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魚膠小課堂(第十二期)| 魚膠界的新晉“明星”——北海魚膠01主流北海魚膠02陰陽肚03北海金錢04雙背05須膠

以前,赤嘴鳘魚膠因其品質上乘、産量豐富及價格适中,是人們主要的食用魚膠,随着赤嘴鳘魚膠價格的大幅上升,消費者目标投向北海魚膠。近年來,北海魚膠以其相對大衆化的價格、較好的膠質和口感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喜愛,成為魚膠品種中的新寵。

魚膠小課堂(第十二期)| 魚膠界的新晉“明星”——北海魚膠01主流北海魚膠02陰陽肚03北海金錢04雙背05須膠

北海膠

北海膠主要來自南美洲,如蘇利南、巴西、厄瓜多、秘魯、阿根廷、委内瑞拉、蓋亞那、烏拉圭等國家,北美洲的墨西哥,以及中美洲的巴拿馬、洪都拉斯、哥斯達黎加等國家海域亦有出産。很多人會誤以為北海膠來自廣西北海,其實這隻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很早以前北海市所毗鄰的北部灣是我國“四大漁場”之一,曾是赤嘴鳘魚的聚集地,故以前所稱的“北海膠”,是指北部灣的“赤嘴鳘魚膠” 。

北海魚膠的魚種主要屬于石首魚科犬牙石首魚屬(包含20多個魚種),及部分絨須石首魚屬。不同海域的魚因生長環境、魚種等不同,魚鳔膠質也有所不同。其中産自大西洋的北海魚膠膠質較為“柔幼“,被稱為“柔肉北海”,而産自太平洋海域的北海膠肉質相對較為粗糙,被稱為“粗肉北海”。

北海魚膠的特征如下:

1、北海魚膠的膠體頭部有兩隻“耳朵”,此特征與赤嘴鳘魚膠相同。

2、北海魚膠大多有“公母”之分。公肚有一對“法令線”,母肚沒有。北海金錢和陰陽肚這兩個品種均沒有法令線和“公母”之分。

3、北海魚膠沒有“出水孔”,赤嘴鳘魚膠有出水孔。

4、北海魚膠母肚最重不過一斤多,公肚最重隻有四五兩左右。

魚膠小課堂(第十二期)| 魚膠界的新晉“明星”——北海魚膠01主流北海魚膠02陰陽肚03北海金錢04雙背05須膠

北海魚膠母肚(左)公肚(右)

北海魚膠品種較多,常見的北海魚膠有如下幾種:

①蘇利南、委内瑞拉、蓋亞那北海魚膠:

産自南美洲的東北部,毗鄰大西洋的海域,屬“柔肉北海”,形體幹淨,膠質上乘,是北海魚膠中較好品種。

②巴西北海:

魚膠“耳朵”比蘇利南北海的“耳朵”略大,油脂相對蘇利南北海稍多。

③厄爾多瓜、秘魯等海域北海魚膠:

屬于太平洋海域,常被稱為“粗肉北海”,其膠質相對略粗糙。

④小北海:

一指前面品種中的小規格魚膠,二指産自加利福尼亞灣的魚膠,行内俗稱“三角”。小北海“三角”很小,一般不超過幾十克,有兩隻“耳朵”,形狀趨于三角型。

陰陽肚的兩隻“耳朵”較長,長度比例高于其他品種的北海魚膠,起點約在膠體的中上部,其他北海膠兩隻“耳朵”的起點一般在上部。陰陽肚的膠身還有兩條明顯又透明的紋路,從膠體尾部一直延伸至“耳朵”處。

北海金錢又叫大耳金錢、北海大耳片。北海金錢的“耳朵”位置與其他北海魚膠不同,長在整個魚膠頭部的最上面位置,無公肚母肚之分。

雙背為近年來開發的新品種,外觀與主流的北海魚膠有一定差别。雙背膠形短而圓,“耳朵”小,膠尾有一條“筋“伸展到膠頭以外,在頭部化為“耳朵”。

須膠有兩條長須,個體一般不大,雖來自南美海域,而市場一般不将須膠叫為北海魚膠。

總體而言,北海魚膠的稱謂很多,如柔肉北海、粗肉北海、厚肉北海、尖尾北海、無頭北海等等。這些跟漁民取鳔的手法、晾曬方式、油脂處理方法等有很大關系。選購魚膠時不必太在意這些稱謂,隻要魚膠看起來色澤自然呈現黃色或者蠟黃色、膠質通透、無異味即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