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遊記——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衆尋師

作者:校雠書生

話表三藏師徒到鎮海禅林寺,衆僧相見,安排齋供。四衆食畢,那女子也得些食力。漸漸天昏,方丈裡點起燈來,衆僧一則是問唐僧取經來曆,二則是貪看那女子,都攢攢簇簇,排列燈下。三藏對那初見的喇嘛僧道:“院主,明日離了寶山,西去的路途如何?”那僧雙膝跪下,慌得長老一把扯住道:“院主請起,我問你個路程,你為何行禮?”那僧道:“老師父明日西行,路途平正,不須費心。隻是眼下有件事兒不尴魀,一進門就要說,恐怕冒犯洪威,卻才齋罷,方敢大膽奉告:老師東來,路遙辛苦,都在小和尚房中安歇甚好;隻是這位女菩薩,不友善,不知請他那裡睡好。”三藏道:“院主,你不要生疑,說我師徒們有甚邪意。早間打黑松林過,撞見這個女子綁在樹上。小徒孫悟空不肯救他,是我發菩提心,将他救了,到此随院主送他那裡睡去。”那僧謝道:“既老師寬厚,請他到天王殿裡,就在天王爺爺身後,安排個草鋪,教他睡罷。”三藏道:“甚好,甚好。”遂此時,衆小和尚引那女子往殿後睡去。長老就在方丈中,請衆院主自在,遂各散去。三藏吩咐悟空:“辛苦了,早睡早起!”遂一處都睡了,不敢離側,護着師父。漸入夜深,正是那:玉兔高升萬籁甯,天街寂靜斷人行。銀河耿耿星光燦,鼓發谯樓趱換更。

一宵晚話不題。及天明了,行者起來,教八戒沙僧收拾行囊馬匹,卻請師父走路。此時長老還貪睡未醒,行者近前叫聲“師父。”那師父把頭擡了一擡,又不曾答應得出。行者問:“師父怎麼說?”長老呻吟道:“我怎麼這般頭懸眼脹,渾身皮骨皆疼?”八戒聽說,伸手去摸摸,身上有些發熱。呆子笑道:“我曉得了,這是昨晚見沒錢的飯,多吃了幾碗,倒沁着頭睡,傷食了。”行者喝道:“胡說!等我問師父,端的何如。”三藏道:“我半夜之間,起來解手,不曾戴得帽子,想是風吹了。”行者道:“這還說得是,如今可走得路麼?”三藏道:“我如今起坐不得,怎麼上馬?但隻誤了路啊!”行者道:“師父說那裡話!常言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等與你做徒弟,就是兒子一般。又說道,養兒不用阿金溺銀,隻是見景生情便好。你既身子不快,說甚麼誤了行程,便甯耐幾日何妨!”兄弟們都伏侍着師父,不覺的早盡午來昏又至,良宵才過又侵晨。

光陰迅速,早過了三日。那一日,師父欠身起來叫道:“悟空,這兩日病體沉疴,不曾問得你,那個脫命的女菩薩,可曾有人送些飯與他吃?”行者笑道:“你管他怎的,且顧了自家的病着。”三藏道:“正是,正是。你且扶我起來,取出我的紙、筆、墨,寺裡借個硯台來使使。”行者道:“要怎的?”長老道:“我要修一封書,并關文封在一處,你替我送上長安駕下,見太宗皇帝一面。”行者道:“這個容易,我老孫别事無能,若說送書:人間第一。你把書收拾停當與我,我一筋鬥送到長安,遞與唐王,再一筋鬥轉将回來,你的筆硯還不幹哩。但隻是你寄書怎的?且把書意念念我聽,念了再寫不遲。”長老滴淚道:“我寫着:臣僧稽首三頓首,萬歲山呼拜聖君;文武兩班同入目,公卿四百共知聞:當年奉旨離東土,指望靈山見世尊。不料途中遭厄難,何期半路有災迍。僧病沉疴難進步,佛門深遠接天門。有經無命空勞碌,啟奏當今别遣人。”行者聽得此言,忍不住呵呵大笑道:

“師父,你忒不濟,略有些病兒,就起這個意念。你若是病重,要死要活

八戒道:“哥啊,師父既是輕慢佛法,貶回東土,在是非海内,口舌場中,托化做人身,發願往西天拜佛求經,遇妖精就捆,逢魔頭就吊,受諸苦惱也彀了,怎麼又叫他害病?”行者道:“你那裡曉得,老師父不曾聽佛講法,打了一個盹,往下一失,左腳下躧了一粒米下界來,該有這三日病。”八戒驚道:“象老豬吃東西潑潑撒撒的,也不知害多少年代病是!”行者道:“兄弟,佛不與你衆生為念。你又不知,人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師父隻今日一日,明日就好了。”三藏道:

“我今日比昨不同,咽喉裡十分作渴。你去那裡,有涼水尋些來我吃。”行者道:“好了!師父要水吃,便是好了。等我取水去。”

即時取了缽盂,往寺後面香積廚取水。忽見那些和尚一個個眼兒通紅,悲啼哽咽,隻是不敢放聲大哭。行者道:“你們這些和尚,忒小家子樣!我們住幾日

“怎麼不敢?想是我那長嘴和尚,食腸大,吃傷了你的本兒也?”

