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ios 6和美洲獅都顯著的強化了共享功能,但是蘋果公司的“共享”概念實際上是很狹隘的。當今社會處在一個聯系日益緊密的時代,人們非常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去分享文字、圖像、檔案等等,進而實作與其他人之間的各種裝置之間的互通互聯——這對蘋果來說,有點小難,畢竟是封閉的系統。
我們特别關注了一下icloud,似乎蘋果的共享做法與本身的理念是完全對立的。線上服務嚴格定義了可以共享什麼以及如何進行共享,不過所有的這些必須在蘋果的生态系統之内才能實作。
事實上,蘋果公司的想法——可以在任何地方通過使用icloud實作對所有檔案的通路,這是蘋果的優勢所在。不過此想法忽略了兩個特殊的使用者需求:有時使用者想使用多個程式來打開檔案,有時不止一個人需要對檔案進行通路。
感到有一點點不爽!
很明顯,蘋果推出的icloud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檔案系統理念:在未來,你不需要再建立一個複雜的檔案夾層次結構,來儲存同一個檔案的多個版本,甚至不需要知道你的檔案存儲到哪裡。
從蘋果的角度來看,使用者做東西就會變得更容易。不再需要記住檔案放在磁盤上的哪個部分,僅僅隻需要記住你是使用哪個應用程式用于建立或編輯檔案的,畢竟,你把需要編輯的圖像儲存在“預覽裡”,肯定要比硬碟上深7個層次的檔案夾裡更容易找到。顯然,原文作者也發現自己越來越依賴最近打開的應用程式菜單項了。(在寫本篇文章的時候,跟一個非常喜歡蘋果産品的朋友聊天,他說過一句話,“如果你用了蘋果系統以後,你會發覺windows特别難用。”尤其是mac pro的手勢操作,讓人深有體會,在浏覽網頁的時候,感到無比的友善、快捷、舒服。)

誠然,把檔案捆綁到應用程式上有它獨特的優勢,這是可以肯定的。但蘋果實作的方式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在應用程式之間共享檔案變得比以前更加的困難了。
現在,檔案與建立它們的應用程式緊密相連。不過當我們處理的檔案類型變多的時候,比如說有文本,圖像,音頻和視訊,那麼問題就會出現了。例如,如果你想在textedit中建立一個文本檔案,并存儲在icloud中,如果再想用其他的程式編輯它的話,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就意味着在mac或ipad上,就沒有其他的應用程式可以看到該資料進而對其進行操作。事實上,ios上不同的應用程式絕對看不到存儲在textedit上的檔案,因為在該平台上就沒有對等的文本編輯器,情況同樣适用于pdf檔案或者圖像。
當然,你可以給自己發送一封電子郵件,然後使用ios的開放功能,下載下傳你要使用的應用程式。這樣你就會有兩個版本的檔案,分别存儲在不同的位置,但是它們之間并沒有建立聯系。在編輯完該檔案之後,如果你想再次使用原來的應用程式打開,你必須再次通過電子郵件的繁瑣程式,建立另一個版本的檔案。這樣就使得蘋果的巧妙的檔案系統——美洲獅中新引入的版本特色——完全無用。(本段話,讓小編有點“雲裡霧裡”的感覺,應該是翻譯的不夠準确,不過這似乎是一個極其麻煩的過程,應該很少有人這麼做!)
一種解決方案是引入一個想法:檔案分成私人檔案和公共檔案兩類。私人檔案仍然會被限制在目前的模式,無法使用不同的應用程式進行通路,除了通過上述的過程之外無法對其進行通路。另一個方面,對公共檔案,任何應用程式都能對其進行通路,前提是該應用程式可以處理該類型的檔案。可以在icloud上打開一個對話框,顯示在您的裝置上的其他應用程式能夠打開的一個單獨的檔案清單,這點android系統做到了,尤其是在我們打開檔案時,android系統經常會列出很多應用程式選項,讓我們選擇一個打開。
無論蘋果如何解決該問題,毋庸置疑:它的确需要得到快速的解決,雖然雲存儲服務像dropbox、google drive、microsoft skydrive這些可能比icloud的使用更複雜,但是他們給與使用者很大的自由空間,畢竟,檔案是我們自己的檔案,而不是蘋果的。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關于人與人之間共享的問題,而不是應用程式之間共享檔案,不過這個問題并不是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