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著名音樂人劉卓輝在榕回憶“光輝歲月”

作者:福州新聞網
著名音樂人劉卓輝在榕回憶“光輝歲月”

劉卓輝在榕簽售新書并接受記者采訪。

福州晚報首席記者 顧偉 文/攝

如今的年輕人都認同方文山的詞、周傑倫的曲是絕配,而對于70後、80後,他們心目中還有一對樂壇絕配,那就是劉卓輝的詞、黃家駒的曲,那是一代人揮之不去的記憶。昨天下午,位于融僑中心的大夢書屋來了不少人,他們都是香港著名搖滾樂隊be⁃yond的歌迷。他們靜靜地等候着beyond的“禦用”填詞人、香港著名音樂人劉卓輝帶着

新出版的圖書《beyond 正傳3.0》在榕簽售。福州晚報記者在活動開始前,獨家采訪了劉卓輝。

1988年北京演唱會險走麥城

劉卓輝1987年開始和beyond合作,與黃家駒合作了12首歌曲,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大地》。這首歌讓此前一直徘徊在低谷的beyond一舉成名,從默默無聞的地下樂隊成為華語歌壇耀眼的明星樂隊。

劉卓輝告訴記者:“《大地》是一個關于我叔公的故事,寫的是跟随國民黨到台灣的老兵,與大陸的親人分隔,直到台灣宣布允許老兵回大陸探親。我祖父的弟弟,即我的叔公就是一位1949年去了台灣的國民黨老兵。這是一首表達海峽兩岸情懷的歌曲。”

1988年10月,beyond應邀到首都體育館舉辦專場演唱會,當時絕大多數北京人并不知道beyond,因為冠上了香港演唱會的招牌,票賣得很火,基本上是全滿。演唱會門票有5元、4元和3元3種檔次。考慮到beyond演唱的大都是粵語歌,特意安排黃貫中演唱國語版《大地》,黃家駒翻唱崔健的《一無所有》。

劉卓輝回憶:“北京人當時對粵語歌是無法接受的,上半場beyond演唱粵語歌時,觀衆反應很冷淡,演到一半,現場走了一半以上觀衆。直到國語版《大地》歌聲響起,加上黃家駒的‘我曾經問個不休……’歌聲響起,演唱會氣氛才炒熱,否則真的要走麥城了。”

著名音樂人劉卓輝在榕回憶“光輝歲月”

想留給大家一個真實的beyond

劉卓輝認為,beyond樂隊從1983年成立至2013年,經曆了30個年頭。第一個十年,是有黃家駒的十年;第二個十年,是沒有黃家駒的時代,歌手是黃貫中、黃家強、葉世榮;第三個十年,樂隊真正解散,三位歌手各自發展。

劉卓輝說:“我與beyond以及樂隊解散後的3位歌手都有合作,離離合合,是搞樂隊的命數,再正常不過。我和beyond成員都是60後,幸運的我,跟着他們走過《灰色軌迹》,穿過《大地》,見過《農民》,爬過《長城》,忍受着《無淚的遺憾》,回頭再看,已是《歲月無聲》。”

今年6月,《beyond正傳3.0》出版,昨天是劉卓輝在國内進行的第33場簽售會。他在各大城市輾轉,目的是想告訴歌迷一個真實的beyond。

這本書記錄了樂隊從前期組建到在樂壇取得驕人成績,再到後來黃家駒離世,beyond三子單飛的詳情,也記錄了香港樂壇各個時期的發展狀态,以及樂隊成員間兄弟般的感情。對友情、親情、愛情所作的诠釋,才是這本書的真正價值。

曾包裝高曉松老狼等歌手

劉卓輝說:“beyond成員個個都是高手,每個人都能寫詞、譜曲、編曲、演奏、主唱,每次beyond出新專輯,留給我的歌隻有一兩首。粵語歌基本上都是先有譜,再填詞。由于‘吃不飽’,我隻能為張學友、黎明、陳奕迅、鄭伊健、陳慧娴等人寫《隻想一生跟你走》《我來自北京》《友情歲月》《歲月如歌》《戀戀風塵》等作品。後來beyond去日本發展,我由于比較閑,就去北京開辦大地唱片公司,以香港模式包裝内地歌手。當時高曉松、老狼、沈慶、艾敬等人将他們創作的歌曲推薦給我,我給他們冠上了校園民謠招牌出版發行,其中有《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等經典曲目。”

劉卓輝告訴記者:“1993年6月,黃家駒在日本參加綜藝節目錄制時,因跌倒而去世,時年31歲。滾石唱片公司第一時間發行了紀念黃家駒大碟《祝你愉快》,其中包括我的3件作品:林憶蓮的《情人》、趙傳的國語版《大地》和新加坡歌手的粵語版《大地》。”

如今,劉卓輝大部分時間在内地,填詞、做音樂節目評委、玩微網誌,緻力于音樂與網際網路的結合。“作詞的話,現在每年平均寫12首就差不多了。福州我是第一次來,因為要趕到廈門參加下一場簽售會,這回在福州基本上沒上街逛。”他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