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旨在銘記萬裡入黔為貴州做出卓越貢獻的開拓者。作者從明清衆多的入黔官員中選取于貴州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領域卓有建樹的數十人物,為他們書寫春秋、樹碑立傳,再現其風操人格、才華識見,彰顯其事功業績、治黔方略,以資讀者以古鑒今、見賢思齊,銘記那些萬裡入黔為貴州做出卓越貢獻的開拓者。
其一,明清兩代走進貴州的許多有作為的官員,經營貿易的商賈,帶來先進農耕技術的軍隊,以及屯聚和逐漸移居來黔的吳楚優良人士……這些外省移民進入貴州,在與原住民族經過一段時期的磨合與融合後,發展了貴州的多元性文化。

其二,萬裡投荒的入黔官員、“俊傑之士,比于中州”的明清貴州進士、舉人,以“萬馬如龍出貴州”之勢聲名鵲起。“蠻天僰雨,鳥道蠶叢”“荒服之地”,這是古代貴州在中原士人眼中的形象。古代貴州大部分土地也一直是羁縻統治,遠離中央王朝,封閉落後。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貴州正式建省。威鎮黔中的顧成、到貴陽傳道的王陽明、振興貴州文教的賀長齡等,或萬裡入黔,或反哺故土,投身黔中大地,以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為職志,以繁榮貴州經濟、振興貴州文教為己任,帶領着來自各省的移民,以堅強的意志和非凡的智慧,繁榮了一座座城鎮,開辟了萬千條道路,為貴州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其三,厐思純在貴州省“文化老人”陳福桐的指導下,将目光轉向明清官員,從中精選數十人,為其樹碑立傳,書寫春秋。在本書中,讀者朋友們可以品讀到明清入黔官員在開發與建設中怎樣改變地方環境,在興學和設教中如何化民育才,在處理民族關系時怎樣化解民族沖突。他們披荊斬棘、嘔心瀝血的精神值得後來人欽敬,他們的勳業偉績、人格魅力值得後來人銘記。
總而言之,作為黔南末學,本欲有此寫作計劃,欲為建構貴州文化自信,挖掘貴州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涵,闡釋貴州先賢們的寶貴精神财富,賦力貴州文化發展!當翻閱厐思純所作著的“明清貴州人物三部曲”後,己欲為,已有賢者作了開拓之功!然其僅僅選取從明清衆多的入黔官員中選取于貴州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領域卓有建樹的數十人物,為他們書寫春秋、樹碑立傳,再現其風操人格、才華識見,彰顯其事功業績、治黔方略,以資讀者以古鑒今、見賢思齊,銘記那些萬裡入黔為貴州做出卓越貢獻的開拓者。我想我們還有很大的開拓空間,盡管厐思純已有珠玉在前,然為通俗讀本,惠及普衆。期許未來十年,自己撰成一部更深入的學術之作。
這次推完厐思純先生所著的“明清貴州人物三部曲”,很有必要對作者厐思純先生作簡要介紹:厐思純,湖北人。貴州省知名史學專家,長期從事明、清、民國史研究。貴州省曆史文獻研究會理事、貴州省曆史學會理事、貴州省社科院鄉賢研究會副主任、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主要著作有《貴陽人文讀本》《明清貴州七百進士》《明清貴州六千舉人》《明清六百年入黔官員》《民國貴州風雲人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