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作者:松果生活

從去年9月份開始,《殺人回憶》原型,南韓“華城連環殺人案”告破的消息陸續傳開。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李春宰高中照片(左一)和模拟畫像(左二)

今年7月2日,據韓聯社報道,南韓警方公布調查結果,兇手李春宰作案23起,殺害14名女性,實施強奸、搶劫9名女性。但是,因為距離首起案件已過34年,李春宰的罪行已過追溯時效。(目前李春宰因奸殺妻妹罪獲終生監禁,但是20年後,77歲的他仍可獲得假釋。)

華城連環殺人被稱為南韓三大懸案,兇手殘暴且娴熟的作案手法,警方遲遲未能破案,加之當時閉塞落後的社會環境導緻輿論不斷發酵,緻使這場連環殺人案成為20世紀80年代的南韓人共同的血色恐怖記憶。

華城血色恐怖

20世紀80年代,南韓局勢混亂,全國上下處于緊急戒嚴狀态,各地漸次實施宵禁管制,軍事獨裁和暴力執政下,人人壓抑自危。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命案發生地現場圖 圖 | 韓聯社

華城位于南韓首爾西南方約80公裡的地方,是一個人口23萬總面積688平方公裡的小城。80年代的華城,到處都是田埂和荒地,稀少的人煙和冷漠的人情,為各類犯罪事件制造了沃土。

1986年9月15日,南韓華城郡田野裡發現了一具女屍,死者是一名71歲的女性,發現時下半身赤裸,四肢以“x”狀捆綁,死因是勒死。

自此往後5年,一直到1991年,華城郡陸續發生女性遇害案,受害者幾乎都被捆綁四肢遭遇性侵後勒死。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唯一幸存者的講述

在這十起連環殺人案中,僅一名女性在兇手尋财期間逃生。

後期三起案件中,兇手把各種異物塞入受害者下體,桃子、原子筆、叉子、湯匙和襪子……兇手的作案手法越發殘暴嚣張。

在此之前,南韓從未發生如此惡劣的連環殺人事件,是以案件一經曝光,轟動全國。在暴力、閉塞的社會環境下,各種關于華城惡魔的傳說甚嚣塵上,成為籠罩在每一個南韓人心中的噩夢。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華城連環殺人案現場 圖 | 韓聯社

為了偵破案件,南韓官方動員了205萬人次的警察和軍人,調查了21280個嫌犯,鑒定570組的dna、180根毛發、40116枚指紋,但還是一無所獲。

根據南韓的法律,2005年之前發生的案件的公訴期是15年,是以一直到2006年,10起案件中最後一起的15年刑事追訴期正式結束,這意味着今後就算找到兇手,也不能在法律上對之進行任何起訴。

原本以為這宗惡性事件會成為曆史懸案被人們逐漸遺忘,誰成想2019年9月,南韓警方突然宣布案情有了重大突破。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李春宰 圖 | 《東亞日報》

南韓國家科學搜查研究院一個月前從犯罪資料庫中,比對出一名56歲的男子李春宰,證明其與當年連環殺人案當中第五、七和九宗案件兇手的dna一緻。

真相逐漸浮出水面,雖然法律追訴期已過,但警方仍舊組織了57人獨立調查組重新啟動調查。

據報道稱,案件重新開機調查期間,警方前後共對李春宰進行9次面對面審問,9名資深心理分析師參與調查,逐漸攻破罪犯的心理防線,同時對目擊司機進行催眠驗證,成為最後李春宰認罪的重要原因。

《殺人回憶》與

「華城連環殺人案」

以這宗案件為原型,奉俊昊拍攝了南韓影史舉足輕重的電影《殺人回憶》。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電影的開頭,樸警官在田間的下水道裡發現一具女屍以及散落在一旁的内衣。這是一起典型的奸殺案件,但是在排查了數名嫌疑人之後,警方依然毫無頭緒。

沒過多久,第二起奸殺案件發生,手法與第一起極度相似。可唯一的腳印證據,卻被拖拉機無情碾壓而過。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案件接連發生,每到雨夜,小鎮裡就緊閉門窗,沒有女孩再敢穿着紅色襯衣出門。兇手,就這麼潛藏在所有人都看不見的地方。

此時的兇手更加猖狂,根本不把奸殺當回事,繼續作案,手法愈發殘暴。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不久,案件似乎有了新的進展,線索統統指向了一位小鎮青年。

