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點選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戴玉強是家喻戶曉的男高音歌唱家,被譽為歌劇王子,媒體将他稱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

他出身農民家庭,成名前當過北漂,落魄潦倒,曾在建築工地打工,一天隻吃半張烙餅。他的妻子劉燕是女高音歌唱家,猶如一泓溫暖春水,洗去了戴玉強的自卑、不自信。

在妻子贊許的眼神中,他一路走向輝煌……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戴玉強1963年出生于河北省文安縣孫氏鎮東戴村,父母都是農民。戴玉強上面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他在家排行最小。

戴玉強的父親曾是一名老黨員、老八路。天津解放時,組織上安排他當河西區區長。戴父覺得自己教育程度低,難以勝任,便回鄉當了一名農民。

父親大嗓門,會唱河北梆子、平劇、民歌,是遠近聞名的鄉村歌手。戴玉強遺傳了父親的大嗓門和藝術基因,當時“全國聽衆喜愛的15首歌曲”,他從收音機裡聽一兩遍就能唱下來。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1980年,戴玉強高中畢業時,想考音樂學院。父親覺得唱歌不是正經職業,要求他學工程,這樣畢業好配置設定工作。

就這樣,戴玉強考上了北京煤礦學校土木工程專業。也許天生就是為唱歌而生,戴玉強血液裡始終澎湃着歌唱激情。

他想拜師學唱歌,便給一位著名歌唱家寫信。兩個月後對方沒回複,戴玉強又去敲門,遭到了婉拒。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學校位于偏僻的石景山區,戴玉強經常向同學借自行車,騎行兩個多小時,去音樂學院旁聽。哪裡有演唱會,他就想方設法混進去看。

畢業後,戴玉強被配置設定到山西省太原煤炭部第七工程處的古交礦區工地,捧上了鐵飯碗,後升為隊長。兒子終于跳出了農門,戴家父母心裡充滿憧憬,哥哥姐姐也為戴玉強自豪。

拿到第一個月工資,戴玉強就買了一台黑色的磚頭式錄音機,在工地上邊幹活,邊學歌。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1984年,戴玉強得知山西省歌舞劇院正在招學員,準備送到北京去學習,便連夜坐車趕往太原。

他的形象、嗓音條件都屬于一流,被順利錄取。随後,戴玉強被調入山西省歌舞劇院,機關将他送到北京中央戲劇學院深造。

辦完調動手續,戴玉強才将此事告知家人。父母和哥哥姐姐覺得煤炭系統效益很好,都很惋惜。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戴玉強安慰他們:“你們别難過,我甯願累死在舞台上,也不願平平淡淡過一生。總有一天,我要做天上最亮的那顆星。”

父親以為兒子說大話,一個農民的兒子,沒有關系和人脈,在歌壇能走多遠?從此戴玉強的未來,成了父親心裡的結。

為掙學費和生活費,戴玉強利用課餘時間,重回建築工地做小工。戴玉強吊頂、鋪地磚、裁玻璃、搞預算、做統計什麼都幹。他還在工地當保安,看護石料,整夜不睡覺。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兩年後戴玉強畢業回山西歌舞劇院,成了一名專業歌劇演員。然而受流行歌曲的沖擊,團裡一年到頭沒有歌劇可演。

戴玉強整天閑在宿舍裡,内心經受着巨大煎熬。在這種情況下,他再次做出壯士斷腕的決定,辭職遠赴北京尋夢。

北京演藝人才濟濟,像戴玉強這種草根歌手,根本沒有登台機會。因為沒有收入來源,他借住在同學家一間低矮破舊的平房裡。裡面堆放一些雜物,再放一張單人床,就沒有多餘空間了。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戴玉強買不起床墊,便從什刹海岸邊撿回一個充氣墊子。他鼓着嘴吹了一下午,才将氣墊吹起當床墊,結果腮幫子都酸了。

為了生存,夏天和秋天戴玉強在工地上打工。他一邊幹活一邊唱歌,經常遭包工頭呵斥。

冬天來了,工地上沒有活幹了,戴玉強就向同學借了500塊錢,在昌平區沙河鎮一家烤鴨店旁邊搭了間臨時工棚,賣鋁合金、玻璃,做美術字。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一次,戴玉強在工地上碰到了老鄉。對方将他的落魄回家一渲染,全村人都知道了戴玉強丢掉了鐵飯碗,處境慘淡。

戴玉強的父母經常在家流淚,不知命運浪潮會将兒子推向何方。

那是戴玉強一生中最落魄的時候。冬天平房裡沒有暖氣,他穿着衣服睡覺,半夜還被凍醒。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他一天隻吃一頓飯,僅半張大餅。身高1.82米的他,經常餓得頭昏眼花。半夜凍醒或餓醒了,他就在月光下跟着錄音機,學唱外國歌劇裡的詠歎調。唱着唱着,天就亮了。

當時戴玉強特别迷茫,看不到前方的亮光,堅持成為他唯一的選擇。但他相信,星光不負趕路人,自己的命運會被星光恩澤!

