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溥儀作為中國末代皇帝,其一生有過五個女人。17歲那年,娶文繡為淑妃,婉容為皇後,然而,這兩個女人後來的結局都很悲慘。1931年,文繡與溥儀離婚,因生活潦倒,改名換姓後嫁給了一位勞工,1953年病逝。婉容雖與溥儀在一起,但兩人并不恩愛,後來反目成仇,以緻于長期分居。1946年,婉容病死于吉林。溥儀曾在1937年,納譚玉齡為貴人,僅僅過了五年,譚玉齡卻不明不白地死去。之後,他又選了一位“福貴人”,也就是李玉琴,但李在溥儀特赦前,她與一個技術員結婚,并有了孩子。是以,溥儀在1959年12月特赦前,已經單身一人。特赦後第三年,1962年,溥儀經人介紹認識了第五任妻子,即最後一任妻子——李淑賢。

溥儀與婉容
李淑賢的童年與溥儀相比,簡直是一個地上,一個天上。李淑賢從小受盡命運的折磨,八歲母親去世,父親再娶,繼母對她相當刻薄,非打即罵。八歲的李淑賢隻能選擇忍受,因為父親熟視無睹,任由其遭受蹂躏。15歲,父親去世,繼母變本加厲地折磨她,最後想在她身上發一筆财,要把她賣給一個有錢的老頭。15歲的李淑賢再也難以忍受下去,不得不逃到北平投靠表姐。
小溥儀
然而,孀居的表姐生活也相當困頓,常年靠為人家洗衣服維持生活,最後,日子實在撐不下去,帶着孩子回到南方。為生活所迫,李淑賢與一位叫劉連升的北平僞警察局的警察結婚,抗戰勝利,丈夫被槍決。李淑賢又變成了一個人,生活再次出現困難。之後,她又與人民銀行的一個叫陳慶之的會計結了婚。然而,婚後受到虐待,因經濟上無法獨立,李淑賢隻能咬牙忍受着,直到解放後有了工作,才與丈夫離婚。
民國洗衣服的婦女
李淑賢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女人經濟上一刻不獨立,在男人面前就一刻擡不起頭,時時刻刻要看男人的臉色行事。除了那個百般蹂躏她的丈夫,李淑賢在偌大的北平無依無靠。此時,她連逃的勇氣也沒有了,似乎不論逃到哪裡,她的悲慘命運都難以改變,是以,她隻能忍着,再忍着。她越是這樣,丈夫便變本加厲地虐待她。逃無出路,死無勇氣,李淑賢已沒有選擇。後來,李淑賢對采訪她的人說,“我這一輩子是夠不幸的,後來才遇上溥儀,他對我很好,要不是他死得早,我也是很幸福的。”那麼,李淑賢在采訪者面前說的是真心話嗎?
李淑賢
1959年12月,溥儀被特赦,先被安排到植物園勞動,後進入政協工作。同僚們看到這位末代皇帝生活難以自理,于是想着給他找個伴照顧打理他的生活。就這樣,兩位“紅娘”出現了。一位是人民出版社的老沙,一位是溥儀的同僚全國政協的從業人員老周。當初,李淑賢的介紹人老沙隻是對她說:“男方在政協工作,并沒提起男方姓名。”李淑賢自然要追根問底,至少也要知道對方的名字。在李淑賢的一再追問下,老沙才說是“末代皇帝”。李淑賢聽到這幾個字,頓時驚得目瞪口呆,因為她隻在戲文上聽過皇帝,并且一個個都挺厲害。她害怕見皇帝,但一種好奇心又驅使着她要見見這位曾經的皇帝。
溥儀勞動
就這樣,1962年春節前夕的一個傍晚,李淑賢與溥儀在南河沿的文化俱樂部見了第一面。溥儀平常自理能力相當差,不修邊幅,但這一天卻穿着筆挺的制服,分頭上打着厚厚的蠟,油亮油亮的。兩人一起喝着咖啡,聊着天。溥儀給李淑賢的印象并不像想象的那樣。溥儀不僅不厲害,還非常和氣,人也樸實。兩人第二次見面是在政協禮堂的周末晚會上。這一次,溥儀邀請李淑賢跳了一支舞。随着兩人越來越熟,溥儀直接甩開了媒人,與李淑賢約會。時機成熟後,溥儀提出希望确定關系。當時,溥儀已經55歲,可李淑賢才37歲,兩人相差18歲。溥儀希望她慎重考慮,但李淑賢覺得溥儀生理年齡是大了些,但心理年齡并不老。是以,她表示隻要兩人感情好,年齡不成問題。
溥儀與李淑賢
兩人定親的那天,溥儀正生着病,發高燒,李淑賢帶着他喜歡吃的東西來看他。突然,溥儀在病床上鼓起勇氣說出心裡的話,李淑賢羞答答地回道:“海可枯,石可爛,我的心絕不變。”溥儀高興之餘,回對道“山有頂,水有源,愛情之花永不殘。”很快,兩人就正式走在了一起。
