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永樂年間,雲南綠林好漢的七雄之首,人稱十八郎,本名李二牛。十八郎可以飛檐走壁,十八般武藝都很精通。尤其善于彈弓,可在百步之外取人性命。
由于連年的戰亂,十八郎小時候,本是丐幫中的小乞丐。
在他九歲的時候,父母雙亡,隻得流落街頭成為一名小叫花。幸虧被他的師傅,一名四袋乞丐收為徒弟,傳授其畢生武藝,才成就了為民除害的十八郎傳奇。

瀾滄十八郎
十八郎的師傅名叫魯大莽,也是一名厲害角色。
魯大莽本來是山東齊魯地區有名的響馬,專門打劫官府,為民除害,為當地人所擁護。
後來他的隊伍,被西平候的派大軍蕩平。
魯大莽逃亡到雲南大理,為躲避通緝,隻得隐姓埋名,整日蓬頭垢面成為一名乞丐。機緣巧合下進入丐幫,成為四袋乞丐,住在驿站旁諸葛營處的一個草窩棚。
有一天,跑江湖賣藝的一夥五人想要把魯大莽趕跑,占據他的窩棚。魯大莽不得不出手,略施武藝,便把五人打得屁滾尿流、落荒而逃。
四袋乞魯大莽
時隔一年,魯大莽在集市中乞讨,被賣藝的那夥人認出來,糾集了30多個壯漢把魯大莽圍住。
本來這30多個壯漢覺得對付一個叫花子,赤手空拳就能把他打得半死。
但沒想到這30多個壯漢,根本近不了魯大莽的身,一旦靠近,就莫名其妙被他擊倒在地。
這群壯漢眼見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自己這夥人很沒面子,于是,就找來刀斧,人手一把,定要将魯大莽碎屍萬段。
而魯大莽則用自己手中的竹竿,也被稱為“打狗棒”,不緊不慢,把這30多個持械的壯漢全部打服。
其武藝,一時間震驚衆人!
丐幫長老
附近的百姓都沒想到平日低三下四吃剩飯的乞丐,竟然有如此身手。
當地驿站的管理者聽說了魯大莽的事,知道其武藝超群,恐怕難以管服,于是主動封他為當地的叫花頭目。
管理在德勝關坐地、過往的所有乞丐。逢年過節的時候,官府還要賜給他兩鬥米、一隻雞、一串銅錢。
而魯大莽本就是響馬頭子,管理起驿站中的乞丐簡直是小菜一碟。
自從他當上叫花頭,當地的生活井然有序,乞丐們不偷不盜,甚至外地來的小偷小盜也不敢來他的地盤作案,一時間當地百姓安居樂業,夜不閉戶。
安居樂業的百姓
也正是在這時候,魯大莽遇見了乞讨至此地的十八郎,也就是李二牛。
李二牛本就出生在書香人家,奈何9歲父母雙亡,家業也被當地鄉紳惡霸占了去,年幼的他隻得離鄉乞讨。
大莽見二牛俊秀聰明,而自己也想找一名傳人,于是收李二牛為徒,一心一意傳授其畢生所學。
而二牛更是一位練武奇才,武功進步神速,飛檐走壁氣不喘,十八般武藝手擒來,打彈弓尤其厲害,出子就像流星那般,又準又快。
大莽遇見十三郎
驿站附近的将士都不是他的對手,僅二牛一個人就能輕松對付十名良将。
但是好景不長,魯大莽被一名路過的舊相識認出來,偷偷地告發到了驿站的上級官府。官府下文要捉拿魯大莽歸案受審。
驿站的官員王義敬重大莽的行事為人,偷偷洩密給他,讓他速速逃離。
于是,才過了幾年安生日子的魯大莽,隻得帶着徒弟二牛歸隐到雲南雲龍縣的天池附近。
就這樣又過了十年,二牛學成出山。被魯大莽安排到中原遊曆,并且囑咐他不得傷害百姓,隻能打劫官府,否則,就是欺師滅祖。
二牛謹遵師命,跪拜磕頭。
下山開啟了他的傳奇之路。
李二牛師成下山
二牛來到魚米之鄉的江南,發現此處多貪,官員魚肉百姓。于是,大肆作案,專門洗劫欺負百姓的污吏。并且,每次洗劫之後,必然會在牆上留下22個大字。
“十八郎專搶魚肉官,酒足飯飽幹壞事,不服尋我到瀾滄!”