就在大家以為案件已經成功告破的關鍵時刻,dna化驗結果顯示,嫌疑人并非警察抓捕的對象。(現實案件中,當年被調查的嫌疑犯中包含了現今确認的兇手李春宰,但是因為血型和當時證據不符合,後續推測可能血液樣本有互動污染,加之李當時沒有任何不良背景是以錯放。)

案件,再一次陷入無盡的迷霧之中。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在電影裡,我們看到的是落後的偵查手段,既沒有監控錄像,dna需要到美國送檢,甚至連犯罪現場都可能被輕易損壞。

雖然動用了大量的警力,但大家完全像是無頭蒼蠅,隻要抓到“看上去像”的可疑人員,就是一頓嚴刑拷打。

這種粗暴原始的刑偵方式,是當時南韓動蕩社會的縮影。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彼時,南韓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民主化運動和抗議也在悄然發生,人們的日常充斥着總統大選的廣播播報和防空警報。

那時的南韓,看上去是發展的高速期,但對于群眾來說,卻經曆着時代的陣痛。

就像電影裡從來沒有露出真實面目的兇手一樣,時代無形的大手也扼住群眾的咽喉。

奉俊昊在采訪中說,那時的國家都把精力放在了外部活動上,無暇顧及民生治安。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影片裡的一幕,警官請求上級派發更多警力,遏制兇手再次犯案,但上級隻給了一句冰冷的回複:警力都調派到市裡鎮壓學生運動。

這就是當時南韓社會背景的症結所在。

于是,我們看到的最後一個受害者是一位正值青春的高中女生,她的死狀殘忍,未能瞑目。一個花季生命的隕落,就像動蕩時代的渺小塵土,輕輕一彈,就消失在世間。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這并非隻是一個簡單懸疑電影,關于時代動蕩的細節,始終在電影裡存在着。

樸警官來自鄉下,野蠻生長,辦案粗暴,比起證據,他更相信直覺。蘇警官是漢城歸來的大學生、會說英文、講求邏輯,重視證據。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兩人一起喝酒的段落裡,樸警官曾對蘇警官說說“你這麼聰明的人,應該去美國,去fbi,來這裡幹嘛?”

一句話,道出南韓社會背後的問題,人才外流、秩序混亂,尤其是小鎮,更像是“法外之地”。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這種貫穿始終的無序感,不僅是這部電影的基調,也是當時南韓社會的基調。

頻繁的防空演習、無止盡的反抗遊行、電台裡哀怨的歌聲……時代的符号似乎都在訴說着捉拿兇手的無力感,所有人都在承受着時代轉型帶來的不安。

故事的後來,兇手依然是個謎團,樸警官辭了職,當起了生意人,養育家庭,不再與這起駭人聽聞的案件發生關聯。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十多年後,他再回鄉野,此時的田間麥浪依舊,甯靜祥和。

動蕩不安褪去之後的南韓,迎來了更光明的未來,那些雨夜的恐懼深埋過去,好像未曾發生。

當這震驚南韓的案件被偵破後,兇手照片公之于衆,正如影片中小女孩所言:“他就是一個普通人”。

面對最終的結局,奉俊昊說:“得知新聞後,我内心很複雜。這些發生在南韓的連環殺人案件非常殘忍,對我們整個社會都造成了巨大的創傷。”這種創傷不隻發生在受害者本身,更是整個社會都在陰霾裡經曆了一次紊亂的時代。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殺人回憶》的英文譯名是《memories of murder》,在缺少主語的背後,這段記憶不隻是屬于兇手、警官、受害者,而是屬于每一個親曆時代的人們。

“華城連環殺人案”是一代南韓人的恐怖回憶。負責這宗案件的警察何升均曾發表《寫給殺人犯的一封信》:

……

你(兇手)知道嗎,我依然住在華城,我打算搜捕你,直至我離任的那一天。即使我不在了,我的後輩們也必定會把你逮捕歸案。我們一直都在進步。請務必不要比我先死。我們必定會見面的,對吧。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資料參考:華城連環殺人案 維基百科 “世面”新聞

編輯 ✎ 松果編輯部

圖檔✎ 網際網路

殺人回憶:南韓第一恐怖懸案告終

商業合作/投稿發送郵件

[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