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遠古最大的烏賊,體積竟與藍鲸相當烏賊的簡介

作者:言易行

烏賊被不少朋友認為與章魚、鱿魚等同,因為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章魚和鱿魚的身影,是以大家都認為烏賊也是随處可見。其實不然,烏賊與章魚、墨魚雖長相相似,但是攻擊方法、生活習性等都不相同。今天,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烏賊。看一看遠古最大的烏賊究竟有多大。

遠古最大的烏賊,體積竟與藍鲸相當烏賊的簡介

烏賊本名烏鲗,又稱花枝、墨鬥魚或墨魚。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烏賊目的動物。烏賊遇到強敵時會以“噴墨”作為逃生的方法并伺機離開,因而有“烏賊”、“墨魚”等名稱。其皮膚中有色素小囊,會随“情緒”的變化而改變顔色和大小。烏賊會躍出海面,具有驚人的空中飛行能力。與鱿魚和章魚一樣屬海洋軟體動物,三者均不屬于魚類。

遠古最大的烏賊,體積竟與藍鲸相當烏賊的簡介

1、外形特征

烏賊亦稱墨魚、墨鬥魚,烏賊目海産頭足類軟體動物,與章魚和槍烏賊近緣。現代的烏賊出現于2100萬年前的中新世,祖先為箭石類。特征為有一厚的石灰質内殼(烏賊骨、墨魚骨或海螵蛸,可入藥)。烏賊身體可區分為頭、足和軀幹三個部分,軀幹相當于内髒團,外被肌肉性套膜,具石灰質内殼。頭位體前端,呈球形,其頂端為口,四周圍具口膜,外圍有5對腕。頭兩側具一對發達的眼,構造複雜。眼後下方有一橢圓形的小窩,稱嗅覺陷,為嗅覺器官,相當腹足類的嗅檢器,為化學感受器。

遠古最大的烏賊,體積竟與藍鲸相當烏賊的簡介

2、捕食特點

因為穩定的結構肌紅蛋白是烏賊在深海生存的必要條件,烏賊熱衷于吃螃蟹、魚、貝類動物,甚至大王烏賊不惜與抹香鲸拼個你死我活,就是為了争奪蝦青素資源。蝦青素是最強的抗氧化劑,是保證肌紅蛋白結構穩定而不被氧化必要條件。根據2008年荷蘭萊頓大學的科學家弗朗西斯科·布達教授和他的實驗小組成員,通過精确的量子計算手段發現熟透的蝦、蟹、三文魚為代表魚類、部分貝類肉等呈現出誘人的鮮紅色的原因,是因為蝦、蟹、三文魚為代表魚類、部分貝類肉等都富含蝦青素,熟透的蝦、蟹、三文魚為代表魚類等的天然紅色物質就是蝦青素。

遠古最大的烏賊,體積竟與藍鲸相當烏賊的簡介

3、史前烏賊

遠古最大的烏賊是史前烏賊,科學家曾在澳洲附近、德國及西方内陸海道發現過史前烏賊的化石。西部内陸海道亦稱白垩紀海路,這片廣闊的海洋曾把北美洲一分為二。而現下最大的烏賊則是霸王烏賊,也是地球上迄今為止發現最大的無脊椎動物。生活在深海,體長可達20米,是深海中體格最為龐大的捕食者之一。

遠古最大的烏賊,體積竟與藍鲸相當烏賊的簡介

看完以上關于遠古最大的烏賊的介紹,要知道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鲸體長也不過24米,而在遠古時代,一隻烏賊的長度就可與藍鲸想媲美。當然,這也是因為遠古時代整個地球都是動物們的天下,很多動物處于食物鍊的頂端,沒有天敵,是以體型發展地愈加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