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有6億年生存曆史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有6億年生存曆史

圖為富源桃花水母形态(示主輻觸手更長)。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提供

中新網昆明6月28日電 (胡遠航 杜潇潇)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證明:日前在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發現的不明水生物,經該所相關專家檢測鑒定,确認為瀕臨絕迹的“索氏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是世界一類瀕危的古老腔腸動物,至少有6億年的生存曆史,珍貴度可媲美大熊貓,有水中“活化石”之稱。目前,國内外學者對桃花水母的分類争議很大。世界上公認的桃花水母有效種為3種,即索氏桃花水母、伊氏桃花水母和中華桃花水母。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有6億年生存曆史

圖為富源桃花局部形态(示管狀平衡囊)。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提供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正進階工程師潘曉賦介紹,中國作為桃花水母分布最廣泛的國家,已在19個省、市、區發現過桃花水母。目前已報道過桃花水母屬的12種(亞種)桃花水母。但由于桃花水母分布廣泛,各地标本個體差異較大,以各地命名的一些标本可能會因采樣标本的局限、個體的收縮性、雌雄差異、性腺形狀顔色等,導緻鑒定上的不确定性。

此次在富源發現的桃花水母,主輻觸手較其他觸手長,平衡囊呈管狀,觸手上刺絲囊為乳突狀,并呈環形排列,這些形态特征與索氏桃花水母相符合。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有6億年生存曆史

圖為富源桃花水母刺絲囊形态及排列方式。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提供

同時,科研人員通過提取富源桃花水母的dna,并采用coi基因進行物種鑒定表明:其與索氏桃花水母相似度99.53%,确定為索氏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以每年6-10月的夏秋季節出現最多。10月底或11月初後,桃花水母群體數量将迅速下降,此後便銷聲匿迹。”潘曉賦稱,桃花水母在同一地點常年(或每年)出現的現象十分罕見。(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