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額新對蝦分布範圍很廣,中國、日本、南韓、東南亞各國以及印度洋和澳洲均有分布,我國則分布于浙江以南海區。
刀額新對蝦在我國南方沿海稱為沙蝦、泥蝦,在商業上則稱為“基圍蝦”。在分類上隸屬甲殼綱,十足目,對蝦科、新對蝦屬,是一種海水養殖新品種,具有食性廣,生長快、廣鹽性、耐低氧、抗不良環境能力強、殼薄體肥、肉質鮮美等特點,深受消費者歡迎。
刀額新對蝦養殖在我國有悠久曆史,福建龍海地區在百年前就有養殖習慣,但均在海水或低鹽度海水水域中養殖。1986-1987年無錫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将淡化後的刀額新對蝦放入純淡水中飼養,首次獲得成功。
一、刀額新對蝦淡水養殖技術
1.蝦苗淡化
刀額新對蝦淡化養殖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蝦苗的淡化。而淡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蝦苗從1.020比重依次按序遞降:1.020→1.015→1.010→1.007→1.005→1.003→1.001→1.003→1.001→1.0005→1.000,此過程鹽度梯度要小,鹽度梯度小蝦苗成活率高,反之鹽度梯度大蝦苗成活率低。淡化是個逐漸降低鹽度的過程,一般講時間越長成活率越高。曆時不能低于一周,最好在十天左右,蝦苗淡化過程中體長可從0.4cm增至0.7cm以上。具體方法是:開始一星期為蓄養階段,把自繁或引進之幼苗逐漸實作異地海水的過渡,在海水比重1.018-1.020的條件下蓄養一周以上,使部分末完成變态的幼體完成變态過程,蓄養期間要控制光照和密度,調節水溫在26-30℃,并保持連續不斷充氣。蓄養後每天加入淡水,每次進水量為總水量的10%左右,逐漸降低池水鹽度,直到水加滿時,則一邊進一邊出,使水質保持良好,防止浮頭。
2.強化培育
在蝦塘一角挖一小型暫養池,面積約占蝦塘面積的2-3%,池深0.8-1m,将所在蝦塘所需之蝦苗先經過密集強化培育約15-20d,待蝦苗體長普遍達1-15cm後溢水自然分散至全塘,通過這種方法,可大大增強蝦苗對蝦塘環境的适應能力。
3.蝦苗放養
刀額新對蝦适宜的溫度為19-32℃,長江中下遊地區5月下旬就可放養,也可以在4月下旬采用塑膠大棚暫養。這樣可延長生長時間,提高商品規格。
若所購蝦苗末經中間培育,規格隻有0.4-0.5cm,直接放入養蝦池,則需放8-10萬尾/0.067hm2,若蝦苗規格在1.5cm以上,放養密度為4.5萬尾/0.067hm2,具體放養密度還應根據蝦塘的條件和技術方面而定。
4.餌料和投喂
刀額新對蝦為雜食性動物,偏食動物性飼料。養殖前期(體長3cm以前)則主要靠天然餌料培養:蝦苗放養前5天左右,每0.067hm2施發醇腐熟糞肥200-250kg(豬糞和牛糞)和潑豆漿培育浮遊動物(輪蟲、枝角類和桡足類的幼體)為主,蝦苗下池一周後池中浮遊動物數量減少,不能滿足需求時,應适當投喂魚漿和對蝦前期料,3cm以後則以對蝦顆粒飼料為主(餌料粗蛋白質含量為38-40%)各類營養成分組成合理,通過試用,餌料回報效果好。
投喂方式沿四周投喂。白天投喂總量的1/3,晚上(傍晚)投喂2/3,投铒次數2次,生長旺期半夜可增投一次。日投喂量按當日估算蝦體總量而定,早期控制在6-8%,中後期控制在4-5%,個體越小,投喂量的百分比越高,反之,投喂量的百分比越低。标準以每次投喂後1小時内有2/3以上蝦體達到飽胃和半飽胃或在1.5-2小時内吃完為度。
5.管理
日常檢查
(1)每天巡塘時檢查吃食情況,觀察飼料台上的飼料是否吃完;或用密眼抄網檢查投飼處是否飼料剩餘。根據檢查情況調整投喂量。
(2)觀察蝦有否異常,有無缺氧浮頭情況,如發現浮頭應及時開啟增氧機。
(3)每隔半月左右要測定蝦的體長,并做好記錄,判定蝦的生長是否良好。
水質管理
水質管理的主要方法是施肥培養水質和注水換水以及機械增氧。施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追肥以化肥為主)要根據水質肥瘦适度進行調控,控制水色為黃綠色或茶褐色,透明度掌握在30-35cm,并定期進行水質分析。根據不完全統計,各蝦塘每0.067hm2施基肥(豬、牛糞)200-250kg,化肥(尿素和過磷酸鈣)5-10kg。平均每周注水一次,半月換水量約1/5,其換水量要求明顯低于其他蝦類。刀額新對蝦對蝦塘的底質要求高于其他蝦類,是以低質改良就顯得十分重要。不定期少量使用生石灰(10-15kg/0.067hm2)對改良水質和底質有一定效果的。
6.病害防治
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刀額新對蝦的罹病情形比其它淡水蝦類居多,治療愈後較差,是以要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更重要的是以預防為主。防治蝦病,主要用于強氯精全池潑灑消毒水體和餌料中添加藥物等方法進行預防,大部分蝦塘收到了良好的預防效果。
7.捕撈技術
捕獲刀額對蝦使用一般的捕蝦方法比如拉網、放水幹塘等很難奏效,我們根據其生活習性,在夜間蝦塘四周、四角定置節節網(地籠網(蝦易進難出)捕獲率較高,尤其在蝦塘的出水口緩緩放水設網捕捉(或在其它地方形成小水流)并在網具的上方作燈誘(光線不需太強),捕蝦十分容易、友善,且操作簡單,一般連續幾次(黃昏和清晨最多)即可基本全數網捕,我們采用這種方法,從9月上旬到10月中旬結束,以放養數計算,回捕率達到36%。
8.運輸
刀額新對蝦耐幹力很強,離水48小時仍能全部存活,60小時後陸續死亡。這種特點,有利于長途運輸和銷售活蝦。是以,我國養殖或捕撈的新對蝦多以活蝦出售,提高了該蝦的經濟價值。
二、刀額新對蝦淡水養殖發展前景
刀額新對蝦淡水養殖已經開創了可喜的局面,今後能否進一步發展,怎樣發展?關系到品種結構調整之大局。刀額新對蝦在淡水中能夠養殖,這在實踐中已經得到證明,盡管單産水準不高,塘與塘之間産量不平衡,規格差異也很大,但應看到,随着養殖技術的不斷提高,今天的局部高産高收入蝦塘就是明天實作全面高産穩産的前奏。以發展眼光來看,刀額新對蝦在今後一段時期裡會有一個較好的發展。我們将按照既定的穩步、協調、健康發展的方針,積極地、穩妥地、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和推廣刀額新對蝦淡水養殖,防止盲目地一窩蜂上,在發展中繼續探索總結、提高,取得成熟的經驗,并在日趨成熟中求得進一步的發展。應該看到刀額新對蝦是一種海水中型蝦類,産是不可能達到大型蝦類那樣高,加之目前苗種價格偏高,這對發展刀額新對蝦都是一種障礙,要建設一定規模企業化專業育苗場,提供足夠的苗種,促進刀額新對蝦淡水養殖的進一步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