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狐娛樂專稿(姜佳敏/文)今年,電視劇《司藤》和《上古玦塵》的相繼播出,讓大衆又一次将目光聚焦在了配音演員季冠霖身上——她分别為這兩部劇中的女主司藤和上古配了音。《甄嬛傳》讓季冠霖一夜成名,對她的影響也一直持續至今,每次由她配音的戲一播出,大家都能認出她的聲音,同時發出各種熱議。
就比如說最近熱播的《上古玦塵》,有觀衆說季冠霖的聲音和飾演上古的周冬雨不貼。對此,季冠霖表示,在給上古配音時,她會盡量配得接地氣兒并且古靈精怪一些,但是配音演員配出來的狀态不能完全像另一個人,隻能去盡量抓那種感覺。同時,可能因為大家對于周冬雨和她本人的聲音都太過熟悉,才會有這樣的不适應感。
也有觀衆提出了困惑:為什麼不找其他的配音演員呢?為什麼演員就不能用原聲呢?對此,季冠霖回應道,其實配音演員是一個很被動的職業,“不是我去選擇我要配什麼,或者說我不配什麼,可能很多都是劇組來選擇你。”季冠霖透露,其實上古這個角色在确定由她來配音之前,有其他的配音演員去試過音,而最後的人選也是導演、制片人等主創共同決定的。
季冠霖同時透露,她為周冬雨配音時,周冬雨的語言習慣是語速快,是以有的時候一句話中有一兩個字不是很清晰,“不是她演得不好,演得很好,但是演員的語言習慣是這樣的。在配音的過程中,你既要抓住她當時說話的那種感覺,又要說的速度跟她一樣快,你又不能每一個字說得都特别清楚,同時又不能讓那幾個字依然和原聲一樣不清楚。是以這個難度是很大的。”
在季冠霖看來,配音的過程中,配音演員要顧及很多方面,也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但觀衆是不知道的,“大家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評判,第一直覺覺得這不是演員的聲音,就覺得有問題。是以,配音演員給真人演員配音,得到認可是很難的。”季冠霖很坦誠地說道。
季冠霖剛入行的時候,就有前輩跟她說,“配音是一個挺‘背鍋’的事兒”,“一部戲成功了,這個角色成功了,大家會說這個演員演得好。一旦受到質疑,就會覺得是配音的事。當然,配音演員也不是萬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限制區,衆多的工作不可能每個都是成功的,被所有人都認可和喜歡。”是以,季冠霖一早就明白了這樣的道理,她如今也要坦然地接受各種不同的聲音。
當然,季冠霖也明白,正是因為她憑借《甄嬛傳》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配音演員,才會有這麼多人去關注她,讨論她。她既要接受《甄嬛傳》為她帶來的認可,當然也要去接受另一個面的其他東西。
如今,季冠霖已經在慢慢減少為電視劇配音的工作,曾經她一年會配十幾部電視劇,但現在一年也就配三、四部電視劇。現在,她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無畫面領域上,比如廣播劇、有聲書、紀錄片等等。相比于配音演員,季冠霖更希望稱自己為“聲音演員”,她希望在更加沒有束縛的舞台上去自由地創作和表演,盡情展現聲音最大的魅力。
對話季冠霖
給周冬雨配音,有一場戲邊哭邊配
搜狐娛樂:今年你配的《司藤》和《千古玦塵》,其實大家都還覺得蠻出圈的。因為這兩個角色其實氣質和性格都很不一樣,是以你覺得你配的時候,在配音方面會不會有什麼細微的差别呢?
