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記者/楊智明 通訊員/陶明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廣州松田職業學院以“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為載體,聚焦師生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突出“深學”“用心”“實做”,在全校持續掀起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學習熱潮,有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心走實,不斷開創學校事業發展新局面。
突出“深學” 增強信仰信念信心
一是堅持把理論學習擺在突出位置。黨委“一盤棋”統籌,成立廣州松田職業學院委員會黨史學習教育上司小組,印發《廣州松田職業學院關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工作方案》等,明确對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目标要求、學習重點、工作安排、組織上司等。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黨政聯席會議、黨委中心組和教職工理論學習的“第一議題”,學校黨委、二級黨組織和基層黨支部認真落實方案,每月定期組織學習,明确理論學習重點,廣泛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和師生學黨史、知黨情、感黨恩、跟黨走。
二是持續打造黨史理論學習大課堂。學校舉辦各類學習班、輔導班、宣講活動,讓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到學校各個層面。以錄播方式集中學習了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共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關于“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的政治宣言”的宣講報告以及省委教育工委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團長、華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金龍教授專題輔導;邀請省委教育工委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成員、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趙中源教授到學校做宣講輔導。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師生認真學習黨的光輝曆程和偉大成就,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四個意識”“兩個維護”融入血脈、付諸行動。
省委教育工委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成員、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趙中源教授到學校做宣講輔導。學校供圖
三是充分利用紅色資源深化學習教育。結合省内革命場所場館、紅色主題展覽等資源,通過實地參觀、鮮活講解、互動體驗等開展現場教學,引導黨員幹部和師生在傳承紅色基因、感悟初心使命中深入學習黨史,深刻接受教育。學校黨委書記張毅多次帶隊,組織教職工黨員以及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到增城大埔圍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參觀大埔圍村抗戰曆史紀念館,深入了解增城建立和捍衛抗日根據地的重要戰鬥等紅色曆史;全體黨員幹部到南漢二陵博物館參觀《紅色印迹 羊城烽火——廣州革命史迹圖檔展》,“以迹讀史”,重溫羊城革命往事,感悟中國共産黨上司人民開展革命鬥争的艱辛曆程。二級學院利用暑假、國慶假期,組織學生到增城城市館、黃埔軍校、農民講習所、中山紀念堂等各類黨史教育場館參觀學習。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周巨安帶領該院教師黨員到翁源縣壩仔鎮半溪村廣東核工業教育基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并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7周年”為契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宣講。
組織黨員參觀大埔圍村抗戰曆史紀念館。學校供圖
組織黨員參觀《紅色印迹 羊城烽火——廣州革命史迹圖檔展》。學校供圖
四是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加強理論研究。組織黨建論文課題評選、黨史學習教育創新案例評選等活動,鼓勵教師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理論研究。今年以來,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李博涵老師的《新時代勞動意蘊:民辦高校大學生勞動幸福感提升路徑研究》、劉芳老師的《新時代民辦高職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模式探究——以廣州松田職業學院為例》,以及資訊工程學院院長助理程翔老師的《廣東紅色基因融入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3項課題獲得廣東2021年度民辦高校思政專項課題立項。
突出“用心” 着力打造特色品牌
一是高标準打造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學校黨委精心策劃,在圖書館一樓大廳建設黨建和思政教育基地。同時結合圖書館2000餘冊紅色經典書籍資源,進一步豐富基地的文獻資料,打造出沉浸式、立體式、體驗式的多功能黨史學習教育園地。該基地也成為學校與增城各地各部門開展黨建學習交流的重要平台。
增城區婦聯參觀學校黨建與思政教育基地。學校供圖
