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王寶強有誤解。
有人說他隻能演熱鬧的喜劇,有人說他沒有演技,隻是占了出身的紅利。
中國喜劇人千千萬,百億先生卻就那麼幾位,王寶強占了一席。草根演員更是數不勝數,為什麼隻有王寶強大紅大紫為全國人民熟知?
多數人其實錯看了王寶強。
這個春節檔,王寶強獨占兩部片,第一部是我們熟知的《唐人街探案3》,另一部,則是三大視訊平台聯袂網播的《少林寺之得寶傳奇》。

複古海報上的王寶強,擺出了自己最熟悉也最帥的pose,左下角用紅色的字型印着醒目的導演名稱:唐季禮。
武指出身的導演和學武出身的演員,在《少林寺》中相遇了。
功夫片日漸式微的今天,導演和演員能同時提起我們對“功夫”二字的興趣,實屬難得。
不同的是,唐季禮導演多次和成龍大哥合作,之前還未跟王寶強合作過。少林寺俗家弟子出身的王寶強,有一身好功夫。此次碰撞注定火花十足。
王寶強演過很多經典的角色,但說到《少林寺》,或許是他最樂意也最想參演的電影。
三十多年前,河北邢台的一個小農村放了一部露天電影,李連傑的《少林寺》。一個八歲的男孩看到這部電影,立志要上少林學武。
父親的大罵和母親的勸告都沒能拗得過他。一個應該讀一年級的小朋友,就這樣背上行囊遠走少林學起了功夫。
他就是王寶強。
少林寺是王寶強夢開始的地方,這個地方以佛的安靜和武的靈動,培養了王寶強最堅毅的性格,也給了他常人不具備的精神底色。
練功加學習,少林寺的6年是枯燥乏味的,可如今回頭,王寶強卻滿眼甘甜。
那是最純潔的日子,也是王寶強從普通人到影視巨星的踏闆。
在少林寺待了6年的王寶強,因師父的一句話北上找尋自己的事業。
每天蹲冷闆凳啃饅頭,王寶強在18歲那年迎來了自己的伯樂。李楊導演邀請他出演《盲井》。
《盲井》裡,王寶強幾乎在電影裡扮演了自己。出身農村,憨厚樸實,天然的表演幫他奪得了人生第一桶金:500塊片酬。
同時也幫他拿到了比金錢價值更大的東西:榮譽。憑借《盲井》,王寶強成為19歲的金馬最佳新人。
很多人沒看到,《盲井》中的王寶強,已初顯表演天賦。
《盲井》是一部叙事為主的電影,節奏很慢,每一個鏡頭似紀錄片般沒有任何感情色彩,對演員的演技要求很高。
初出茅廬的王寶強并不知道什麼是演技,他隻有一個理:導演怎麼說,我就怎麼演。
進發廊那場戲,是《盲井》中最經典的。懵懂的王寶強臉上有少年無知的好奇,又有強烈的不安,忐忑的情緒乍然臉上讓人看得非常真實。
而事後得知自己做的事情有違社會道德,滿屏頓時都轉換為他的内疚和負罪感。
金馬獎并不是照顧性質,王寶強在《盲井》中的表現非常出色,渾然天成,他出現時情緒飽滿,所有觀衆都能被他感染和帶動。
而這一切,僅僅是這個19歲少年的開始。
單單一個金馬隻還是起點,王寶強從群演晉升成替身。
2001年,導演呂獨幕喜劇的《巴士警探》,王寶強有機會做替身。2米多高的防火梯,他需要一遍一遍地摔下來。
其他群演都是假摔,隻有王寶強直愣愣真摔,最後摔得血浸出了袖子。
2003年,導演馮小剛看到了《盲井》,看完決定邀請王寶強參演自己的《天下無賊》。
雖然戲份不多,但初次參演大片,跟劉德華劉若英這樣帝後級的演員對戲,讓王寶強開了眼界。
演完《天下無賊》,為了感謝馮導的賞識,王寶強給了他一袋家鄉的米。
《天下無賊》之後,王寶強開始片約不斷,讓他成為家喻戶曉明星的,是那部國民級别的電視劇《士兵突擊》。
其實王寶強看完劇本的時候,就非常感動。他說自己想哭,又哭不出來,笑也笑不出來,就是那股勁憋在心裡,上不去下不來。
“像摸着我的心寫的。”
決定參演《士兵突擊》是王寶強人生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因為“傻根”一角,他有了關于自己戲路的大智慧:以後就塑造這種耿直型的人物,因為跟明星拼演技拼資源,他拼不過。
王寶強的許三多,成功的秘訣在于“正确的事情重複做”,他用别人空閑的時間玩耍的時間去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那種農村兵的憨厚、質樸和一根筋認死理的特點,被王寶強活靈活現得演了出來。
拍戲前,王寶強被送到軍營體驗生活。
有天衆人吃飯,連長臨時起意喊了聲“許三多,卧倒”,王寶強當即倒地,并在餐廳匍匐前進,全不顧四周目光。
當時導演就知道,自己找對了人。也因為這部劇,王寶強在全國大紅大紫。
拍完戲後很長時間,他甚至覺得自己就是許三多。
有許多讨論,關于王寶強的走紅,是不是靠演技。到2010年的《hello!樹先生》,這種讨論戛然而止。
這部電影裡,王寶強貢獻了自己最好的演技,也用實力打臉質疑他的所有人。
導演對王寶強的評價是這樣:那種入戲狀态,有點像默片時期的卓别林。“他的領悟力、處理方式、對電影的判斷能力,其實勝過表演天賦。”
拍樹在荒野亂跑時,王寶強忽然喊停。
他說,現在跑得能揚起土,太快了,樹是個瘋子,應該漫無目的、走走停停,看起來又可笑,又瘆得慌。
憑《樹先生》,王寶強拿到了亞太影帝。
對他來說,這或許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出發的起點。
《樹先生》後的十年間,我們看到王寶強不僅僅再演“憨傻”的角色,賈樟柯的《天注定》裡,他是殺手。
《一個人的武林》裡,他是武癡。
到了《人在囧途》《泰囧》裡,他又成了寶寶,成了全國人國樂于見到的喜劇樂天派。
他能從喜劇到正劇一秒切換,摸爬滾打三十多年,他早已變成了可以随意拿捏角色的“老戲骨”。
但那個出身農村的少年卻遠未改變。
他依舊羞澀樸實,謙虛真誠。拍春節國民電影《唐人街探案》,他飾演猥瑣好色的唐仁。
其中一段女裝狂奔戲,他要反複催眠自己:你是唐仁,不是王寶強,是王寶強,這事兒你做不成。
如今坐擁衆多頭銜,王寶強依然沒有忘記少林。
他有事沒事就會回少林寺,躺在寺院的石階上,仰望曾經那個天空想着來時的夢。
大年初一,王寶強終于圓夢,他可以以功成名就之身參演《少林寺之得寶傳奇》,還能接受世界最著名國術指導和導演唐季禮的言傳身教。
我想對王寶強來說,這是自己内心一直想做,但未做的事吧。
關于功夫,關于國術,關于佛性,關于蒼生,《少林寺之得寶傳奇》這部電影有很多可看的地方。
而作為學成歸來的“少年”,這是王寶強内心深處對少林最大的敬畏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