1989年,戴玉強報考總政歌劇團,以一曲《星光燦爛》征服考官。于是戴玉強應征入伍,成為總政歌劇院一名專業歌劇演員。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戴玉強的妻子劉燕

自己終于結束了動蕩的北漂生活,戴玉強第一時間向父母和哥哥姐姐報喜,一家人喜極而泣,不再為戴玉強的前途擔憂。

1990年,機關從北京歌舞團借調一位名叫劉燕的女高音,來團裡臨時演出。劉燕是湖南長沙人,比戴玉強小8歲。她亭亭玉立,長得很漂亮。

當時戴玉強給劉燕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她覺得這個男人胡子拉碴,眉頭緊鎖,家裡好像有兩三個孩子要養,吃了上頓沒下頓似的。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但戴玉強的歌唱才華,讓劉燕欽佩。劉燕被安排唱《兄妹開荒》中的“妹妹”,《白毛女》中的“喜兒”。長達半年的演出中,兩人互相欣賞,志同道合,擦出了愛情火花。

1993年,戴玉強與劉燕在北京組建家庭。婚後,劉燕也進入總政歌劇團工作。因出身農村,加之人生坎坷,戴玉強内向、自卑、缺乏自信。

那時他經常參加全國歌唱大賽,從初賽到複賽都是第一名,一進入決賽他就緊張失眠,結果不是跑調就是忘詞,每次決賽都唱砸了。戴玉強一直為此苦惱。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劉燕也是實力派女高音,多次登上央視舞台,還推出了個人音樂專輯《梅花引》。她演唱的《梅花引》《月光下的鳳尾竹》,深受歌迷喜愛。

1996年8月,女兒戴梓伊降生。做了媽媽後,劉燕淡出歌壇回歸家庭,全力支援戴玉強的事業。

她經常開導丈夫:“你有才華,基本功紮實,完全具備一流歌唱家的實力,關鍵是缺乏自信。”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戴玉強夫婦與女兒

每次丈夫出門演出,她都用贊許的眼神,目送戴玉強出門。戴玉強從外地演出回家,劉燕就站在窗前,又用贊許的眼神迎接丈夫歸來。

戴玉強在妻子的眼神中找到了自信,時至今日,戴玉強成了“世界第四男高音”。劉燕的眼神還在激勵他,伴随他持續走向輝煌。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戴玉強一家三口

妻子眼神裡的愛,徹底消除了戴玉強的心魔。1996年,他參加文化部首屆全國聲樂比賽,獲美聲組二等獎;同年,他赴日本靜岡參加國際歌劇比賽,獲得第一名。

2001年,戴玉強又登上了央視春晚,演唱歌曲《全家福》,開始在全國走紅。他與莫華倫、魏松,并稱“中國三大男高音”。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戴玉強與帕瓦羅蒂

同年,世界頂級歌劇大師帕瓦羅蒂來北京演出,發現了戴玉強的歌唱才華,将他收為弟子。這也是帕瓦羅蒂的第一個亞洲弟子。

此後,戴玉強走上了國際舞台,頻繁在世界範圍内演出。他演唱的歌劇《弄臣》《茶花女》《圖蘭朵》等,讓國外觀衆一次次驚歎!媒體将他譽為“世界第四男高音”。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劉燕做丈夫背後堅強的後盾,料理家務,撫育女兒,獨自将家撐了起來,從不讓家務瑣事幹擾戴玉強。

戴玉強的父親1999年因病離世,母親在農村生活。劉燕善待婆婆,按時給老人打生活費,買吃的穿的用的寄過去。

戴玉強的哥哥姐姐是普通人,經濟條件一般,劉燕經常給予經濟資助。女兒戴梓伊遺傳了父母優良的藝術基因,劉燕從小送她學鋼琴,教她唱歌。

戴梓伊10歲就推出了個人音樂專輯,後赴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學習美聲,現在也是一名歌唱演員。

戴玉強:落魄時一天隻吃半張大餅,妻子是生命中的貴人

戴玉強與女兒

女兒是戴玉強的驕傲,父女倆經常同台演唱,一家三口還拍攝了mtv《美麗家園》。

2020年,戴玉強已經57歲,結婚27年了。回首自己坎坷的人生路,他覺得自己能從一個農家子弟走到今天,一是要感謝自己在逆境中的堅守,二是要感謝賢淑妻子的激勵支援。

一個男人要成就事業,除了有才華,有恒心毅力,還得有個好妻子,三者缺一不可!

-end-

原創不易,歡迎點贊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