二是高水準打造學校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學校組建了學校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學校書記、校長、學院院長、基層黨組織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專任教師全部參加。黨委書記、校長帶頭講,學院院長、黨總支、黨支部書記和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關聯,廣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還走出校門為增城各地各部門進行宣講,進一步擴大了宣講團的影響。在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的大力推動下,學校黨史學習教育取得顯著成效,在全國民辦高校黨史學習教育知識競賽斬獲全國三等獎、優秀組織獎等獎項。
學校舉辦“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演講比賽。學校供圖
三是高品質打造黨支部特色品牌。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組織開展“攜手奔小康,共築中國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和“黨支部風采展示”系列活動。學校“學史奮進 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黨史學習實踐團榮獲2021年廣東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全國重點團隊;多個黨史學習實踐團榮獲“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省級重點團隊,青年大學生學習黨史、傳承紅色基因,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積極開展黨支部組織生活創新案例評選,打造支部組織生活的特色品牌,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學校黨委動員指導基層黨組織參加省委教育工委舉辦的“慶祝建黨一百周年·踐行核心價值觀”優秀案例和2021年度全省高校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創新案例評選,獲得兩個三等獎和一個優秀獎。
四是多層次打造黨史教育思政課堂。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課堂,建立黨委書記、校長帶頭抓思政課機制,在新生“思政第一課”、黨史公選課《中國共産黨廣州曆史(1921-1949)》等課程學黨史、悟思想。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課程思政,制定出台《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強化教師的思政育人能力,讓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做到教師“人人能思政”,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發掘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實作課程思政全覆寫,做到“課課有思政”的良好局面。
突出“實做”持續提升服務能力
一是在“深調研”上下功夫,廣泛了解師生急難愁盼問題。學校黨史學習教育上司小組将黨史學習教育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協調解決學校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積極開展“我為師生辦實事”實踐活動,廣泛征集“我為群衆辦實事”事項。校上司班子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分别就推進教風學風建設、資訊化建設、簡化辦事流程、改善教學條件、校園文化建設、校園安全建設、改善師生住宿條件、建立師生教育訓練機制、校上司陪餐制度、校園公共服務功能開發、關愛教職工、關愛學生等問題展開調研。會議采取座談會方式,與各處(室)、二級學院、直屬系(部)教職工面對面交流,認真傾聽存在問題。
二是在“解難題”上出實招,梳理出十大校園民生項目。學校上司班子及黨史學習教育上司小組辦公室針對73條具體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反複研究,形成《中共廣州松田職業學院委員會“我為師生辦實事”實踐活動項目清單》,涵蓋精簡會議、簡化采購流程、改善教學條件、建立學生服務中心、改善和增加校内充電裝置、提高師生用餐品質、建設校内洗車場、增加學校公共停車場地、提高校園網絡品質、加強愛國衛生運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等,明确了責任機關、完成時限,確定每個民生項目都能夠按期高品質完成。通過一件件實事努力溫暖師生、凝聚師生,增強師生獲得感、幸福感。
三是在“促提升”上謀發展,主動服務建構新發展格局。立足人才強校、品質立校、協同創新三大戰略,學校建立新能源汽車實訓室、數字攝影攝像實訓室、室内設計實訓室、智慧教室等10餘個專業實訓室和生産性實訓基地,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投入280萬元建立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園占地面積1700平方米,投資總金額280萬元,提供大學生創業教育和創業教育訓練、創業孵化、創業服務、創業拓展等服務,對于入駐創業園的大學生團隊,除免收租金外,園區有針對性地為他們提供政策優惠、創業指導等孵化服務,符合條件的創業團隊還可申請政府的各項創業扶持及獎勵政策等。此外,與珠三角等地區知名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定200餘家,共建“訂單班”、“産學研中心”、“産業學院”等,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建實訓基地。
廣州松田職業學院大學生創業園。學校供圖
大學生創業園開園,面向學生免收租金,并提供各類創業服務。學校供圖
廣州松田職業學院與翁源縣簽訂共建實踐育人基地戰略合作協定。學校供圖
廣州松田職業學院與翁源中等職業學校召開結對項目研讨會。學校供圖
四是在“鄉村振興”上作文章,與韶關翁源共建實踐育人基地。學校與翁源共建實踐育人基地,通過結對開展助力鄉村振興、幫扶地方特色産業發展的實踐教學、社會實踐、“雙創”等活動,為翁源培養更多符合鄉村振興戰略需求的“帶頭人”“新農人”,助推翁源蘭花産業發展、品牌建設,新農村建設、全域旅遊發展等重點工作,并以科技交流和科研成果轉化為主管道,為翁源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