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永恒的女性,指引人類上升:諾獎得主川端康成小說《雪國》賞析01大自然的純潔,孕育出最美麗的女性02女性的純潔,讓男性無地自容。03熱情的女性,激起人類對于生命的追求04雪國的大火,完成了最後的救贖

永恒的女性,指引人類上升:諾獎得主川端康成小說《雪國》賞析01大自然的純潔,孕育出最美麗的女性02女性的純潔,讓男性無地自容。03熱情的女性,激起人類對于生命的追求04雪國的大火,完成了最後的救贖

如果說,有一個近代作家,能夠把女性的純潔柔美寫到極緻,那一定是川端康成。

如果說,有一部小說,能夠激起人類對于美好女性的向往,那一定是《雪國》。

《雪國》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是作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被評獎委員會提到的三部小說之一。

其間描繪的虛無之美、潔淨之美與悲哀之美達到極緻,令人怦然心動,又惆怅不已。

這部充滿深層次比喻的小說, 将唯美的意象描寫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達之中,既表現了作者對永恒生命力的渴求, 也展現了作者對無限超越境界的向往。

故事發生在日本,一個過了十二月份雪就會下到七八尺深的小山村裡。

小說的開篇就寫到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 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雪國被皚皚白雪覆寫,放眼望去一片純白,仿佛天地間空無一物。

這是主人公島村心靈深處的世外桃源。

在這裡,不僅有白天的皚皚白雪,還有夜晚的皎皎銀河。

茫茫的銀河懸在眼前, 仿佛要以它那赤裸裸的身體擁抱夜色蒼茫的大地。島村覺得自己那小小的身影, 反而從地面上映入了銀河。 綴滿銀河的星辰, 耀光點點, 清晰可見, 連一朵朵光亮的雲彩, 看起來也像粒粒銀砂子, 明澈極了。 銀河瀉過他的心靈, 标志着島村與銀河融合為一, 他的心靈得到了最後的洗滌與拯救。
永恒的女性,指引人類上升:諾獎得主川端康成小說《雪國》賞析01大自然的純潔,孕育出最美麗的女性02女性的純潔,讓男性無地自容。03熱情的女性,激起人類對于生命的追求04雪國的大火,完成了最後的救贖

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是許多作者文中主人公心靈得到救贖的地方。

古時就有陶淵明描寫了武陵外的桃源。現代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三體二—黑暗森林》中,主人公羅輯也是在那個雪山下的莊園中,在浩瀚的星空下,最終成功悟道,明白了宇宙社會學的真理。

讓人念念不忘的,還有那位如同水墨丹青般的清淡女子,莊顔。

《雪國》這部小說也不例外。

小說中有兩位女主人公,一位叫葉子,一位叫駒子,分别代表了兩種女性。

葉子恬美純靜、仿佛萬事不潆于懷。而駒子熱情奔放,是一個性格鮮明、敢愛敢恨、自強不息的女人。

她們截然不同,卻都同樣美麗。

曹雪芹曾在《紅樓夢》中借賈寶玉之口說出自己對女性的看法。

女兒都是水做的骨肉,男子皆是濁物。

很明顯,川端康成也是這麼認為的。

日本學者長谷川泉在《川端康成論》中指出:

我們每個人無論誰, 都是富有惡業和原罪的。救濟的辦法就在身邊, 靠藝術救濟、靠女性救濟。 藝術作品以其美、女性以其愛, 可以拭去橫亘在人類存在深處的罪惡感。
永恒的女性,指引人類上升:諾獎得主川端康成小說《雪國》賞析01大自然的純潔,孕育出最美麗的女性02女性的純潔,讓男性無地自容。03熱情的女性,激起人類對于生命的追求04雪國的大火,完成了最後的救贖

《雪國》的主人公島村前往雪國,是為了探望那個讓自己迷戀的藝伎駒子。

提到藝伎,人們心中往往湧起的是一種帶着有色眼鏡的偏見,畢竟藝伎說白了就是日本的陪酒女郎。

可是駒子給島村留下的最初印象,卻是純潔。

女子給人的印象潔淨得出奇, 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腳趾彎裡大概也是幹淨的,島村不禁懷疑起自己的眼睛, 是不是由于剛看過初夏 的群山的緣故。