季冠霖:這兩個角色的性格還是有一定的差别。司藤相對來講,比較不食人間煙火,演員表演的感覺仙氣比較重,錄的時候會讓聲音飄着點兒,吊着點兒,感覺需要提起來多一點。相對于上古來說,她雖然是一個古裝、玄幻、仙界的故事。但是她這個人物一上來實際上是挺接地氣的那種感覺。雖說後期她會有一些變化,但是她初始的這種定位還是比較松弛的一種狀态。是以上古這個角色,我們創作之初,包括跟導演還有劇組,我們商量的也是讓她有點像鄰家女孩的感覺。她不完全是那種傻白甜的,還挺古靈精怪的。
搜狐娛樂:給司藤或者給上古配音的時候,有沒有讓你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場戲?
季冠霖:其實你在錄音的過程中,很多戲你都會非常喜歡,甚至你心裡會非常受觸動,不是一場戲、兩場戲。是以這種場景的戲有很多,一一列舉,現在真的是挺難列舉出來的。比如說上古有一場,她用劍去刺白玦。其實那場戲是白玦全都知道她,懂得她,但是白玦為了保護她,裝作把她忘了,然後要跟另外一個人成婚。上古出現了以後,她去質問白玦,最後還用劍刺了白玦。我覺得那場戲是很痛徹心扉的,不論是上古還是白玦,其實那場戲都是很糾結、很難受、很紮心的一場戲。包括有一段獨白,她都是一邊哭一邊說的,包括演員那場戲的表演很好。她的狀态是很真實的,她不會去拿着感覺,她的表演都是很放下來的。是以我們聲音演員看到那種戲的時候,也會被她真實的表演打動。
搜狐娛樂:是以你配這場戲的時候,是不是也是一邊哭一邊配的?
季冠霖:對,我是哭了。我經常容易被演員帶動。
搜狐娛樂:可能有一些網友會覺得,你配的周冬雨不太貼她的臉,這個你是怎麼看的?
季冠霖:錄周冬雨的時候,溝通的就是,不想讓她很甜美,讓她接點地氣一點,那種假小子、調皮一點的感覺。找我(配音),我就會在我的聲音的基礎上(做一些改變)。但是每個人出來的狀态都是不一樣的,别人可能不會出來的狀态會完全像我,我也不可能出來的狀态像别人。是以你就是在你自己聲音可以操作的基礎上,去抓住演員表演的每一場戲,她的那種語言的狀态。
還有一點跟當年我錄甄嬛是一個問題,就是周冬雨本人的聲音太被大家熟悉了。當年錄甄嬛的時候也是跟錄上古的時候一樣,演員的很多作品都是原聲。周冬雨同樣地,她的很多電影都是自己原聲。但是不同的是,錄甄嬛的時候大家還不太清楚有關配音的事情,到了錄上古的時候,大家對配音知道得更多了,對我的聲音也更熟悉了。但我依然會盡力認真地去做我應該做的工作,大家各有見解也都正常。
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甄嬛傳》已經熱播這麼多年了,到現在依然持續着它的熱度,确實是曉龍導演這部戲拍得太好了。是以我們所有參與這部戲的人,既享受了它帶來的榮譽和認可,同時就會要承擔另外一些随之而來東西。
演員用配音并不是台詞不好,導演需要為劇的整體考慮
搜狐娛樂:其實你也說了,大家對周冬雨的聲音很熟悉。觀衆可能也不太了解,為什麼不讓演員用自己的聲音呢?現在的國産劇,很多年輕演員都不愛用原聲。你對這個問題是怎麼看的呢?
季冠霖:我覺得演員們其實怎麼說呢,不是大家想的,一定是台詞怎麼怎麼樣,是以要用配音,可能有好多别的因素。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的,一個劇的制作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需要在聲音這個環節上有一個聲音演員去創作、去配音,這個原因其實是多方面的,并不是說演員台詞怎麼樣。
搜狐娛樂:比如說像現場不能錄同期聲,或者演員沒有檔期配音,是這樣嗎?
