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尼康微攝影大賽已經舉辦了近半個世紀,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個微攝影大賽。自1974年以來,該活動旨在突出科學家,研究人員和愛好者可以創造的圖像的藝術性。參賽者利用自己的技能和創造力,通過照片在顯微鏡下展示驚人的微觀世界。今年的比賽一如既往地令人興奮,最近公布的名單突出了藝術與科學之間的獨特平衡,從小醜魚胚胎發育的五個不同階段的特寫鏡頭到海馬神經元放電的驚人圖像。

尼康公共關系經理埃裡克·弗萊姆(Eric Flem)表示:"46年來,尼康微照片大賽的目标一直是與公衆視覺上分享結合藝術與科學的微觀圖像。随着成像技術和技術變得越來越先進,我們很自豪能夠展示将研究,創造力,成像技術和專業知識相結合的圖像,這些圖像可以促進科學發現。今年的獲獎者就是一個令人震驚的例子。"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攝影師Castellanova在Brandt Weinstein博士的實驗室中照顧斑馬魚

今年的獲獎者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攝影師丹尼爾·卡斯特拉諾瓦(Daniel Castranova),他的作品(下圖)通過轉盤共轭偶聯顯微鏡拍攝的350多張單獨圖像被堆疊和拼接在一起,展示了不同熒光顔色的年輕斑馬魚的骨骼,鱗片和淋巴系統。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攝影師卡斯特拉諾娃屢獲殊榮的"幼年斑馬魚的背景"

在勃蘭特·溫斯坦博士實驗室工作的丹尼爾·卡斯特拉諾娃(Daniel Castranova)在巴卡裡·薩馬薩(Bakary Samasa)的幫助下,拍攝了獲獎的年輕斑馬魚照片。這張照片中的骨頭和鱗片是淡藍色的,淋巴管是橙色的,使魚的解剖結構具有豐富而美麗的外觀。這張照片不僅美麗,而且具有開創性,因為它幫助團隊看到斑馬魚的頭骨上确實有淋巴管。科學家曾經認為它隻發生在哺乳動物身上。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攝影師卡斯特拉諾娃拍攝了成年斑馬魚的眼睛(左)和鱗片(右)

"這張照片很漂亮,但它也顯示了斑馬魚作為淋巴管發育模型的力量,直到現在我們認為這種與神經系統相關的淋巴系統隻發生在哺乳動物身上,"Castellanova說。通過研究它們,科學界可以加速一系列研究和臨床創新,從藥物試驗到癌症治療。這是因為魚比哺乳動物更容易飼養和成像。"

比賽收到了來自90個國家的2,000多份參賽作品。由《國家地理》雜志的圖檔編輯和NASA代表組成的評審團通過嚴格的審查,從送出給比賽的數千張圖檔中選出了最好的。最後,選出了比賽的前20名獲勝者。

以下是前20名獲獎者: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亞軍

攝影師:丹尼爾·諾普

作品:《小醜魚的胚胎發育》

放大:10倍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亞軍

攝影師:Igor Siwanowicz博士

作品:淡水蝸牛的舌頭

放大:40倍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第四名

攝影師:Vasileios Kokkoris博士,Franck Stefani博士和Nicolas Corradi博士

作品:土壤真菌的多核孢子和菌絲體(Pleft根真菌)

放大:63 倍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第5名

攝影師:艾哈邁德·福贊

作品:布甘·南丁格爾

放大:5 倍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第6名

攝影師:Robert Markus博士和Zsuzsa Markus

作品:《長階花和花粉》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第7名

攝影師:傑森·柯克

作品:細胞中的微管(橙色)和細胞核(青色)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第8名

攝影師:Allan Carrillo-Baltodano博士和David Salamanca博士

作品:變色龍胚胎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第九

攝影師:Jason Kirk 和 Quynh Nguyen

作品:河馬神經元(腦細胞)之間的連接配接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第10名

作品:《大水蚤》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第十一名

攝影師:Tagide deCarvalho博士

作品:《紅藻》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第十二名

攝影師:羅伯特·維爾塔勒

作品:人的頭發

放大:20倍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第十三名

攝影師:賈斯汀·佐爾

作品:含有谷氨酰胺和β-丙氨酸的晶體

放大:4 倍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第14名

攝影師:Kerem Bulur,10000

作品:《棕色長脖子卷葉像鼻蟲側視圖》

放大:3.7 倍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第15名

攝影師:Eduardo Zattara博士和Alexa Bely博士

作品:透明卡特彼勒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第16名

攝影師:亞曆山大·克萊普涅夫

作品:尼龍長筒襪

放大:9 倍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第17名

攝影師:安妮·阿爾加

作品:《蟒蛇昆蟲的腹側》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第18名

攝影師:克裡斯·佩拉尼

作品:阿特拉斯之翼

放大:10倍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第19名

攝影師:揚·米歇爾斯博士

作品:海洋矽藻細胞壁

放大:50 倍

藝術與科學如何融合?2020年尼康微照片大賽揭曉

第20名

攝影師:Dorit Hockman博士和Vanessa Chong-Morrison博士

作品:短尾果蝠鲼胚胎的骨架

放大:1 倍

下一屆比賽的送出将于2021年4月30日結束,如果您有興趣注冊或觀看更多獲獎作品,請通路尼康微照片大賽網站。

圖形從網絡內建,僅用于交換和學習,版權屬于原作者

編輯|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