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國平在美國過年:隻要家人在一起,天涯海角,哪裡都是家

作者:探照燈

張英

“隻要一家人在一起,哪裡都是家。”

春節馬上就要到了。和所有的家庭都一樣,周國平和妻子郭紅,早就做好了過年的安排。大女兒啾啾在紐約大學上學,學戲劇導演。他們早就定好了機票,帶着上國小的兒子叩叩,去美國過年。

周國平在美國過年:隻要家人在一起,天涯海角,哪裡都是家

此前,全家人唯一擔心的是他的腿傷。

兩個月前,周國平出門在外,不幸被一輛汽車撞傷了腿。我電話問他,他說去醫院看了後,醫生說不嚴重,隻是需要康複訓練,好好休息。為保險起見,他出門都坐着輪椅。後來随着身體的康複,後來撐上拐杖就可以出行了。

周國平在家裡休息了一個多月。兩周前,美國大學放假,女兒啾啾很擔心他,早就定好機票,從紐約飛回北京看他。好在女兒回國前,周國平的身體已經康複得差不多了,恢複了讀書和寫作,出門參加活動,可以一個人撐着單拐就出門遛彎了。

周國平在美國過年:隻要家人在一起,天涯海角,哪裡都是家

周國平和夫人郭紅

1月3日上午,我快走到他工作室樓下,老遠就聽着周國平和我打招呼,開玩笑對我說,你遲到了。我擡眼一看他,人很精神,拐杖也不見了,走路正常,身體都康複了。

冬天的北京,天氣寒冷,天上還是明晃晃的太陽,地上的冰雪還沒有融化。我們一起上樓,到了太太郭紅的工作室裡,開始了我新年的的第一個采訪。

“一個人若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并且靠這養活自己,同時能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們感到快樂,即可稱為幸福。”周國平自稱是一個“宅男”。

他住在北京南城,離開陶然亭公園很近。周圍也有好的公辦國小。他原來住在石景山,後來和妻子郭紅結婚,又有了兩個孩子,後來就搬到了現在住的小區。

周國平在美國過年:隻要家人在一起,天涯海角,哪裡都是家

幾十年裡,他的生活習慣雷打不動,沒什麼改變。每天會去陶然亭公園快走,環湖繞一個大圈。以前是跑步,現在怕傷膝蓋,就改成了走路。到了夏天,則會堅持遊泳鍛煉。每天孩子去上學,妻子去工作室上班後,他就一個人呆在家裡,讀書或寫作。

這樣的日子依舊過了好多年。他的工作室沒有電視機,唯一的聯系是手機。平時關機,早晚開一下,看看微網誌、微信,手機短信,處理一下和自己有關的事務。而工作上的事情,外出活動,放學、講演,包括微信公衆号的營運,都交給了妻子郭紅打理。

在網際網路上,周國平是文化界裡的超級“大v”,微網誌有723萬粉絲,微信公衆号也有140萬訂戶,頭條号和抖音也有122萬。

周國平在美國過年:隻要家人在一起,天涯海角,哪裡都是家

“這些新媒體組合起來,是個很大的媒體平台,每次我發個東西的話,很快就能得到讀者的回報,這個功能很好。我也能夠與讀者的互動中,了解社會發展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的變化,得知人們的憂慮和想法。”

這些讀者和粉絲裡,既有60、70歲的讀者,也有30-50歲的中年讀者,也有10歲到30歲的青少年讀者。

周國平在美國過年:隻要家人在一起,天涯海角,哪裡都是家

原因很簡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标準實驗教科書,《國文》七年級上冊,選入了周國平的《白兔和月亮》、《落難的王子》兩篇哲理散文。很多國中生和高中生,就這樣接觸到他的作品,閱讀他的人生感悟,最後變成了他的讀者。

一個人獨處,并不意味着孤陋寡聞。周國平說自己是有意為之,和越來越快的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讀自己喜歡的紙書,寫自己的作品。幾十年了,他都是這樣過的,在家讀書寫作,健身休息,累了就和朋友聊天吃飯。周而複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周國平在美國過年:隻要家人在一起,天涯海角,哪裡都是家

“我每天要寫作,閱讀和寫作,不光占據了我的時間,而且占據了我的心靈,幾十年這樣堅持做下來,我也覺得很好,很享受,不比這些整天看手機的人生活狀态差。那些整天看手機的人,會知道很多資訊是沒有價值的,絕大部分資訊都是稍縱即逝的,過眼煙雲,很快就過去了。我不需要知道這麼多東西,沒有必要讓它們占據了我的時間和生命。”

