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真的是海裡長像最奇特的種類之一,它獨特的外表能給人帶來很多想象的空間。
我第一次知道有海馬這種生物的時候還是國小看《小鯉魚曆險記》時通過其中一個叫“阿酷”的動畫角色認識的!(ps這真的是部優秀的國産卡通片)

名為阿酷的藍色海馬角色
走偏了,讓我們繼續回到正題~
由于大部分人對海馬的認識可能還停留在它的藥用價值上,見到的也是曬的幹扁扁的褐色屍體,是以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些有趣的海馬種類,絕對有你第一次見的!
巴氏豆丁海馬也簡稱豆丁海馬或巴氏海馬,顧名思義就是世界上最小的海馬物種之一,它們的體型通常小于2.4厘米,(身高和指甲蓋差不多)豆丁海馬其他獨特的特點包括肉質的頭部和身體,很短的吻,和長度适于抓握的尾巴,這有利于它們緊緊的抓住珊瑚僞裝自己。兩個已知的顔色變化:灰色與紅色結節,和黃色與橙色結節。
豆丁海馬近幾年已成為熱帶島嶼潛水度假區最受歡迎的明星,世界各地都有為了一睹它可愛面目而至的潛水客。
最受人喜歡的粉色
橙黃色的小海馬
這是一種比上面巴氏更小一點的豆丁海馬品種,巴氏豆丁通常有20毫米左右,丹尼斯豆丁最大的個體也隻有12毫米。丹尼斯豆丁海馬生活在20米以上的海底,相比同類的其他豆丁海馬(一般在10-15米),它們要住的更深,也更加難被發現。丹尼斯豆丁海馬都是僞裝大師,它們比巴氏豆丁海馬更會僞裝自己,除非仔細尋找,否則很難發現它們的蹤迹。
光滑的豆丁海馬生活在光滑的柳珊瑚上,有結節的豆丁海馬生活在凹凸不平的柳珊瑚上
日本豆丁海馬在2013年被發現,于2018年8月正式做了科學命名:hippocampusjapapigu。日本小豬擅長利用扁平身軀及豐富顔色,僞裝成海藻避開獵食者。美國德州大學的生物學家表示,日本是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地區,在此之前日本已發現10種海馬,當中4種屬迷你海馬。該海馬身長隻有15毫米,生活在水深5至22米的珊瑚礁及海藻中,進食浮遊生物為生。
圖檔來自:richard smith. http://www.sci-news.com/biolo
膨腹海馬又稱大腹海馬,為輻鳍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海馬屬的其中一種,是所有已知海馬中最大的一種,分布于西南太平洋區的澳洲及紐西蘭海域,栖息深度可達109米。栖息在礁區,随着海草遊動,屬肉食性,以小型甲殼類為食,卵胎生。不像大多數種海馬,大腹海馬擅長遊泳,一天可以遊幾百米。
鼓鼓的大肚子
在頭部與軀幹上有深色的斑點與污點;尾部有互動的深色與淡色的條紋
刺海馬(hippocampus histrix),為棘背魚目,海龍亞目,海龍科,海馬屬一種熱帶及溫帶地區近岸生活于珊瑚礁區的海水魚類。刺海馬分布于紅海及印太海域新加坡,中國海,日本海至澳洲等海域,外形奇特,色彩變化,可作為觀賞魚。同時因具有一定的中藥功能而被作為藥用經濟魚類。
頭冠不高,尖端具4-5細而尖 刺海馬刺海馬銳的小棘。
賈氏海馬,為輻鳍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布于西印度洋區的紅海及阿拉伯海海域,栖息深度可達20米,體長可達14厘米,身體淺奶黃色,分布着白色斑點。賈氏海馬外表溫柔,卻是貪婪的食肉動物,隻要能吞的下就不放過,以小型甲殼動物,魚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主。
身體淺奶黃色,分布着白色斑點
海馬是一種對水質要求比較高的生物,稀少且難發現,除了常見入藥的海馬品種,還有很多的稀奇的種類等待着人們的探索。今天的盤點就到這了,更多精彩内容請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