衆僧道:“老爺,我這荒山,大大小小,也有百十衆和尚,每一人養老爺一日,也養得起百十日。怎麼敢欺心,計較甚麼食用!”

行者道:“既不計較,你卻為甚麼啼哭?”衆僧道:“老爺,不知是那山裡來的妖邪在這寺裡。我們晚夜間着兩個小和尚去撞鐘打鼓,隻聽得鐘鼓響罷,再不見人回。至次日找尋

因見你老師父貴慈,不敢傳說,忍不住淚珠偷垂也。”行者聞言,又驚又喜道:“不消說了,必定是妖魔在此傷人也,等我與你剿除他。”衆僧道:“老爺,妖精不精者不靈,一定會騰雲駕霧,一定會出幽入冥。古人道得好,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老爺,你莫怪我們說:你若拿得他住哩,便與我荒山除了這條禍根,正是三生有幸了;若還拿他不住啊,卻有好些兒不便處。”行者道:“怎叫做好些不便處?”那衆僧道:“直不相瞞老爺說。我這荒山,雖有百十衆和尚,卻都隻是自小兒出家的,發長尋刀削,衣單破衲縫。早晨起來洗着臉,叉手躬身,皈依大道;

夜來收拾燒着香,虔心叩齒,念的彌陀。舉頭看見佛,蓮九品,秇三乘

拿着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來無影,去無蹤。說甚麼大精小怪,那怕他憊懶膭膿!一趕趕上去,跑的跑,顫的顫,躲的躲,慌的慌;一捉捉将來,锉的锉,燒的燒,磨的磨,舂的舂。正是八仙同過海,獨自顯神通!衆和尚,我拿這妖精與你看看,你才認得我老孫!”衆僧聽着,暗點頭道:“這賊秃開大口,話大話,想是有些來曆。”都一個個諾諾連聲,隻有那喇嘛僧道:“且住!你老師父貴恙,你拿這妖精不至緊。俗語道,公子登筵,不醉便飽;

壯士臨陣,不死即傷。你兩下裡角鬥之時,倘贻累你師父,不當穩便。”行者道:“有理!有理!我且送涼水與師父吃了再來。”

掇起缽盂,着上涼水,轉出香積廚,就到方丈,叫聲:“師父

三藏道:“我們今住幾日了?”行者道:“三整日矣。明朝向晚,便就是四個日頭。”三藏道:“三日誤了許多路程。”行者道:

“師父,也算不得路程,明日去罷。”三藏道:“正是,就帶幾分病兒,也沒奈何。”行者道:“既是明日要去,且讓我今晚捉了妖精者。”三藏驚道:“又捉甚麼妖精?”行者道:“有個妖精在這寺裡,等老孫替他捉捉。”唐僧道:“徒弟呀,我的病身未可,你怎麼又興此念!倘那怪有神通,你拿他不住啊,卻又不是害我?”

行者道:“你好滅人威風!老孫到處降妖,你見我弱與誰的?隻是不動手,動手就要赢。”三藏扯住道:“徒弟,常言說得好,遇友善時行友善

你看他燈光前吩咐八戒沙僧看守師父,他喜孜孜跳出方丈,徑來佛殿看時,天上有星,月還未上,那殿裡黑暗暗的。他就吹出真火,點起琉璃,東邊打鼓,西邊撞鐘。響罷,搖身一變,變做個小和尚兒,年紀隻有十二三歲,披着黃絹褊衫,白布直裰,手敲着木魚,口裡念經。等到一更時分,不見動靜。二更時分,殘月才升,隻聽見呼呼的一陣風響。好風:黑霧遮天暗,愁雲照地昏。四方如潑墨,一派靛妝渾。先刮時揚塵播土,次後來倒樹摧林。揚塵播土星光現,倒樹摧林月色昏。隻刮得嫦娥緊抱梭羅樹,玉兔團團找藥盆。九曜星官皆閉戶,四海龍王盡掩門。廟裡城隍覓小鬼,空中仙子怎騰雲?地府閻羅尋馬面,判官亂跑趕頭巾。刮動昆侖頂上石,卷得江湖波浪混。那風才然過處,猛聞得蘭麝香熏,環珮聲響,即欠身擡頭觀看,呀!卻是一個美貌佳人,徑上佛殿。行者口裡嗚哩嗚喇,隻情念經。那女子走近前,一把摟住道:“小長老,念的甚麼經?”行者道:“許下的。”女子道:“别人都自在睡覺,你還念經怎麼?”行者道:

“許下的,如何不念?”女子摟住,與他親個嘴道:“我與你到後面耍耍去。”行者故意的扭過頭去道:“你有些不曉事!”女子道:“你會相面?”行者道:“也曉得些兒。”女子道:“你相我怎的樣子?”行者道:“我相你有些兒偷生搲熟,被公婆趕出來的。”

女子道:“相不着!相不着!我不是公婆趕逐,不因搲熟偷生。

奈我前生命薄,投配男子年輕。不會洞房花燭,避夫逃走之情。

趁如今星光月皎,也是有緣千裡來相會,我和你到後園中交歡配鸾俦去也。”行者聞言,暗點頭道:“那幾個愚僧。都被色欲引誘,是以傷了性命,他如今也來哄我。”就随口答應道:“娘子,我出家人年紀尚幼,卻不知甚麼交歡之事。”女子道:“你跟我去,我教你。”行者暗笑道:“也罷,我跟他去,看他怎生擺布。”

他兩個摟着肩,攜着手,出了佛殿,徑至後邊園裡。那怪把行者使個絆子腿,跌倒在地,口裡“心肝哥哥”的亂叫,将手就去掐他的臊根。行者道:“我的兒,真個要吃老孫哩!”卻被行者接住他手,使個小坐跌法,把那怪一辘轳掀翻在地上。那怪口裡還叫道:“心肝哥哥,你倒會跌你的娘哩!”行者暗算道:“不趁此時下手他,還到幾時!正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就把手一叉,腰一躬,一跳跳起來,現出原身法象,輪起金箍鐵棒,劈頭就打。那怪倒也吃了一驚,他心想道:“這個小和尚,這等利害!”打開眼一看,原來是那唐長老的徒弟姓孫的,他也不懼他。你說這精怪是甚麼精怪:金作鼻,雪鋪毛。道地為門屋,安身處處牢。養成三百年前氣,曾向靈山走幾遭。一飽香花和蠟燭,如來吩咐下天曹。托塔天王恩愛女,哪吒太子認同胞。也不是個填海鳥,也不是個戴山鳌。也不怕的雷煥劍,也不怕的呂虔刀。往往來來,一任他水流江漢闊;上上下下,那論他山聳泰恒高?你看他月貌花容嬌滴滴,誰識得是個鼠老成精逞黠豪!他自恃的神通廣大,便随手架起雙股劍,玎玎珰珰的響,左遮右格,随東倒西。行者雖強些,卻也撈他不倒。陰風四起,殘月無光,你看他兩人,後園中一場好殺:陰風從地起,殘月蕩微光。阒靜梵王宇,闌珊小鬼廊。後園裡一片戰争場,孫大士,天上聖,毛姹女,女中王,賭賽神通未肯降。一個兒扭轉芳心嗔黑秃,一個兒圓睜慧眼恨新妝。兩手劍飛,那認得女菩薩;一根棍打,狠似個活金剛。響處金箍如電掣,霎時鐵白耀星芒。玉樓抓翡翠,金殿碎鴛鴦。猿啼巴月小,雁叫楚天長。十八尊羅漢,暗暗喝采;三十二諸天,個個慌張。

那孫大聖精神抖擻,棍兒沒半點差池。妖精自料敵他不住,猛可的眉頭一蹙,計上心來,抽身便走。行者喝道:“潑貨!

那走!快快來降!”那妖精隻是不理,直往後退。等行者趕到緊急之時,即将左腳上花鞋脫下來,吹口仙氣,念個咒語,叫一聲“變!”就變做本身模樣,使兩口劍舞将來,真身一幌,化陣清風而去。這卻不是三藏的災星?他便徑撞到方丈裡,把唐三藏攝将去雲頭上,杳杳冥冥,霎霎眼就到了陷空山,進了無底洞,叫小的們安排素筵席成親不題。

卻說行者鬥得心焦性燥,閃一個空,一棍把那妖精打落下來,乃是一隻花鞋。行者曉得中了他計,連忙轉身來看師父。那有個師父?隻見那呆子和沙僧口裡嗚哩嗚哪說甚麼。行者怒氣填胸,也不管好歹,撈起棍來一片打,連聲叫道:“打死你們!

