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對于生活在沿海的人來說,一年四季根據時令的不同可以吃到各種海鮮,對于遠離海洋的内陸人來說,在過去海鮮卻很難獲得,海鮮無疑是很稀罕的食物。以前雖然農村的生活清貧,但是不管是村邊的小河還是山上野味卻不少,農村河裡有各種各樣的野生小魚,這些野生魚雖然沒有海洋裡的魚長得大,可是肉質卻很鮮美。6種口感最好的魚,小時候河裡很多少人吃,如今你高攀不起。

過去農村河裡的野生小魚雖然很多,大人們卻少人去吃它,而這些野生魚對于喜歡上牆爬屋,掏鳥窩的農村娃來說卻是難得的美食,去河裡洗澡時候常順手摸一些小魚用柳條串起來,用柴火烤熟了吃,那時候食物少,這些又鮮又香的小魚就是很多農村人兒時的美味零食。現在很多人去城市工作落戶,這些小魚已成了農村人的鄉愁。
時鱗魚是一種生長在山區溪流裡的野生魚,生長緩慢三年的成魚也隻有5厘米大小,時鱗魚對水質和環境要求十分的苛刻,隻在海拔一千米以上的并且沒有受到污染的溪流裡才可以生存,而且喜歡安靜,稍有動靜就會遊的無影無蹤。時鱗魚肉質極其細嫩,如果把它放在太陽下暴曬,幾分鐘就化成一灘油。現在野生的時鱗魚很少見到,價格上千元一斤。
禾花魚看到名字就知道這是生活在南方水田裡的野生魚,禾花魚是團鯉魚的變種,外形酷似迷你鯉魚,禾花魚在稻田裡吃浮遊生物或小蟲子,特别喜歡吃落在水面上的稻花。禾花魚背部呈青綠色魚鳍顔色金黃,魚皮微透明,禾花魚肉質肥嫩,刺少肉多骨軟還沒有土腥味,古代曾是宮廷貢品。
這第三種魚是東北農村河裡的一種野生魚,這是一種冷水魚,河邊柳樹飄在水裡的柳樹根須是它的“窩”,俗稱柳根子魚。柳根子魚肉質細膩,味道鮮美不過卻對水質要求很高,捉柳根子魚不能用漁網而是用竹簍,找到柳根子的窩後将竹簍放在旁邊,然後在水裡走到将柳根子轟進去。
這種魚你認識嗎?别看這魚個頭不大卻是個厲害的角色,這種魚沒有魚鱗,胸鳍和背鳍上有三根毒刺,被它的刺紮到受傷位置會腫得像大饅頭,比被馬蜂蜇了還疼,是以叫它“水蜂子”。水蜂子生長在山澗水質清澈的溪流中,是以肉質極為鮮美,炖魚湯入口即化,被稱為是江鮮極品。
這第四種魚是什麼魚呢?這種野生魚個頭隻有3厘米長,外形和大小如同沙裡趴魚,與沙裡趴不同的是,這種魚的魚體上有黃綠的斑紋,學名黃黝魚,黃黝魚非常漂亮常有人當觀賞魚來飼養。在山東濟甯人們叫它黃魚子,黃黝魚内髒少肉嫩還沒有細刺,在當地人們将黃魚子油炸後燒成魚湯,調一點陳醋,味道極為鮮美。
最後這種野生魚就是石爬鮡(zhao),石爬鮡頭大身子小,腹部扁平,因為喜歡在石頭上爬來爬去是以被叫做石爬子。石爬鮡生長在山澗底質多石塊的溪流裡,因為肉質細膩鮮美營養價值高而被大量捕撈,現在數量越來越少價格也越來越高,賣到六七百元一斤。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這6種河魚,都吃過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