一位護士與一位末代皇帝結婚,那到底他(她)們接下來的生活如何呢?我們發現了一個小秘密。溥儀對李淑賢是動了真心的,而李淑賢對溥儀的感情卻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說法。在溥儀的眼裡,李淑賢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女性。每次妻子上街,隻要他在,一定陪着去,在家裡,也總是形影不離地跟着轉。溥儀的心,有時比姑娘還細,妻子體質弱,常生病,有一回感冒發燒了,溥儀夜間起來五六次,準備藥物和開水,不時去摸摸妻子的前額退燒了沒有。婚後,他(她)們夫妻住在西城,但李淑賢每天要到東城區朝陽關廂醫院上班,來回路程很遠需要一個小時。每天早晨,溥儀都會将先妻子送到公共汽車站後再去上班,晚上下班後,再到車站接妻子回家。數年之間,風雨無阻,天天如此。如果輪到李淑賢值夜班,溥儀還要到醫院陪她到11點才一起回家。遇到下雨天,李淑賢忘了帶雨傘,溥儀總是将傘送到醫院。這些都是李淑賢在采訪中對采訪者所說的,每當回憶起這些時,她總會深情地說“我們倆的感情實在是太好了。”
溥儀逗笑李淑賢
然而,還有一種說法卻與李淑賢回憶的截然相反。那就是,兩人剛結婚後,李淑賢就對溥儀不耐煩了。因為,他發現溥儀在生活上有很多怪異的習慣。半夜三更不睡覺,開着光亮的燈看書,更讓李淑賢受不了的是,溥儀從不碰她的身子,卻經常聞她的頭發,甚至有時呆呆地看着她。因為,結婚前,李淑賢并不知道溥儀在生理上有問題,是以這讓她很不解,甚至有些惱怒。後來,她才知道溥儀這位末代皇帝,因所處的地位與環境的特殊,讓他失去了生育能力。李淑賢雖然希望溥儀通過積極治療能恢複正常,但當時醫療水準有限,最終也無濟于事。總之,以此事為主要導火線,加上生活上溥儀自理能力太差,洗衣服洗不幹淨,做飯半生不熟,端碗端盤子也不利索,這讓李淑賢操碎了心。是以,李淑賢曾多次提出離婚。但他(她)們的婚姻并不像普通人那樣,其中有些許的政治因素,是以最終兩人并沒有離成。可以說,對于李淑賢來說,這段婚姻是不幸福的。
生活難自理的溥儀
當面對采訪者,李淑賢卻說溥儀是最癡情的丈夫,并回憶道:“我同他結婚,不圖什麼,就是圖他待我好。他經過改造以後,很珍惜這個溫暖的小家庭,處處體貼我。我從小失去母愛,他給我溫暖,使我感動。”1964年,溥儀從外地參觀回到北京,一到家,就急着要去植物園勞動。因為,溥儀在特赦後,先被安排在植物園勞動,後來調到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工作,但他仍然不忘植物園這個曾經待過的地方。然而,溥儀原本告訴妻子要去勞動兩天,但一天後,溥儀就回來了。妻子問是怎麼回事,溥儀心情低落地說道:“我尿血了。”沒想到,到醫院檢查後,溥儀需要住院治療。後來,經過專家會診,溥儀是腎癌轉成膀胱癌,應立即動手術切去了一個腎,但不久,溥儀又尿血,檢查後,發現另一個腎也發生癌變。此時,醫生也無回天之力。然而,溥儀卻安慰妻子說,“要相信祖國的醫學,我相信一定會治好的。”面對采訪者,李淑賢還拿出一張照片,那是溥儀手術後在院子裡摘水果時拍下的。李淑賢對采訪者說道:“那時溥儀心情保持樂觀,舒暢,你看,他身體看上去還是很好的。”
溥儀與李淑賢在院子中
然而,另一種說法是,1964年,溥儀被查出有病後,經過多次治療有好轉,但身體大不如前。在家養病期間,行動不便,生活更不能自理,隻能由李淑賢負責照顧。但在這期間,李淑賢對溥儀的态度變得相當冷漠,因為她發現自己嫁給溥儀,就像背着一個包袱,嫁了一個廢人。就在溥儀離世的前幾個月,李淑賢時常悶坐在家裡,想想自己跟溥儀結婚的這幾年,她感到非常後悔。
晚年生病中的溥儀
李淑賢還經常跑到朋友家訴苦抱怨。據朋友回憶:“那時李淑賢常到我家串門,經常發牢騷,一直講她三次嫁人的故事,一邊說一邊哭,說她悲慘,訴她命苦,沒有想到落到這般田地。她後悔嫁給溥儀,一天福也沒享過。”這是,溥儀在世時,李淑賢對自己悲慘命運的抱怨,對丈夫的冷漠與不滿。可見,這與溥儀去世後,李淑賢在采訪者面前所說的大相徑庭。那到底哪一種才是李淑賢真實的内心感受呢?
晚年的李淑賢
其實,李淑賢對溥儀是非常嫌棄的,不然不會數次提出離婚,不然不會後悔與溥儀走在一起。溥儀生前,雖然在李淑賢面前小心謹慎,生怕惹妻子不高興,力所能及地表現自己,但最終也沒有得到妻子的真心。溥儀去世後,因為曾經的特殊身份,采訪者紛至沓來,他們想通過李淑賢了解溥儀生前事,甚至他們夫妻之間的事。此時的李淑賢不會把曾經的後悔之心,抱怨之心表露出來,那樣隻能讓自己或大家再度陷入惆怅與悲傷之中。她隻能回憶自己與溥儀之間的美好,并無奈地對采訪者說“我們的感情太好了!”當然,内心的抱怨轉化為嘴上的美滿,也是一種經曆歲月磨砺後,一種聰明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