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耿弇平定46郡,屠城三百,殺人如麻,為何正史對他的評價還很高?(一)北道主人(二)開國元勳(三)蕩平齊魯(四)生存智慧

作者:寫乎

作者:許雲輝

耿弇平定46郡,屠城三百,殺人如麻,為何正史對他的評價還很高?(一)北道主人(二)開國元勳(三)蕩平齊魯(四)生存智慧

公元28年,漁陽郡守彭寵起兵反漢,攻陷薊城,自稱燕王,招降納叛,為害一方。正在南方征戰的名将耿弇(yǎn)接到光武帝“進攻漁陽”的诏令,陷入進退維谷境地:

其父上古郡守耿況與漁陽郡守彭寵,本是劉秀艱苦創業時期的左膀右臂,“與彭寵同功”。彭寵叛亂前,多次派使者拉攏耿況聯手反叛。耿況不為所動,為表明立場“辄斬其使。”

此舉雖然光明磊落,但耿弇一直擔心會被别有用心的小人過分解讀;且父親鎮守上古郡,自己手握重兵,“又兄弟無在京師(做人質)者。”耿弇思前想後,“不敢獨進”,上書請求回歸洛陽。

光武帝回複:“将軍出身舉宗為國,所向陷敵,功效尤著。”希望他打消顧慮,“且與王常共屯涿郡”,力争早傳捷報。

耿況得知兒子陷入窘境,“亦不自安”,立即将三兒子耿國送入洛陽“入侍(做人質的婉稱)”。光武帝見耿家如此善解聖意,龍顔大喜,進封耿況為隃糜侯。

耿弇解除後顧之憂後,大顯神威,與其他将領精誠合作,最終平定叛亂,再為朝廷立下新功。

光武帝善待功臣,耿弇如此瞻前顧後,是否純屬多餘?

耿弇平定46郡,屠城三百,殺人如麻,為何正史對他的評價還很高?(一)北道主人(二)開國元勳(三)蕩平齊魯(四)生存智慧

耿弇自小随時任上古郡守的父親耿況學習明經和《老子》,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上古郡地處燕趙,民風強悍,郡中歲末都舉行郡試,讓騎兵們大顯身手,講武練兵。耿弇拼命學習騎射,鑽研兵書,期望成為文武雙全的棟梁之才。

劉玄被綠林軍擁立為更始帝後,年方21歲的耿弇接受父親指派,攜重禮去洛陽朝見更始帝。途中,耿弇的随從誤聽謠言,投奔“趙漢皇帝”王郎。耿弇則北上谒見時任更始大司馬的劉秀,被任命為門下吏。耿弇多次懇請傳回上谷郡,率大軍攻取邯鄲。

劉秀微笑點贊:“小小年紀,竟有如此大志!”多次召見并安慰他從長計議。

劉秀北至薊城,得知王郎的邯鄲兵準備攻打薊城。因兵微将寡,劉秀欲南歸洛陽,“召官屬計議。”官屬們一緻同意避敵鋒芒南歸,耿弇卻力排衆議反對南下:“漁陽太守彭寵,是大司馬的同鄉;上谷太守是我父親。如果發動這兩郡人馬,足有萬騎之衆。到時奪取邯鄲,易如反掌!”劉秀官屬們一緻反對北上,劉秀卻非常欣賞他的戰略目光,指着耿弇道:“這是我能向北而行的主人啊。”

耿弇平定46郡,屠城三百,殺人如麻,為何正史對他的評價還很高?(一)北道主人(二)開國元勳(三)蕩平齊魯(四)生存智慧

南歸或是北上尚未議定,薊城發生大規模騷亂。劉秀飛馬南撤,官屬們樹倒猢狲散。耿弇逃回昌平面見父親,極力稱贊劉秀有帝王之風。當時,更始帝和王郎都在竭力争取得到上谷郡與漁陽郡支援。耿況與彭寵舉棋不定,始終坐山觀虎鬥。

耿況相信兒子眼光,毅然決派人“東約彭寵,各發突騎二千匹,步兵千人”,去助劉秀一臂之力。耿弇率漁陽兵合軍而南,斬首三萬級,最終在廣阿追上劉秀。

劉秀正在竭盡全力攻打王郎,耿弇所率的二郡兵突然出現,劉秀部下誤以為是王郎的援軍,“衆皆恐。”耿弇率部将拜見劉秀,劉秀喜出望外,許願“當與漁陽、上谷士大夫共此大功。”他特耿況為大将軍、歸義侯,任命耿弇等人為偏将軍,各自率部跟随自己攻取邯鄲。

劉秀滅王郎,據趙魏,聲威大震。更始帝為限制劉秀勢力發展,派使者持诏書征召代郡太守趙永入朝為官。

耿況力勸趙永不應召,改道邯鄲拜見劉秀。劉秀大加贊賞,命他繼續擔任代郡太守。

不料,忠于更始帝的代郡繼任太守張晔宣布不再接受劉秀指揮,并勾結匈奴和烏桓,企圖與劉秀分庭抗禮。耿況派次子耿舒率上谷軍進攻張晔,很快奪回代郡。耿舒被劉秀任命為複胡将軍後,“五校賊二十餘萬北寇上谷”,耿舒與父親“連擊破之,賊皆退走”,為劉秀穩定北方作出卓越貢獻。

耿弇平定46郡,屠城三百,殺人如麻,為何正史對他的評價還很高?(一)北道主人(二)開國元勳(三)蕩平齊魯(四)生存智慧

(劉秀)

