顧正紅連開兩槍,顧正紅終因傷重不支,倒在血泊之中,年僅20歲。大批勞工擡屍遊行,所到之處,哭聲不絕,群情激動。
在舉行公祭大會上,有一副挽聯,上聯是:先生雖死,精神不死;下聯是:兇手猶在,公理何在;橫額是:勞工先鋒。
顧正紅的事件激起了全上海以至全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怒。5月30日清晨,李立三、蔡和森、向警予等組織勞工學生到租界内的馬路上散發傳單,發表反對槍殺顧正紅反對四項提案、收回租界的演講。下午巡捕大肆捕人,南京路老閘捕房一處就逮捕學生一百多人,憤怒的群衆學生要求巡捕釋放被捕的愛國者,遭到毒打,英捕頭愛伏生還殘忍地下令向手無寸鐵的人群開槍,槍殺13人,重傷20餘人。帝國主義無視中國人的人權和寶貴生命,用冰冷的槍械和警棍釀成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
曾經标榜自己是先進的文明人,在這個悶熱的下午卸下了假面具,露出他們狠毒醜惡的本相,向密集的群衆開槍,勇敢的青年人用熱血染紅了這塊灰色的土地,洗刷這一切的強橫暴虐。他們倒下了,但是千萬“争自由”的旗幟仍在飛舞,千萬“打倒帝國主義”的呼聲仍在震蕩。
慘案發生後,中共中央連夜召開緊急會議,蔡和森提議開展全面的罷工罷課罷市的鬥争,以便更強烈地反對帝國主義的殘暴行徑,并成立行動委員會,具體上司“三罷”鬥争。
5月31日上海總工會成立,李立三、劉華任正副委員長,劉少奇任總務科主任,總工會宣布6月1日全市實行總罷工。5月31日,學生最先行動起來,上海華界和租界内中等以上各學校已開始罷課,上千名學生冒着被逮捕槍殺的危險,到南京路上散發傳單鼓勵人們奮起反抗,他們奔走呼号,毫無懼色。6月1日,上海大學、複旦大學、南洋大學和很多帝國主義辦的教會學校的學生也開始罷課。同時上海勞工舉行了總罷工,電車、公共汽車、印刷廠勞工在總工會上司下,組成一支結構嚴密、紀律嚴格的反對帝國主義的主力軍,在鬥争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刹那間,昔日繁華的上海市風起雲湧,民意沸騰,二十多萬勞工罷工,五萬餘學生罷課,大部分商人罷市,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齊心協力抗擊侵略的不屈精神。為儲存勞工階級組織及已經取得的勝利,決定改變總罷工政策,以經濟要求為主,進行個别談判,局部解決和逐漸複工。最後日本資本家同意撫恤顧正紅家屬1萬元,補償勞工罷工損失10萬元,各行勞工逐漸複工,結束長達數月的罷工鬥争。
五卅運動以磅礴氣勢揭開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正如中共中央在當時《為反抗帝國主義野蠻殘暴的大屠殺告全國群眾》指出:自鴉片之役以至庚子之役的中國史,完全是一部外國強盜宰割中國民族的血書。然而這次五卅血濺南京路,卻是中國民族自覺地反抗帝國主義之第一頁啊!
五卅運動的狂飙迅速席卷全國,其中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當屬廣州和香港勞工舉行的省港大罷工。
為了徹底地維護勞工的利益,中華全國總工會派鄧中夏、蘇兆征上司香港、廣州勞工以及農民、市民、學生和革命士兵5萬多人,在廣州東校場舉行聲援五卅運動的群衆大會。會後各界群衆舉行示威大遊行。浩蕩的隊伍按工農商學兵的次序向西面去,傳單紛紛飛舞,天空也有飛機散發傳單。下午2時,遊行隊伍巡至西堤沙基口。
沙基是傍水而築的一條街道,與英、法租界的沙面僅有數丈之隔。這時躲在沙袋工事後面的英國軍警對着密集的遊行隊伍,發射出一梭梭罪惡的機槍子彈。人群頓時像決堤洪水,争着向内街奔避,各自尋覓躲身地方。滿耳是群眾的呼喊聲,人眼即是人們臉上的倉皇之色,此時的沙基已經是死傷滿地,鮮血流,慘不忍睹。還有許多群眾躲在柱下不敢動彈,更有無數受傷的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隻要站起來機槍又是一陣掃射,這些帝國主義就是滅絕人性的劍子手,連手無寸鐵的群眾都要這樣趕盡殺絕!沙基慘案更加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反抗決心,省港大罷工工的規模更加擴大。
7月3日,成立了省港罷工委員會,以蘇兆征為委員長,對香港英帝國主義實行罷工。廣州革命政府對這次罷工采取支援态度,每月資助罷工委員會經費1萬元。省港罷工委員會實行的重要政策之一,是對香港實行封鎖。
香港是一個四面都是水的小島,吃的東西很多要靠廣州供應。碼頭勞工罷工,廣東又進行封鎖,内地的肉食蔬菜運不過來,結果豬肉、雞蛋拼命漲價,英國人喜歡吃的牛肉根本看不見了。食品市場空無東西,和街上堆滿的垃圾、糞便形成對照,以繁華著稱的香港成了“餓港”。海員勞工罷工後,船隻不再進港,船塢廢棄了。貨物運不進來,商店也紛紛歇業。東西買不到,社會秩序大亂。大家又稱香港為“死港”。至1925年12月,香港交易所不得不承認,因罷工造成的損失已達6250萬英鎊。
面對這種局面,香港總督史塔士還想采取鴉片戰争時的辦法、用武力進攻。他特地公開召開一次所謂“公民大會”,以大會的名義請英國政府派軍隊來鎮壓罷工。但是,此一時彼一時,這時的形勢已經和鴉片戰争時代的形勢完全不同了,史塔士縱然決心死拼,怕也白費力氣。他甚至曾秘密地動用為數5萬元的信托基金,暗中指令東華醫院在廣州策動兵變,事敗後曝光,社會輿論一片嘩然,使史塔士任期未滿,就灰溜溜地下台了,讓位于新上任的總督金文泰來收拾殘局。
省港大罷工,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前後堅持了1年4個月(16個月),直到1926年10月才告勝利結束,沉重地打擊了英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這是世界勞工運動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次罷工,表明了中國勞工階級強大的上司力量和徹底的革命精神。它成為五卅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卅運動是中國共産黨上司下的群衆性反帝愛國運動,規模之大,範圍之廣,人數之多,都是空前的。今天當我們沐浴在和風旭日之下,享受和諧安定的美好生活時,難以想象1925年上海以及全國人民面臨的侵略者像嗜血的鲨魚一樣一點一點啃噬的恐懼,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诠釋着對國家主權獨立的追求,對和平和自由的向往,就像一把幹茶葉,在沸騰的水裡這樣嚴酷的環境中,葉片舒展開來,一鍋滾水最後變成鮮亮亮的茶湯,五卅運動淋漓盡緻地展現了中國人堅毅的品格和不竭的内心力量,在中國人民反帝解放運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揭開了全國大革命風暴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