潔淨這個詞被作者毫不吝惜地使用于駒子身上。

在日常生活中, 駒子總是勤快地打掃房間, 而且連桌腿、火盆邊都擦到了。在住處的牆壁上她精心地貼上了毛邊紙 , 是以牆壁和鋪席雖舊, 卻非常幹淨。

跟島村說話時, 也不忘随時撿起脫落的發絲; 一旦看見煙灰掉落下來, 就悄悄地用手絹揩淨, 然後給島村拿來一個煙灰缸。

雖然是一個賣笑為生的女子,但隻要内心是幹淨的,整個人就是純潔的。

正如她自己對島村說: 隻要環境許可, 我還是想生活的幹淨些。

永恒的女性,指引人類上升:諾獎得主川端康成小說《雪國》賞析01大自然的純潔,孕育出最美麗的女性02女性的純潔,讓男性無地自容。03熱情的女性,激起人類對于生命的追求04雪國的大火,完成了最後的救贖

駒子對于島村的愛,也一如她純潔的心靈,那是一種純粹而不求回報的愛。

駒子每年到了2月14号,都會推掉一切應酬回到雪國等待島村的到來。

她明知道和島村不會有任何将來,依然不顧一切的愛着他,她清楚的記得,與島村的再次重逢,是在分别後的第一百九十九天。

即使要出去讨生活,依然在每天的夜裡三點和正午時分來到島村房中,幫他灑掃庭除,收拾房間。

這種愛,不是肉體的交換, 而是愛的無私奉獻, 是不摻有任何雜念的、女性的自我犧牲。

島村來自繁華的東京,在駒子身上他看到了與極端利己的都市人完全不同一種處事方式。

不僅對島村如此,對于三弦師傅家多病的少爺,駒子也是關懷備至,在床邊服侍多年,甚至願意委屈自己去做藝伎來賺取醫藥費。

隻因為在最初她賣到東京去的時候,隻有少爺一個人給她送行。

那是一種願意為他人獻身的無私,這也是駒子作為一個藝伎内在的潔淨。

這種奉獻精神,讓身為都市男子的島村自慚形穢。

島村代表了都市人的孤獨、冷漠和虛無,對他來說一切都無所謂。

他來到雪國,是為了逃避社會,可是在雪國他依然是無所事事,就連東京人樂此不疲的滑雪項目,也沒能激起他生活的熱情。

但是自從認識了駒子,這位女性對舊主的情誼,對生活的熱愛,在苦難中的堅強,不斷地沖擊着他地心靈。

駒子好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他生活中的弱點,駒子的熱情正是他所缺乏的,或者說是他潛意識裡憧憬向往的東西。

永恒的女性,指引人類上升:諾獎得主川端康成小說《雪國》賞析01大自然的純潔,孕育出最美麗的女性02女性的純潔,讓男性無地自容。03熱情的女性,激起人類對于生命的追求04雪國的大火,完成了最後的救贖
島村正陷在虛無缥缈之中, 駒子走了進來, 就像帶來了熱和光。 駒子的眼睑和顴骨上飛起的紅潮透過了濃濃的白粉,在雪國之夜的寒峭中仿佛給人帶來一股暖流。島村對這醉人的鮮豔的紅色,看得出了神。

這一抹鮮紅的顔色,是雪國萬裡白雪中的一點嫣紅,是駒子熱情天性的象征。

駒子雖然是生活在偏僻山村裡的一個貧弱女子,卻總是積極的面對生活,舉個小例子:連要洗的衣服也要疊得整整齊齊的,她自嘲說“大概是天性吧。”

即使是做了藝伎,也要做到最好,文中寫道:

駒子把三弦琴放在膝上,一本正經地打開練習譜,簡直判若兩人了。 島村聽到駒子的彈奏,臉頰起了雞皮疙瘩,一股冷意直透肺腑。 在他那空空如也的腦子裡充滿了三弦琴的音響。與其說他是全然感到意外,不如說是完全被征服了。 他被虔誠的心所打動,被悔恨的思緒所洗刷了。他感到自己已經沒有力氣,隻好愉快地投身到駒子那藝術魅力的激流之中,任憑它漂浮、沖激。
永恒的女性,指引人類上升:諾獎得主川端康成小說《雪國》賞析01大自然的純潔,孕育出最美麗的女性02女性的純潔,讓男性無地自容。03熱情的女性,激起人類對于生命的追求04雪國的大火,完成了最後的救贖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雖淪落風塵,駒子卻依然堅持所愛。