二牛每次搶的庫銀,少則數百兩,多則上百斤,其竟能随身攜帶,飛檐走壁,并能在當天夜裡把銀兩都送到當地窮人家裡。
這些事情有辱官威,更是刺痛了當地官府的神經,恨的官員牙癢癢。
而一時間,在窮苦百姓口中“義俠雲南十八郎”的名号卻開始廣為流傳。但因為二牛每次作案時都帶着面具,沒有人真正見過他的真面目。
有人說他是翩翩美少年,有人說他是威嚴的神秘老人。
江南的官府也發文到雲南瀾滄要求協查,當地官府排查了瀾滄江上下八百裡,沒有一個叫十八郎的。
而查遍了當地戶籍,沒有一家生了18個孩子的,于是,十八郎大盜竟一時成了懸案。
官府告示
直到永樂年間,柳州知府的庫銀竟然神不知、鬼不覺間,被盜了一千二百兩白銀、二百兩黃金。但是這些官銀上都有官訖印,是以,很好辨認。
柳州有名的捕快光鼎,在案發第二天,發現官府附近的窮人在用有官訖印的銀錠,于是,認定十八郎就在官府附近。
于是下令排查,近日來到柳州的雲南口音人。果然在一處客棧,發現了在案發前一天入住的雲南客人。
名捕光鼎于是僞裝成辦白事的家屬,來到這家客棧對老闆哭訴:“家中叔叔病死,家徒四壁,死後竟然連個棺材都沒有,還留下了5個未成年的孩子!”
捕快
在客棧中的二牛,不知有詐,頓時心生憐憫,留給光鼎兩錠銀兩,讓其安排好他叔叔的後事。
捕快光鼎拿到銀子,趕快去官府中查驗,果然是前幾天被盜的官銀!
立刻發兵800人圍堵了客棧,定要将十八郎李二牛捉拿歸案,認罪服刑!
李二牛在客棧内對着名捕光鼎說:“沒錯,我就是十八郎!現在我也跑不掉了。但我這有一封信,還請你先交給柳州知府。再決定是否真要帶我回去。”
于是,立刻修書一封,裝好密封。
又對光鼎提醒道:“此信除非柳州知府親自拆看,否則,其他人看後定會有殺身之禍。”
光鼎遲疑,但心想十八郎插翅難飛,也不急于一時。
于是,親自帶信,面見知府大人。
柳州知府大驚失色
知府大人,拆開信後,臉色頓時大變!
對光鼎說:“此人似乎不是十八郎,你好好想想有沒有可能抓錯了。我等官差一定要明察秋毫,不要冤枉百姓!”
說罷,知府就當着光鼎的面,将十八郎的信件付之一炬。
光鼎磕頭會意,回到客棧,撤走官兵,跟十八郎李二牛賠禮道歉,并讓店家免除了十八郎的所有費用。
但沒想到十八郎竟一反常态,讓店家不但免除費用,更要店家準備20兩紋銀作為賠償。而20兩紋銀,相當于這店家近一年的收入。無奈捕快光鼎在旁厲聲催促,店家隻能含淚答應。
而在十八郎走後,店家在其住過的房間,發現了他沒帶走的20兩紋銀。銀旁留一字條,上面寫着四個字。
“罰則無事。”
店家頓悟,忙對着字條跪謝。
俠義
就在柳州知府、捕快光鼎各舒了一口氣之後。
當天夜裡,十八郎并沒有連夜離開柳州,而是先找到了知府家中。
将知府的頭用奇門劍法削成秃頂,對他說:“本該取你首級,念在你白天看信退兵的份上,饒你一條狗命。”
又去捕快光鼎家中,直接削去了男人的命根。
又給他敷上了金瘡藥,對他說:“我知道你平時糟蹋良家婦女成性,又狡詐騙了我,本該處死。但看在你孩子尚小,留你一條殘命。如果不改邪歸正,下次再遇上你,定讓你碎屍萬段!”
客棧之險
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
其師傅魯大莽也要求十八郎,定不要在雲南境内行事作案。自從師傅仙逝後,十八郎每次從外地回來,都要跟至交楊全壽把酒言歡,暢飲一番,說一下自己所做的二三事,皆是俠義。
十八郎李二牛自幼練的是童子功,從不近女色,但其俊秀健碩,常有女子來求好于十八郎,十八郎皆婉拒,說:“此生是沒有機會了,隻能等來生成為一對吧。”
弘化年間,十八郎勘破紅塵,出家于雞足山。
八十四歲圓寂于獅子林。
放下屠刀
而魯大莽、十八郎一生沒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更是百姓所喜愛的懲惡揚善俠義之士。但即使是如此,還是幾次險些難保善終。
這篇故事中,柳州知府究竟看到了什麼,才讓捕快撤兵?有人說是十八郎寫下了知府違法之事,但我覺得真相應該并沒有這麼簡單。
至于究竟寫的是什麼,隻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改編作者丨傲徕峰利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