季冠霖:對,比如說同期的聲音收得非常(糟糕),沒法用,而且也修不出來。你要演員回來(配),演員比如說有的在拍戲、有的在外景、有的甚至在國外,有時間上的原因。劇組制作這一個戲,它的周期是很短的,要趕很多,比如說他有審批的過程,審查的時間是會固定的。在這個時間内,如果不把聲音全部制作完、音樂制作完,它是沒辦法去跟上這個審批的流程的。你前期聲音的錄制快慢,決定着後面你的混錄,包括所有的動效時間。因為你聲音台詞錄不完,你後面的那些流程是進行不了的。是以他必須要在很短的時間内或者是有限的時間内,把台詞方面、語言方面做完,後面才能夠順利地進入音樂、動效的過程。
搜狐娛樂:其實《司藤》那部劇,景甜說她自己也配了一版音,但是導演還是用了你的聲音。還有《宸汐緣》裡,倪妮也說過希望用自己的聲音。觀衆可能不明白,為什麼有時候導演總會覺得配音比原聲要好呢?
季冠霖:這個可能就是劇組有自己的考慮,導演有自己的考慮。導演要考慮整個劇的所有角色,整個戲的流暢度,節奏,整體的感覺,聲音出來的統一性,他是去考慮一個整體。
我和邊江張傑也經常去試音,也有些戲試不上
搜狐娛樂:《司藤》和《上古玦塵》播出以後,觀衆一聽到你的聲音就知道是甄嬛或者說是白淺,因為你火了以後,大家很容易認出來你的聲音,你覺得這對你算是有一種困擾嗎?
季冠霖:其實在甄嬛之前我錄了更多的角色,在甄嬛之前我已經進入配音這個行業13年了。在這13年裡,我錄過的角色和劇,遠遠超過甄嬛之後的劇和角色的數量,但在那之前幾乎沒有人說過聽得出季冠霖的聲音。因為那個時候知道配音演員的人很少,甚至知道有配音這個行業的人都很少。我覺得那是一個節點,每一件事正負兩方面它可能都是并存的。大家通過甄嬛認識了我,同時一定會有另一個方面,二者并行而來。
我可能不會想太多,當你去錄一個角色的時候,你想的是我得像哪個或者不能像哪個的時候,其實你就已經出現雜念了,雜念太多的時候,是很難去錄好一個角色的。
我也曾經看到過網上對聲音演員的一些要求或者是想法,其實很難說從我的角度,去滿足每一個人的想法。當然我會尊重大家的想法,然後盡量找到一個合适的方向努力。但是我不會用别人定的一個标準,去成為我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和目标,是以還是要拉回來,回到我們自己工作的核心标準。
搜狐娛樂:《千古玦塵》播出以後,有一些網友就會調侃道,感覺近幾年的仙俠劇的配音可能都被你、邊江和張傑承包了,可能會有審美疲勞。大家也會有疑問,為什麼這些熱播的劇都會用你們這些配音演員?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
季冠霖:可能很多小夥伴還不太了解配音工作的一個狀态,尤其是給真人去配音。其實對于配音演員來講這是個有點被動的事情。因為首先不是我去選擇要配什麼,或者不配什麼,可能很多都是劇組來選擇你。并不是說我們去錄這樣一個角色,一上來别人就确定你了,實際上是很多人去試音的基礎之上,最後是劇組去确定這個聲音。導演都是從這個劇的角度和角色的性格,以及演員的狀态去考慮這個聲音的,他選一個人一定是覺得這個人可以勝任這個角色。實際上我們(包括邊江、張傑)也是經常去試音,也有些角色是試不上的。隻不過因為我們這幾個人,可能大家都認識,對我們的聲音都太熟了。是以即使我一年隻試上兩個角色,而另外一個演員錄了十個戲,大家可能也會一下子關注到我這兩個角色的聲音。
搜狐娛樂:比如說像上古這個角色,你清不清楚當時試了幾個配音演員呢?
