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國足球有關的出圈事件,總是讓人出乎意料。今天被讨論上熱搜的關鍵詞是“李嗣镕”。
微網誌上“李嗣镕”、“李嗣镕太帥了”、“李嗣镕與海牙簽約”、“李嗣镕老爸顔值有多高”幾個話題閱讀量超過1.4億,讨論超過6萬條,連熱衷讨論娛樂八卦的豆瓣瓜組都在讨論他。“弟弟進國足踢得再差都不會罵你的”、“随時可以出道”,也有人留言說,競技體育還是要靠實力。
但除了“李嗣镕太帥了”,他和海牙簽約背後還有4件你未必知道的事。
一、為什麼他可以簽下職業合同?
首先,肯定不是因為他長得帥。
其次,他是一家歐洲頂級聯賽的職業俱樂部簽下了成年合同,是以也不可能是因為他是“關系戶”。即使我們所有人都知道,他的父親以前是國家隊的主力核心,唯一一個在亞洲杯決賽上進過球的中國球員。即使海牙俱樂部的股東是來自中國的體育公司合力萬盛。
通過以上兩點,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的常識判斷:簽下成年職業合同,一定因為他的球技得到了基本認可。當然,還有一點大家未必知道的,僅僅是踢得好還不夠。
家裡資金支援是一個重要前提。如今隻有17歲9個月的李嗣镕從2014年就開始在荷蘭踢球,他的母親和姐姐也常年在荷蘭“陪訓”,6年來一家人在學習、生活、訓練上的花銷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擔的。
“球二代”的背景是另一個重要原因。在參與海牙俱樂部日常事務管理後,合力萬盛ceo武雪松經常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我準備把孩子往職業球員方向發展,你看他之後有踢中超的潛質嗎?但這樣的問題從來沒有從李明嘴裡問出過,第一是因為李明作為職業球員,本身就可以得到更專業的判斷。另外作為前國腳,他深知職業球員本身就是一個萬裡挑一的過程,是以在對兒子的培養上,他更能放平心态。“越不患得患失,成功的機率就越大。”武雪松對懶熊體育表示。
“感謝父母這些年的培養,讓我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男人。”在接受一家華人媒體采訪時,剛剛成年的李嗣镕用了“男人”而不是“球員”來形容自己。由此可見,不論今後他是否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職業球員,至少在教育層面,李明已經取得階段性成功了。
二、借用歐洲模式培養中國球員,我們做過哪些努力?
可以說,從新中國足球隊成立以後,我們就一直在學習歐洲(也學過南美)的先進經驗。總結起來就是6個字:走出去,請進來。
一開始是學東歐。那個時候中國足球還沒有青年隊,就直接派成年國家隊去學習。著名的足球評論員李元魁指導就在上世紀50年代留洋過匈牙利。
後來發展到一定階段,有錢了,就派一幫選拔過後的小球員去學。于是就有了健力寶留洋巴西。盡管後來外界對于“健力寶模式”集中住宿、訓練、比賽頗有微詞,但那支球隊裡還是走出了李鐵、李金羽、李玮峰等國字号球員。
再到後來,我們更有錢了,就想着在健力寶基礎上更進一步。把小球員拉到歐洲,分散在各個球隊,讓他們“更适應當地的文化和足球風格”,于是就有了2013年前後“萬達模式”。後來有媒體專門做了一個圍繞那支球隊的足球真人秀《綠茵繼承者》,那片子裡擔任隊長的王世龍本賽季已經代表廣州恒大在中超、亞冠等出場比賽了。
不過以上所有模式都不能擺脫一個問題,我們的小球員到了國外,參加不了正式比賽。這裡需要解釋一下,在歐洲國家參加正規的青年隊比賽,基本都要求小球員本身移民或者監護人移民。其中,為了防止部分大俱樂部進行未成年人轉會操作,還會對移民的動機進行識别。
踢不上正規比賽,就等于花了大價錢沒達到效果。後來恒大又想了一個辦法,請進來——每年在他們自己的足校裡辦一個“恒大杯”,邀請全球各國的優秀青少年球隊來參賽。當然,這個方法屬于治标不治本,畢竟這樣的賽會制比賽每年隻有一次。
也有不少中國老闆想通過在海外買球隊的方式來打通留洋通道,不過這似乎和培養年輕球員不是一回事。因為18歲之前,是否獲得當地青訓體系球員身份是能否參加比賽的硬性名額。18歲以後再把孩子送到所謂“中資球隊”太晚了,或者,這根本不是青訓這一範疇解決的事。
三、這次的海牙模式能有不同嗎?