雪國的居民中流傳着一個傳言,駒子是因為和師傅家的少爺訂了婚,才對對方不離不棄。

島村卻知道那不是事實,在少爺彌留之際,駒子卻執意要送島村上火車,不願回去看少爺一眼。

這不僅是因為駒子不願看到少爺的辭世,也是因為她心裡愛的是島村。

是的,就是那個對什麼都無所謂的島村。

我們現代人,享受着比過去優越許多的生活品質,在面對困難時,卻很難像駒子那樣充滿希望。

有時候,一點點的挫折,就能把一個成年人擊倒,對于愛情,我們過分看重感情之外的附加品,門當戶對的觀念幾千年來似乎都沒有變過。

駒子不一樣,她清楚的知道,島村這個都市來的男人,不屬于偏僻的雪國,甚至也不屬于自己。

這是一場注定沒有結果的愛情,也許島村究竟愛不愛她,她也不知道。

但她仍然由衷地愛着、戀着、盼着島村。

《雪國》的結尾是以悲劇收場的,在電影放映室的那場大火,奪取了年輕的葉子的生命。

魯迅先生曾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别人看”。悲劇藝術,往往能勾起人類内心最深處的情感。

島村初識葉子,是在前往雪國的火車上,葉子也是三弦師傅家的少女,她帶着病危的少爺傳回家鄉。

在火車上,她上身微傾,全神貫注地俯視着躺在面前的男人。

她那小心翼翼的動作,一眨也不眨的嚴肅目光,都表現出她的真摯感情。

她用溫柔的動作,不斷地給男人圍好圍巾,天真地重複着同樣的動作。

這種天真一下子擊碎了島村冰冷的外殼。

在雪國的村莊裡,葉子曾專門跑到島村的門前關照他,一定要好好照顧駒子。

最後葉子從着火的放映室二樓墜落,死在島村和葉子面前。

永恒的女性,指引人類上升:諾獎得主川端康成小說《雪國》賞析01大自然的純潔,孕育出最美麗的女性02女性的純潔,讓男性無地自容。03熱情的女性,激起人類對于生命的追求04雪國的大火,完成了最後的救贖

在小說裡, 火焰曾多次作為比喻駒子的存在,火焰也象征着駒子和島村的關系。

他們互相溫暖,卻也有可能毀滅對方。

川端康成用火焰比喻生活的美好,也用火焰象征對婚外情的懲罰和淨化。

葉子象征着人類最初的美好,一種超越意味的空靈,也是駒子向往的純潔。

駒子拖着藝妓那長長的衣服下擺,在被水沖過的瓦礫堆上,踉踉跄跄地走過去,把葉子抱回來,仿佛抱着自己的犧牲和罪孽一樣。

而那照亮島村面龐的火光,也仿佛照進了島村靈魂。

仿佛在這一瞬間,火光也照亮了他同駒子共同度過的歲月。這當中也充滿一種說不出的苦痛和悲哀。

在這一瞬間,島村和駒子的靈魂都得到了救贖。

05 結語

小說在這裡結束了,留給我們的是不盡的思考。

雪國是島村生命的救贖地、心靈的淨化場,也是川端康成内心的情感寄托,他曾不止一次的說過,《雪國》描寫的正是他内心的情感。

兩個美麗純潔的女性,拯救了島村,也成就了作者本人。

人的生命需要充實與活力, 人的生命更需要淨化與超越。

《日本文學論著選-川端康成論》 中曾提到,作者本人宣稱:

貫穿全書的是對于人類生命的憧憬!

對此我并不意外,因為我始終認為:永恒的女性,象征着人類最初的美好。

永恒的女性,指引人類上升:諾獎得主川端康成小說《雪國》賞析01大自然的純潔,孕育出最美麗的女性02女性的純潔,讓男性無地自容。03熱情的女性,激起人類對于生命的追求04雪國的大火,完成了最後的救贖

我是格格物,一個希望用文字傳遞溫暖的小人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