季冠霖:前期的情況不太清楚,但知道那個戲好像前面确定過(配音)了的,可能因為一些原因吧。後來我也去試了,不是說一上來就去錄了,要先去試音。要給劇組去确定。所有電視劇的音,實際上都是劇組導演去确定的。
搜狐娛樂:那導演有沒有跟你提為什麼找你來配上古這個角色?
季冠霖:一般我們在現場會探讨關于角色怎麼去創作,需要我用哪種狀态,或者是我們在錄制的過程中會去調整。劇組無論是導演、還是制片、還是投資方,現場他們會跟你溝通,說我們想讓這聲音再怎麼一點,然後哪句話再怎麼一點,我們主要會做這種溝通。至于這個戲的前期的事情,組裡不說的話,一般也不會問。
聲音演員創作過程中的很多艱難之處,觀衆很難知道
搜狐娛樂:之前看你的采訪,你有說,有一些演員的台詞是值得去學習的,比如說白百何。那近一兩年來你會發現新的台詞比較好的一些演員嗎?
季冠霖:我自己其實是挺喜歡白百何,還有比如說像小宋佳,她們台詞都是挺好,包括倪妮,我覺得倪妮也不錯。
搜狐娛樂:你配的時候會不會覺得,其實她們(周冬雨和倪妮)原聲也挺好的,幹嘛非得要我來配呢?
季冠霖:周冬雨她很多詞說得特别快,比如說一句話,有那麼一兩個字是特别快得說過去,不是很清晰的,不是她演得不好,演得很好,但是她的語言習慣是這樣的。你給這種語言習慣的演員去配音的時候,你就面臨一個什麼挑戰?就是你既要抓住她當時說話的那種感覺,又要說的速度跟她一樣快,又要跟她放松的那種感覺很像,你又不能太咬文嚼字了,不能每一個字說得都特别清楚,同時又不能像她一樣,把那幾個字說得那麼不清楚。是以這個難度是很大的。
觀衆看的時候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評判,他第一直覺覺得這不是演員的聲音,就覺得有問題的。但實際上在聲音演員創作的過程中,很多艱難之處,大家可能很難知道。
這就是我們要去做的工作。尤其是真人演員的配音,得到認可是很難的。當然配音演員并不是萬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限制區,不可能每一部都是成功的,被大家認可和喜歡的作品。
我剛進配音圈的時候,就有很多前輩跟我們說,配音是個挺“背鍋”的事兒。一部戲成功了,這個角色成功了,大家會說這個演員演得好。一旦受到質疑,就會覺得是配音的事。當然,配音演員也不是萬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限制區,衆多的工作不可能每個都是成功的,被所有人都認可和喜歡。是以你想從20年前,我的前輩們就都已經有了這個經驗了,直到今天,大家就接納這件事了。
搜狐娛樂:你自己會不會也希望,盡量減少電視劇的配音,希望往其他的領域上面發展?
季冠霖:已經減少了,不需要你自己希望,因為它(電視劇)整個量就是少了。現在大女主需要全配的戲就沒有那麼多。再說北京有這麼多聲音演員,還有上海,不可能都是你。我的工作量,可能一年也就3部、4部,最多5部了,也是這樣的。
隻不過遇上的事情,我覺得比較神奇。可能一年或者是兩年我錄制的戲總會在同一時間播出,就這一個月或者兩個月同時播,然後大家就會覺得怎麼都是你的聲音。
搜狐娛樂:這算是成名的煩惱嗎?
季冠霖:其實我并沒有那麼大的知名度,也就談不上多大的煩惱。圈裡大家也接受這件事了,就是這樣的,也不用再去做過多的(解釋)。就是你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你是做這個職業的,有找到你的活,不論是廣播劇,還是電視劇、電影,還是卡通片,還是有聲書,還是紀錄片。隻要是在你這個工作範疇之内的,你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用心地把你當下的這份工作、這個角色和這個聲音完成好,自己無愧于心,還能符合和滿足甲方的需求就ok了,這就是我們現在能做的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