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有一個怪象,沒什麼實力的演員整天在觀衆面前蹦跶,而真正有實力的卻一不拍戲就玩消失,比如王寶強。
就像徐峥說的,王寶強屬于典型的不拍戲就消失的演員,但不拍戲并不代表什麼都不幹,他隻是走上了另外一條道路而已。
2010年,王寶強在《人在囧途》中與徐峥搭檔,展現了自己在喜劇方面的才能。
這部小成本喜劇電影意外獲得了巨大成功,票房達到了5000萬,遠超預期。
《人在囧途》的成功激發了徐峥繼續開發"囧"系列電影的靈感。
2012年,《人在囧途之泰囧》讓王寶強和徐峥再度攜手,創造了當時國産電影的票房奇迹。
然而,在這輝煌成就的背後,卻暗藏着一些不為人知的沖突。
據圈内人士透露,王寶強在片酬配置設定上感到不滿。
雖然電影大獲成功,但他隻拿到了200萬片酬,而徐峥和黃渤卻獲得了可觀的票房分紅。這種巨大的收入差距讓王寶強心生芥蒂。
這種沖突在2014年《港囧》籌備期間達到了頂點。
當時,徐峥向王寶強開出了500萬的片酬,但王寶強卻提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要求:零片酬,但要1000萬的投資份額和10%的票房分紅。
據說,在收到這個提議時,徐峥沉默了很久。
他覺得這個要求有些過高。經過幾輪艱難的談判,雙方始終無法達成一緻。
最終,徐峥找到王寶強說:"寶強,我們合作這麼多年,你對我很重要。但這次,我可能無法滿足你的要求。我希望你能了解。"
王寶強聽後,沉默了許久,最後隻說了一句:"我明白了。"從那以後,兩人的關系就變得疏遠了。
沒有了王寶強的加入,《港囧》最終撲街,有影評人評論說:"少了王寶強,這部電影似乎失去了靈魂。"
王寶強的演藝之路起步其實并不順利。初入影視圈時,他隻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角色演員,大多時候隻能在片場當個跑龍套的。
有時連群演都輪不上,隻能做做武打替身。但王寶強心中始終懷揣着一個演員夢。
有一次,王寶強聽說某個劇組在招群演,他連夜騎自行車趕了幾十公裡路去面試。
結果到了現場才發現,自己連群演的機會都沒有,隻能在片場幫忙搬道具。
盡管如此,他也沒有灰心,而是主動要求留下來幫忙,希望能學到一些演戲的技巧。
王寶強的努力終于在2003年得到了回報。
這一年,李楊導演為新片《盲井》選角時遇到了瓶頸。一天,他無意中翻到一疊舊履歷,被其中一張照片吸引。
照片中的年輕人雖不出衆,卻有種獨特的氣質。這就是王寶強。李楊靈光一現,覺得他可能适合飾演"元鳳鳴"。
為了确認直覺,李楊安排了一次特别的試鏡。他讓王寶強即興表演一個礦工的日常。
王寶強的表現讓李楊确信,這個看似普通的年輕人正是他苦尋的"元鳳鳴"。
拍攝過程中,王寶強表現出色,即使在礦井坍塌的危險場景中也毫不退縮。
他的敬業精神和表演天賦給李楊留下了深刻印象。這部電影後來在國際上獲得了多個獎項,也讓王寶強的名字開始被更多人所知。
接下來,機緣巧合之下,王寶強又得到了參演馮小剛導演的《天下無賊》的機會。
在片場,王寶強一開始還有些拘謹,但馮小剛鼓勵他發揮自己的特點。
于是,王寶強塑造了一個憨厚可愛的"傻根"形象,意外地獲得了觀衆的喜愛,一舉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2006年,王寶強又接到了《士兵突擊》的邀約。
為了更好地诠釋許三多這個角色,他提前一個月就開始體驗軍營生活,每天跟着真正的士兵一起訓練。
這份付出最終換來了觀衆的認可,《士兵突擊》的播出不僅讓王寶強在演藝圈站穩了腳跟,更是為他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這部劇讓觀衆看到了一個不同以往的王寶強,他不再隻是那個讓人發笑的"傻根",而是一個有血有肉、能引起共鳴的人物形象。
随着劇集的熱播,王寶強迅速成為了80後演員中的佼佼者。
他的名字開始頻繁出現在各大媒體報道中,不少導演也開始主動找上門來,邀請他參演新戲。
然而,成名之後的王寶強并沒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他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演藝生涯走向。
有一次,王寶強在接受采訪時坦言:"我很感激這些角色帶給我的一切,但我不想被定型。我希望能嘗試更多不同類型的角色,展現自己的多面性。"
為了突破自己,王寶強開始主動尋找新的挑戰。他花大量時間閱讀各種劇本,甚至開始學習表演理論,希望能夠拓展自己的演技範圍。
