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貪勝從字面上來了解,可以說是再簡單不過,但其含義之深刻,恐怕絕大多數人并未有過思考。

我見到過許多棋友,在局面大優之時,一邊嘴中念叨着赢棋不鬧事,一邊在腦海裡,正設計着怎樣才能再吃掉對方的另一條大龍。以這樣的心态下棋,這盤棋的最終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得貪勝”這四個字中最發人深思的是“不貪”二字,其實何止是棋盤上不該貪,如果能把它當做人生的一種指導,恐怕我們的煩惱就會較現在少了很多。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貪勝并非是不想勝,更不是什麼所謂的“佛系生活”
不貪,恰恰是基于理性思考和冷靜判斷之後的一種行為,一種可以讓我們在棋盤上、生活中最能接近勝利的行為。
為了能使棋友們更好地了解這一句深邃的偈語,在實戰中可以更好地去運用它,我總結了兩處要素如下。
一、必須要有客觀的形勢判斷,這是最基礎,也最重要的一點。隻有形勢判斷準确了,才能在面臨進與退選擇之時,做出正确的選擇。
即便形勢确實有利于自己,也還要知道這優勢到底有多大,隻有這樣,才能在對方祭出勝負手之時,清楚地知道自己退讓的底線在那裡。
有些樂觀型的棋友,一盤棋沒下幾步就覺得自己優勢。對手下了壞棋會看在眼中,喜在心頭,但自己下了緩手惡手卻還渾然不覺,執迷不悟。其實形勢已經很不利了,還總抱着赢棋不鬧事的念頭在下每一步棋,以緻錯過與對手拼搏的機會,直至敗局已定才如夢方醒。
二、一定要在任何時候,任何情境下都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經常會聽到有棋友這麼說:對手這手棋太欺負人了,要是不殺他大龍赢了也沒意思。或是這手棋心情太好了,那怕輸了也要下。
其實對于以娛樂為目的的業餘棋友們來說,這樣去下圍棋倒是并無可指責之處,但如果職業棋手也用這種情緒化的方式來下棋,恐怕在勝負的世界裡就會無法立足了。
情緒要用理智來控制,在確定勝利的前提下,赢二十目的棋可以退讓十九目,但如果本來隻有領先一點的話,就一定要寸土必争了。
我們活在這世界上,每天與諸多的人和事相處,有兩個字是必須要了解和感悟的。那就是妥協。沒有那個人可以一生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願來生活,隻做喜歡和高興的事,事實上,這樣的人莫要談高品質的生活,極有可能連生存都會有問題。
在棋盤上其實也是一樣,當優勢很大的時候,為了最終的勝利,适當的做出一些妥協,主動放棄風險較大的變化,看似不夠有氣勢,但實際上卻是高水準的展現,而這也可稱得上是對圍棋最深的了解。
追求勝利和追求藝術,在我看來并不沖突。因為圍棋的勝負與藝術本來就是一體的,它們相衍相生,從未分開過。
我以為,隻有合理的棋才是最具有藝術美感的棋,而最合理的下一手,往往就是可以讓自己最接近勝利的那一手。
圍棋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作者:王煜輝職業七段,愛棋道創始人和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