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演員請就位》唐一菲:息影十年不是借口,沒有付出怎能演得好01.02.

作者:情感兩性學

文|張平

插圖|來自網絡

《演員請就位》唐一菲:息影十年不是借口,沒有付出怎能演得好01.02.

什麼樣的表演是感動人的?

我認為最起碼應該是有真情流露,富有邏輯性,作品有連貫性,有共情力。

看《演員請就位》,唐一菲飾演的顧佳,真的把我尬到了。李成儒老師評價她“情緒有遞增”,沒錯,她是有情緒,但情緒來的快去的快,有些太過于不真實。

一個在婚姻中十年,并且一直認為自己很幸福的女人,在得知丈夫背叛自己時,她的一些表情和情緒真的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那是種沒法了解的無力感。

說實話,童謠版的顧佳是非常完美的一個女性,她的情緒把握的很好,她在表演中是張弛有度的,但是在唐一菲演繹後,卻變成了一個可怕同時又有點神經質的女人。

唐一菲的解釋是:我不相信顧佳就沒有崩潰的時候。

顧佳當然有崩潰的時候,但是她即便是崩潰,也不會瘋瘋癫癫,就是因為她冷靜慣了,是以她在情緒的處理上是非常隐忍非常壓制的,這一點唐一菲完全沒有領會。

《演員請就位》唐一菲:息影十年不是借口,沒有付出怎能演得好01.02.

我們來看看劇情:因為丈夫婚内背叛,完美妻子顧佳崩潰,她和丈夫提出離婚時。但是此時,她的内心依舊是很不舍的,她想要再給他一次機會,是以她的情緒是很複雜的。

一邊,她控制着自己的憤怒,而另一邊,她又要盡量保持自己的得體,如果不是有童謠版的先入為主,我想怕是很難在唐一菲的表演中有代入感。

但恰恰也是因為有了先入為主,是以也會自覺比較起唐一菲的表演。說實話,唐一菲完全就是為演而演,而同時她也不是為了觀衆演,而是為了她自己。

就像她自作主張加了浴缸的戲,陳凱歌導演問她,你為什麼要加這個戲,你的目的是什麼?你是否想過觀衆在看這段戲時會有不适感?

唐一菲坦然表示:對不起我沒有考慮過觀衆,我想的隻是我自己。

一個隻為自己而演的人,或許能夠在她演繹的角色中感受到盡興,但實際上這樣是沒辦法感動人的,也不能稱之為“好的演繹”。

《演員請就位》唐一菲:息影十年不是借口,沒有付出怎能演得好01.02.

不僅僅是在表演的舞台上,即便人生舞台上也是一樣,一個太為自己的人,是幼稚的,而這種人也是不會讓别人認可并且尊重你的,隻有當你學會為别人考慮,才是成熟的開始。

唐一菲自爆自己十年沒有演戲,而這十年中,她的身份是“全職主婦”,她之是以來到《演員》這個舞台,就是想看看自己還有“幾斤幾兩”。

但是不好意思,看到唐小姐的表演後,我認為她真的有些過于高估了自己。

有些人來到這裡,是真的想證明自己,但是唐一菲卻讓我看到,她并不是來證明自己,反而是來毀自己的。

對于表演,她沒有最起碼的敬畏心,她想改劇本就改劇本,完全不會考慮這樣改是否合理,觀衆是否會喜歡。

她沉浸在自我陶醉的假想中,誤以為自己這麼是沒有毛病的。但其實她做的好不好,觀衆的眼睛是最清楚的。

從網絡上一緻的罵聲來看,唐一菲這次是真的“滑鐵盧”了,連帶着把她前十年的“功績”都毀了。

看到這裡,我隻想說,您就好好回去當家庭主婦吧,别再出來演戲了,真的一點都感動不到我。

《演員請就位》唐一菲:息影十年不是借口,沒有付出怎能演得好01.02.

人這一生,懂得為自己活是好的,但不能任何時候都隻為自己,适當時候還是要顧及自己愛的人的感受,否則就成了自私,自私的人是不會得到愛的,因為不配。

就比如說,當你處在家庭關系中,你可以打扮自己,讓自己看起來美麗動人,但你不能僅僅隻是懂得照顧自己,而不去關心别人。

無論和伴侶和孩子還是和父母之間,都是需要我們付出時間、經曆的,你得學會去關心,去了解對方的需求,家庭是一個整體,當你準備好走進婚姻,依舊意味着你準備好了承擔。

工作中也是這樣,好的工作需要團體協作,單槍匹馬是不可能成大事的,是以想要做好一份工作,你必須學會利用團體關系,如果想要很好運用這個關系,你首先的知道同僚們的想法,你們彼此擅長什麼,這樣才能更好合作。

在《演員》這個舞台上,有許許多多優秀的演員,其實每一個都是值得尊敬并且值得學習的,是以任何時候都不要去小看你的對手,你得學會去發掘他的魅力,并且最終讓他的魅力幫助到你。

《演員請就位》唐一菲:息影十年不是借口,沒有付出怎能演得好01.02.

想要經營好一段關系,其實做到兩個點就可以了:學會分享和認可。

認可是信任的基礎,隻有當你認可一個人的時候,你才會信任他,你才會确信他說的是對的,進而你才會主觀去遵守,而不是去排斥。

而分享則是接納,當你在分享的同時,也是接納了對方,因為隻有當你在和自己接納的人相處時, 你才會願意去分享,你會把自己的情緒、思想分享給對方,而同時你也會在對方的互動中,得到回饋。

任何時候,都不要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島。

《演員請就位》唐一菲:息影十年不是借口,沒有付出怎能演得好01.02.

人這一生,無非就是追求幾樣東西:名和利。而所有的名和利背後,也逃不開兩點:快樂和滿足。

在得到之前,你得先想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你能不能為了這些得到去努力,去堅持,如果你真正懂自己,你反而會為了它去進步,而不是遇到問題逃避,學着給自己找借口。

息影10年從來不是失敗的借口,真正的強者在歸來時依舊能夠讓人看到她的實力,這就是努力和不努力的差別。

--end--

作者簡介:張平,心理咨詢師,婚姻家庭咨詢師,知名情感自媒體。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