打死你們!”那呆子慌得走也沒路,沙僧卻是個靈山大将,見得事多,就軟款溫柔,近前跪下道:“兄長,我知道了,想你要打殺我兩個,也不去救師父,徑自回家去哩。”行者道:“我打殺你兩個,我自去救他!”沙僧笑道:“兄長說那裡話!無我兩個,真是單絲不線,孤掌難鳴。兄啊,這行囊馬匹,誰與看顧?甯學管鮑分金,休仿孫龐鬥智。自古道,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望兄長且饒打,待天明和你同心戮力,尋師去也。”行者雖是神通廣大,卻也明理識時,見沙僧苦苦哀告,便就回心道:

“八戒,沙僧,你都起來。明日找尋師父,卻要用力。”那呆子聽見饒了,恨不得天也許下半邊,道:“哥啊,這個都在老豬身上。”兄弟們思思想想,那曾得睡,恨不得點頭喚出扶桑日,一口吹散滿天星。

三衆隻坐到天曉,收拾要行,早有寺僧攔門來問:“老爺那裡去?”行者笑道:“不好說,昨日對衆誇口,說與他們拿妖精,妖精未曾拿得,倒把我個師父不見了。我們尋師父去哩。”衆僧害怕道:“老爺,小可的事,倒帶累老師,卻往那裡去尋?”行者道:“有處尋他。”衆僧又道:“既去莫忙,且吃些早齋。”連忙的端了兩三盆湯飯。八戒盡力吃個幹淨,道:“好和尚!我們尋着師父,再到你這裡來耍子。”行者道:“還到這裡吃他飯哩!你去天王殿裡看看那女子在否。”衆僧道:“老爺,不在了,不在了。

自是當晚宿了一夜,第二日就不見了。”

行者喜喜歡歡的辭了衆僧,着八戒、沙僧牽馬挑擔,徑回東走。八戒道:“哥哥差了,怎麼又往東行?”行者道:“你豈知道!前日在那黑松林綁的那個女子,老孫火眼金睛,把他認透了,你們都認做好人。今日吃和尚的也是他,攝師父的也是他!

你們救得好女菩薩!今既攝了師父,還從舊路上找尋去也。”二人歎服道:“好好好!真是粗中有細!去來去來!”三人急急到于林内,隻見那:雲藹藹,霧漫漫;石層層,路盤盤。狐蹤兔迹交加走,虎豹豺狼往複鑽。林内更無妖怪影,不知三藏在何端。行者心焦,掣出棒來。搖身一變,變作大鬧天宮的本相,三頭六臂,六隻手,理着三根棒,在林裡辟哩撥喇的亂打。八戒見了道:“沙僧,師兄着了惱,尋不着師父,弄做個氣心風了。”原來行者打了一路,打出兩個老頭兒來,一個是山神,一個是土地,上前跪下道:“大聖,山神土地來見。”八戒道:“好靈根啊!打了一路,打出兩個山神土地,若再打一路,連太歲都打出來也。”

行者問道:“山神土地,汝等這般無禮!在此處專一結夥強盜,強盜得了手,買些豬羊祭賽你,又與妖精結擄,打夥兒把我師父攝來!如今藏在何處?快快的從實供來,免打!”二神慌了道:

“大聖錯怪了我耶。妖精不在小神山上,不伏小神管轄,但隻夜間風響處,小神略知一二。”行者道:“既知,一一說來!”土道地:“那妖精攝你師父去,在那正南下,離此有千裡之遙。那廂有座山,喚做陷空山,山中有個洞,叫做無底洞。是那山裡妖精,到此變化攝去也。”行者聽言,暗自驚心,喝退了山神土地,收了法身,現出本相,與八戒沙僧道:“師父去得遠了。”八戒道:“遠便騰雲趕去!”好呆子,一縱狂風先起,随後是沙僧駕雲,那白馬原是龍子出身,馱了行李,也踏了風霧。大聖即起筋鬥,一直南來。不多時,早見一座大山,阻住雲腳。三人采住馬,都按定雲頭,見那山:頂摩碧漢,峰接青霄。周圍雜樹萬萬千,來往飛禽喳喳噪。虎豹成陣走,獐鹿打叢行。向陽處,琪花瑤草馨香;背陰方,臘雪頑冰不化。崎岖峻嶺,削壁懸崖。直立高峰,灣環深澗。松郁郁,石磷磷,行人見了悚其心。打柴樵子全無影,采藥仙童不見蹤。眼前虎豹能興霧,遍地狐狸亂弄風。八戒道:“哥啊,這山如此險峻,必有妖邪。”行者道:“不消說了,山高原有怪,嶺峻豈無精!”叫:“沙僧,我和你且在此,着八戒先下山凹裡打聽打聽,看那條路好走,端的可有洞府,再看是那裡開門,俱細細打探,我們好一齊去尋師父救他。”八戒道:

“老豬晦氣!先拿我頂缸!”行者道:“你夜來說都在你身上,如何打仰?”八戒道:“不要嚷,等我去。”呆子放下钯,抖抖衣裳,空着手,跳下高山,找尋路徑。

這一去,畢竟不知好歹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