周國平在美國過年:隻要家人在一起,天涯海角,哪裡都是家

周國平提到了歌德曾經做過的一個實驗:在機器印刷出現後,新聞的力量開始顯示,報紙開始大量出現,受到全社會的熱愛和癡迷,德國文化藝術家們的生活也被改變了。人們在見面時。談論的不再是書籍、戲劇、音樂會,而是報紙上的新聞時事。

“歌德對這種社會習氣很厭煩。認為人們的文化生活變得庸俗和膚淺化了。歌德就做了一個實驗,堅持半年時間裡,不看報紙。結果會怎麼樣?當他半年以後,再去看報紙的時候,發現自己什麼損失都沒有。這證明很多資訊,他根本不需要和了解。”

周國平在美國過年:隻要家人在一起,天涯海角,哪裡都是家

在周國平的眼裡,書的功能是傳遞知識,書就是學習的工具,通往智慧和真理的途徑。這些年,不管是在國内還是國外,他愛去書店逛,也愛去舊書店,隻要一進門,多少總會買點書,不會空手出門。

有時候,也有驚喜和意外發生,比如他曾經在德國海德堡的舊書店裡,淘到1896 年版《克萊斯特全集》一卷和1909 年版的《歌德文集》四卷,如此珍貴的版本,加起來居然隻花了80 馬克。

周國平的家裡,到處放滿了書。這些書,有的是文化學術界的朋友們送的簽名本,有的是出版社的朋友送的書,還有他自己買的的圖書,也有他自己寫的書。妻子郭紅曾經抱怨,他住過的房子,到處都是書。不管搬家到哪裡,房子裡的書都會迅速增多。每隔就一段時間,他們都會清理一批書捐贈掉,但很快,他的書又會神奇的多起來,堆滿一屋子。

周國平在美國過年:隻要家人在一起,天涯海角,哪裡都是家

因為書多,他買的幾處房子,面積空間都很大。考慮到自己年紀大了了,孩子要讀書,買的房子都在市中心。沒想到,這些年因為房價上漲,倒是增值不少。這倒是完全出乎他和妻子的意料之外。

因為愛書,2007年,周國平被聘為中國國家圖書館顧問;2013年,被聘為湖北省圖書館榮譽館長。2018年11月,深圳坪山新區圖書館花3個月時間,全國公開遴選圖書館館長,最後周國平入選,出任館長。

深圳是中國改革的前沿特區,按照“正而新、小而精、特而亮、惠而美”的發展思路,坪山新區的這個圖書館是建立的,打造獨具特色和文化影響力的公共圖書館,為市民群衆提供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周國平在美國過年:隻要家人在一起,天涯海角,哪裡都是家

深圳圖書館

到目前為止,全國的圖書館都是政府的事業機關,隻有深圳的坪山新區圖書館進行了改革創新,機制創新機大膽試驗,整個圖書館裡所有的人員都是對外招聘,不再享有編制的事業機關。

“深圳當地有一個智庫,負責圖書館館長提名人選。我提名得票最高,那些智庫人員就跟我聯系,其實我開始挺猶豫了,因為我的主要工作是讀書寫作,我怕工作和生活受影響。後來他們的頭就說,不用擔心,不需要我呆在當地工作,讓我把這個圖書館作為道場,辦一些我自己和文化界朋友們的活動就好。這樣我覺得也好,我就接受了。”

我以為這是個不管具體工作的虛職,不料周國平告訴我,這是個正式在編的工作。一年到頭,平均每個月他都要飛到深圳去上班,和常務副館長們一起,安排各項工作。

周國平在美國過年:隻要家人在一起,天涯海角,哪裡都是家

“實際上我真當了圖書館長以後,我不可能隻辦文化學術活動,還是有一些具體工作要去深圳做的。剛開始建館的時候,給圖書館的特色定位,一些部門的設定,整個文化活動的規劃,我都參與。我還策劃建設了7個學者作家的大家書房,裡面放了他的全部的著作,還有他喜歡的書。

我會把這些人都請去做一些講座,我自己也會去做一些講座,再邀請一些全國著名的學者、作家去辦文化活動,另外通過圖書館的公衆号,引導大家讀書。現在社會效果還是不錯,深圳他們現在挺高興的,坪山新區圖書館學者全國很有名,成為深圳當地的文化新标杆。”

周國平在美國過年:隻要家人在一起,天涯海角,哪裡都是家

按照“正而新、小而精、特而亮、惠而美”的坪山文化發展思路,坪山圖書館将創新機制,提升效能,立足品質,追求卓越,着力打造獨具特色和文化影響力的公共圖書館,為市民群衆提供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努力以“走在最前列,勇當尖兵”的标準,成為深圳東部文化新标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