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什麼是dhtml?
javascript是在浏覽器中運作的,如果它僅限于加減乘除運算,而不能将運算結果
顯示在浏覽器當中,或者不能與使用者進行互動操作,那麼他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在程式中,建立的對象是用來描述現實世界的有行或無形的事物的。
javascript将浏覽器本身、網頁文檔、以及網頁文檔中的html元素等
都用相應的内置對象來表示,這些對象及對象之間的層次系統稱為
dom(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檔對象程式設計)。
使用者通過滑鼠或者按鍵在浏覽器視窗或者網頁元素上執行的操作,對dom
對象來說,就稱之為事件(event)。譬如,使用者用滑鼠單擊了網頁上的
某個按鈕,在這個按鈕上就發生了滑鼠單擊事件,按鈕就是“事件源”。
如果将一段程式代碼與某個事件源上發生的某種事件相關聯,當該事件源
上發生該事件時,浏覽器便會自動執行與之關聯的程式代碼,進而引發的
一連串程式動作,這個過程被稱之為事件驅動(event driver)。對事件
進行處理的程式或函數,被稱之為事件處理程式(event handler),完成
對事件進行相應的動作。
css(級聯樣式表)、腳本程式設計語言和dom的結合使用,能夠使html文檔與使用者
具有互動性和動态變換性,這三種技術的單一成為叫dhtml(dynamic html,
動态html)。
b.有關windows對象
1.window對象
window對象代表浏覽器的整個視窗,程式設計人員可以利用window對象控制浏覽器視窗
的各個方向,如改變狀态欄上的文字、彈出對話框、移動視窗的位置等。
對window對象的屬性和方法的引用,可以省略"window."這個字首,例如:
window.alert("你好")可以直接寫成alert("你好")。
2.window對象-方法
(a)alert()方法:彈出一個對話框,有參的話帶參。
(b)confirm()方法:顯示一個具有“ok”和“cancel”按鈕的對話框,
使用者根據按鈕選擇,進而有傳回值(true和false),程式設計人員可根據返
回的參數做相應的操作。
測試代碼:
(c)prompt方法:用于顯示一個使用者可以輸入資訊的對話框,
并傳回使用者輸入的内容。可以預設一個輸入值。
測試:
出現一個可以輸入東西的對話框,對話框裡預設是18.
當輸入25按确定時,傳回25。
(d)navigate方法:用于将目前視窗導航到新的url資源上。
(e)setinterval方法:設定浏覽器每隔多長時間來定期調
用裡面設定的代碼,設定時間以毫秒為機關。
(f)settimeout方法:設定浏覽器過多長時間以後,去執行
指定的代碼,設定時間以毫秒為機關。
(g)clearinterval方法:取消前面所調用的setinterval的
方法的設定效果,傳遞給clearinterval方法的參數,必須
是他要取消的setinterval的方法的傳回值。
(h)cleartimeout方法:取消前面所調用的settimeout的
方法的設定效果,傳遞給cleartimeout方法的參數,必須
是他要取消的settimeout的方法的傳回值。
(i)moveto方法:将浏覽器視窗移動到螢幕上的某個位置(左上角)
(j)resizeto:改變浏覽器視窗的大小
(k)open方法:用于打開一個新的視窗,必須給open一個url參數、
視窗的名稱以及一些視窗的特性,才能讓其跳轉。
(l)showmodaldialog方法:用于産生一個模态對話框視窗,對話框
視窗的特點是不能改變視窗的大小,沒有導覽列,菜單欄等圖形元素,
使用者必須關閉對模态話框之後才能回到網頁進行操作。
(m)showmodelessdialog:産生一個非模态對話視窗,使用者不需要
非得關閉視窗才能進行操作。
各種測試:
1.open測試:
information.html:
2.實作網頁逐漸增大的效果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blog.csdn.net/acmman/article/details/4392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