劉秀“威聲日盛”,引發更始帝猜疑。更始帝雙管齊下:遣使立劉秀為蕭王,“令罷兵與諸将有功者還長安”;又派“苗曾為幽州牧,韋順為上谷太守,蔡充為漁陽太守”,妄圖以此瓦解劉秀勢力。耿弇憂心如焚,至邯鄲宮溫明殿向午睡的劉秀面陳利害,先谏劉秀不可交出兵權回長安,繼而表示“願歸幽州,益發精兵,以集大計。”劉秀大喜,“乃拜弇為大将軍,與吳漢北發幽州十郡兵。”

耿弇回到上谷郡,在父親配合下将更始帝任命的“韋順、蔡充斬之。”吳漢“亦誅苗曾,于是悉發幽州兵”,南下跟随劉秀掃除各路割據勢力。耿弇在戰鬥中時身先士卒,“常将精騎為軍鋒,辄破走之。”經過數年南征北戰,劉秀終于平定北方,于公元25年稱帝。“拜弇為建威大将軍”。

耿弇憑戰功受封好畤侯,食邑兩縣,擊敗自稱武安王的延岑後,随光武帝耿弇巡幸舂陵,提出“定彭寵于漁陽,取張豐于涿郡,還收富平、獲索,東攻張步,以平齊地”的戰略構想,得到光武帝嘉許。

耿弇平定46郡,屠城三百,殺人如麻,為何正史對他的評價還很高?(一)北道主人(二)開國元勳(三)蕩平齊魯(四)生存智慧

平定彭寵叛亂後,耿弇奉诏“與吳漢擊富平、獲索賊于平原,大破之,降者四萬餘人。”他為四萬降兵設定官吏,再次奉诏進讨盤踞琅琊郡的軍閥張步。耿弇強渡黃河後巧施連環計,“平四十餘營,遂定濟南。”

攻克濟南郡後,耿弇進逼張步都城劇縣(今山東昌樂縣西)。他采取心理戰及以強示弱等戰術,成功誘使張步傾巢出動與漢軍決戰。激戰中,耿弇被流箭射穿大腿,血流如注。耿弇拔刀斬斷箭矢,繼續沖鋒陷陣,“左右無知者。”

光武帝正在魯地,聞耿弇與張步鏖戰,急忙率兵增援。部将勸耿弇:“敵軍兵馬強盛,您又身負箭傷,是否暫時避戰,等待皇上救援?”耿弇意氣風發道:““天子駕到,臣子理應殺牛置酒款待伴駕的文武百官,豈能因敵軍強大而麻煩聖上?”他“乃出兵大戰,自旦及昏,複大破之,殺傷無數,城中溝塹皆滿。”敵軍敗退,被耿弇預先設定在兩翼的伏兵追殺,“八九十裡僵屍相屬。”

數日後,劉秀親至臨淄勞軍,當面盛贊耿弇進軍齊魯之功堪比前朝韓信進軍齊魯,且難度高于韓信,表揚他“有志者事竟成也!”

耿弇一鼓作氣追擊張步,張步走投無路,“乃肉袒負斧锧于軍門。”耿弇将他押送光武帝行在,俘虜十餘萬敵軍,繳獲“辎重七千餘兩”。齊魯大地被徹底平服後,耿弇率部凱旋回京。

公元30年,耿弇奉诏“西拒隗嚣,屯兵于漆”,繼而随光武帝進攻隴右,斬關奪将,無往不勝,最終徹底消滅隗嚣的隴右集團。

耿弇平定46郡,屠城三百,殺人如麻,為何正史對他的評價還很高?(一)北道主人(二)開國元勳(三)蕩平齊魯(四)生存智慧

耿弇被視為一共平定四十六郡、屠城三百、從未遭受挫折的戰神。耿家父子六人對東漢政權忠心耿耿,四人封侯二人為中郎将,美名傳天下。

世人皆言高處好,豈知高處不勝寒。耿家享受如此尊崇,靠的就是無條件服從與無狼子野心。耿況擔任上古郡守期間,為劉秀平定北方作出了無私貢獻。劉秀卻以關懷為名,在平定彭寵叛亂後,派舅舅持節到上谷郡,令耿況率全體族人遷居洛陽。

耿況被迎回京城後,劉秀“賜甲第”,讓他享受閑散高官政治待遇,并封耿舒為牟平侯。此舉貌似尊老敬老,實為監視居住。耿況病重期間,劉秀多次親臨探望,親賜醫藥。耿況病逝後,劉秀追谥其為“烈侯”。

耿況病逝年餘後,光武帝再次增加耿弇食邑。耿弇心知肚明,立即主動上交大将軍印绶,以列侯身份列席朝會,取得劉秀的徹底信任。光武帝見他如此識相,便把他當政治顧問,“每有四方異議,辄召入問籌策。”耿弇“年五十六,永平元年卒,谥為愍侯。”

耿弇名列“雲台二十八将”第四位,靠的是赫赫戰功和生存智慧。論戰功,耿弇未必東漢第一,但論生存智慧,耿弇絕對值得稱道。耿家父子兄弟血濃于水,勠力同心效忠劉秀,在為東漢建立卓越功勳同時,又以甘為人質和上繳印绶等方式保全自身,這樣的生存智慧,必激流勇退更勝一籌,絕對令人叫絕!

耿弇平定46郡,屠城三百,殺人如麻,為何正史對他的評價還很高?(一)北道主人(二)開國元勳(三)蕩平齊魯(四)生存智慧

【作者簡介】許雲輝,男,1984年畢業于雲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雲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團進階講師。曾出版專著兩部,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發表文章六十餘萬字。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