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陽光普照》:願生活普通且快樂

作者:終南影話

《陽光普照》是鐘孟宏導演執導的一部關于家庭、犯罪的影片,該片在第5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上獲得了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等五項大獎,同時還有6項提名。

《陽光普照》:願生活普通且快樂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家四口,但是因為家庭成員之間缺少溝通的悲劇:阿文和琴姐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阿豪品學兼優,陽光帥氣,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卻因為父母的期望過于沉重,壓得他沒有喘氣的時間,奪走了他想“偷懶”的陰影,最終從陽台一躍而下,告别了這個充滿陽光的世界。

《陽光普照》:願生活普通且快樂

小兒子阿和年少叛逆,小小年紀就成了古惑仔,和好兄弟菜頭因為砍掉别人的手臂而進了少管所,被砍傷者的家人找菜頭家要賠償無果,便來阿文家索要巨額賠償,此外,出了少管所的阿和卻被懷恨在心的菜頭處處找麻煩,在一個漆黑的雨夜裡,父親阿文開車撞倒了菜頭,阿文用這種極端的愛,保護了小兒子阿和。

《陽光普照》:願生活普通且快樂

抛開影片的藝術成就不說,在《陽光普照》中,影片中母親琴姐和弟弟阿和,父親阿文和哥哥阿豪形成了兩個父母教育子女的群體象征性:母親琴姐對于阿和一味包容,阿和闖了禍,琴姐想的是如何幫他擺脫刑罰。

阿和受刑期間,他15歲的女朋友小玉懷了孕,要把孩子生下來,琴姐也二話不說承擔起了照顧小玉的責任。琴姐代表一類父母,他們對于孩子所有的行為都無條件負責,卻沒有能力幫助孩子改正錯誤,隻能不斷為孩子背鍋。

《陽光普照》:願生活普通且快樂

影片中父親的身份是一名駕校教練,一出場就在教練場裡,盡職盡責的教授學員把握時間,掌握方向。通過細節鏡頭的特寫,馬路上的雙黃線,以及學員手中不斷調整的方向盤,嘴裡念念有詞的各種考試指令,甚至教練場上鮮紅大字,這一切都在不斷強化兩個詞,時間和方向。這也成為父親所信奉的至理名言。

《陽光普照》:願生活普通且快樂

于是在父親看來他對的方向就是資優生哥哥阿豪,錯誤的是弟弟阿和。甚至在别人問起的時候,他隻說有一個兒子。如果事情發展真的有如駕照考試那麼容易就好了,預設的方向,預定的時間,就能達到目标。可是人生最大的變數就是不确定性。沒有人會知道接下來的事情。

《陽光普照》:願生活普通且快樂

好學生阿豪平靜而安詳的選擇了另外的方向,不是父親期望的那樣,将來讀醫學系,也不再是那個别人家的孩子。阿豪的離開其實又在情理之中,一間空蕩蕩的教室,衆人皆睡我獨醒,國文課上反問老師,你相信嗎?司馬光的缸裡那個陰暗角落裡的自己。教室裡到處貼的夢想的智語,都顯示他和這一切格格不入。

《陽光普照》:願生活普通且快樂

阿豪作為一個特定的好孩子群體,從小到大沒有人真正了解他的需求,隻給設定了一條看似方向正确的光明大道,而且潛移默化的不能犯錯。

他說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太陽,陽光普照,萬物生長,每個人都能找到陰涼的地方躲避,他卻無處可逃,因為他是資優生,隻能暴露在陽光下,蒸發掉最後一點點的力氣,最後縱身一躍。在父親的夢中,他從容自若的走向了和父親完全相反的另外一個方向。

《陽光普照》:願生活普通且快樂

他的選擇是和父親強烈沖突的,從這裡可以感覺到父親信念的第一次坍塌。一疊疊的印着把握時間,掌握方向的紅色筆記本就是最大的沖突點。

作為一直踐行正确方向的父親,忘記了這個世界上時間也和太陽一樣公平。到後來他自己也走了不同的方向,這個閱曆最廣,經曆最多的父親,俗世中正三觀的代表者,為了小兒子的安全,而毫無理智的去殺人。完全背離了自己當初信奉的箴言。

《陽光普照》:願生活普通且快樂

影片中兩個最能把握時間,掌握方向的人卻相繼打破這一“真理”,走向兩個極端,是導演對所謂“真理”的極大諷刺。當現實生活中最尖銳的沖突暴露出來,才能引起人們的痛覺,思考。

相反的電影中其他一些不信這個教條主義的人卻能大膽的選擇,無懼時間,無畏方向。弟弟阿和從始至終都在走自己選擇的路,不管是在校園中打拳打人,還是後來和小玉結婚,以至于出獄後拼命打工賺錢。他是幸運的,他也是自由的。

《陽光普照》:願生活普通且快樂

雖然影片的名字是《陽光普照》,但是在這部影片中,依然讓人看不到希望。阿和已經身為人父,父親用殺人的代價,才讓他擺脫了菜頭的糾纏,生活有機會走上正軌。這個時候的阿和,還是一個把撬開别人自行車借來用用當做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作為母親的琴姐,依然沒有對這種行為表示任何反對。

《陽光普照》:願生活普通且快樂

“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是太陽,不論次元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暗的時間都各占一半。”影片處處透露着一股絕望的氣息,其實白天和黑夜也不盡然全是一半一半,但就像《歲月神偷》中所說,人生總是“一步難,一步佳”,隻要把握住手中的方向盤,就能掌控住人生的方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