“我們的觀點很清楚,希望利用歐洲最好的青訓體系之一(荷甲),通過長期培養讓球員得到全面成長,達到更高水準,而不是‘出口轉内銷’。”接受懶熊體育采訪時,武雪松反複強調這個概念。
目前在海牙俱樂部一共有3名中國球員。剛剛簽下職業合同的李嗣镕2014年加盟,另一名球員馮子豪2019年加盟,俱樂部u11梯隊裡還有一名姓丁的小球員。
“如果我們要做出口轉内銷,這麼長的培養周期,是不是投資風險也太大了?”
武雪松口中的出口轉内銷,是指部分球員在成年後通過簽約歐洲俱樂部(通常是二級聯賽球隊),讓自己的履曆更好看,達到年薪和轉會費大幅提升的行為。随着中國足協近年來連續頒布轉會調節費政策和限薪政策,這門生意看起來已經沒那麼好做了。
在武雪松看來,李嗣镕和馮子豪之是以可以在海牙簽下成年職業合同,和他們自己家庭影響息息相關。“來得早,能踢上比賽是關鍵。”是以他也一直希望能打通這個通道。
據他透露,合力萬盛曾經和荷蘭政府議員、體育部長專門開會讨論過關于中國小球員在荷蘭參加正式比賽的問題。“我非常希望他們能給中國小球員一些優惠政策,大家也都知道,中國和荷蘭不光在足球,在經濟等領域都有密切友好的合作。”
這條政策目前并沒有完全走通,不過武雪松表示,海牙也在嘗試通過其他方式(例如公司合作、商業合作)解決中國小球員的比賽身份問題。
“我們在努力做這件事。當然,我覺得這本身是一個門檻很高的事,不太可能大批量複制。”
之前黑馬體育的《足球優少年》紀錄片曾講述過李嗣镕的故事。
四、中國球員在海外到底實力如何?
印象中,李嗣镕應該是第一個靠顔值登上熱搜的中國球員。甚至已經有球迷開始把他和南韓球星孫興慜進行對比。
然而現實是,除了武磊以外,我們已經很多年沒有在歐洲頂級聯賽看到過中國球員了。而孫興慜是在歐冠決賽代表英超球隊首發的國際球員。
那麼年輕一代中國球員呢?很遺憾,答案更殘酷。
某位1999年齡段的國青隊球員曾經這樣告訴懶熊記者,他和幾名隊友18歲到西班牙的時候,隻能踢第4級别(西丙)的比賽,第3級比賽(西乙b)“節奏太快,幾乎跟不上”。另一名足球經紀人的說法更加直接,“一些中超俱樂部不加外援,就是西乙b的水準。”
荷甲聯賽對于21歲以上非歐盟外援有一項特殊要求:最低薪水限制。是的,你沒有看錯,是最低限制而不是“工資帽”。武雪松告訴懶熊體育,這個數字是42.5萬歐元。這代表着隻有踢得足夠好,才有資格拿高薪、當大腿,否則荷蘭本地球員也不會買賬。
是以你看,留洋踢球從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球隊老闆還是中國人的時候。“而且李嗣镕作為從海牙青訓體系培養起來的球員,目前并不被視為非歐盟外援。他現在還拿着較低的學徒工資。”武雪松提到了“延時滿足”這個詞,他很欣賞願意在海外磨煉球技的中國年輕球員,包括曾經在海牙踢過球的張玉甯。
武雪松最後說道:“這次的出圈令人意外,也感謝大家對海牙和李嗣镕的關注。但我們希望大家更多關注中國足球,以及在青訓方面很多人做出的努力與探索。對于李嗣镕而言,這樣一個有夢想的年輕球員,這個階段對他專業方面的支援是一種愛護,其他方面的過度關注則可能對成長是一種幹擾。”
足球人們,盡管去享受李嗣镕帶來的這一次曝光就好。這是中國足球難得可以暴露在大衆眼光之下。不信你們可以去問問身邊的朋友,很多人也許通過今年的熱搜知道了李嗣镕,但可能他們之前連“全村的希望”武磊都不認識。
(懶熊體育作者付茸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