與徐峥合作告終後,王寶強轉而與老友陳思誠展開了深度合作。
陳思誠對王寶強的支援不僅限于工作層面。在王寶強遭遇婚姻危機時,陳思誠也伸出了援手。這種在困難時期的真誠幫助,讓王寶強深感感激。
就在事業達到巅峰之際,王寶強的個人生活卻開始出現危機。
2016年8月,王寶強在社交媒體上釋出聲明,宣布與妻子馬蓉離婚,并指控她與經紀人宋喆有不正當關系。
這一消息在娛樂圈和社會上引起了巨大轟動,成為當年最受關注的娛樂新聞之一。
與此同時,王寶強的事業也遭遇了重創。
他自導自演的電影《大鬧天竺》在2017年春節檔上映,但影片的口碑和票房都不盡如人意。
盡管最終票房達到7.5億元,但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僅為3.9分,成為王寶強演藝生涯中的一個低谷。
面對事業和個人生活的雙重打擊,王寶強并沒有放棄,而是選擇了轉型嘗試。
在經曆了一段時間的沉寂後,他徹底消失在大衆的面前。
直到今年,大家才知道那段時間他去籌備新的電影項目《八角籠中》了。
這部電影是王寶強的第二部自導自演作品,《八角籠中》的拍攝過程充滿挑戰。
為了塑造角色,他經曆了長達半年的嚴格訓練,體重從140斤增加到170斤。
《八角籠中》于2023年上映,取得了不錯的口碑和票房成績。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達到7.4分,遠超《大鬧天竺》,票房也突破了10億元。
這部電影的成功不僅證明了王寶強在導演方面的進步,也标志着他在事業低谷後的成功反彈。
王寶強的演藝生涯經曆了一個顯著的轉變過程,從一個備受贊譽的實力派演員逐漸轉變為一個追求商業利益的娛樂明星。
這種轉變不僅反映了他個人的選擇,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整個娛樂圈的變化。
在早期的職業生涯中,王寶強以其紮實的演技和獨特的表演風格赢得了觀衆和影評人的認可。
他在《盲井》中的出色表現為他赢得了多個獎項,而在《天下無賊》等電影中的表現也展現了他作為一個實力派演員的潛力。
這個階段的王寶強專注于表演藝術,努力塑造每一個角色,展現了對演員這個職業的熱愛和尊重。
然而,随着他在娛樂圈的地位逐漸提高,王寶強的職業發展方向開始發生變化。
他開始更多地出現在商業性質更強的電影中,如《人在囧途》系列和《唐人街探案》系列。
雖然這些電影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藝術性和深度上卻不如他早期的作品。
這種轉變标志着王寶強從一個專注于藝術表現的實力派演員,逐漸轉變為一個更注重商業價值的娛樂明星。
随着這種轉變,王寶強似乎開始更多地追求快錢和流量。
首先,他開始接拍更多的商業廣告,其中一些廣告的産品品質和社會影響頗受争議。
盡管這些廣告為他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但也引發了公衆對他是否過于注重金錢而忽視社會責任的質疑。
其次,王寶強開始頻繁參與各種綜藝節目。雖然這些節目增加了他的曝光度,但也讓一些觀衆感到他正在逐漸失去作為演員的專業性。
在一些綜藝節目中,王寶強的表現被認為過于做作或刻意搞笑,這與他早期在電影中展現的自然演技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王寶強也開始尋求演員之外的發展。
最顯著的例子是他開始嘗試導演工作。
他自導自演的電影《大鬧天竺》雖然在票房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口碑上卻遭遇了滑鐵盧。
這部作品被認為劇情混亂、笑點低俗,與他早期參與的優秀作品相去甚遠。
盡管如此,王寶強并未放棄導演的嘗試。他的第二部自導自演作品《八角籠中》在口碑上有所提升,顯示出他在導演領域的進步。
對于王寶強的未來發展,公衆有着不同的期望。有人希望他能夠回歸到嚴肅的表演藝術中,重新展現他作為實力派演員的魅力。
也有人期待他能在商業電影和藝術追求之間找到平衡,既滿足市場需求,又不失去自己的獨特風格。
還有一些人支援他繼續多元化發展,在導演、投資等領域尋求突破。
無論如何,我們都期待王寶強能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保持初心,不斷提升自己,為觀衆帶來更多優質的作品。
參考信源:
百度百科——王寶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