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州美食,你不得不知的一些事

蘇州美食,你不得不知的一些事

蘇州小吃:

是中國四大小吃(南京、蘇州、上海、長沙)之一。蘇州小吃曆史悠久亦聞名天下,蜜汁豆腐幹,松子糖,玫瑰瓜子,蝦子醬油,棗泥麻餅,豬油年糕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美食,不可不嘗。 著名的蘇式招牌菜有:松鼠桂魚、清湯魚翅、響油鳝糊、西瓜雞、母油整雞、太湖莼菜湯、翡翠蝦鬥、荷花集錦炖等。 “松鶴樓”是老字号的蘇式餐館;“老蘇州茶酒樓”以傳統蘇幫菜而聞名;“朱鴻興面館”和“綠揚馄饨”等物美價廉,比較适合大衆消費。

小吃品種:

油氽緊酵,半緊酵小籠,半緊酵蟹粉小籠,小籠饅頭,绉紗湯包,蟹粉湯包,香菇青菜素包,鮮肉大包,鮮肉中包,豆沙饅頭,開花饅頭,荷花饅頭,壽桃包,秋葉包,佛手包,荠菜豬油包,玫瑰豬油包,刺猥包,芝麻豬油包,幹菜包,蘇式湯包,拖爐餅,鮮肉燒賣,三鮮燒賣,素菜燒賣,鳳尾燒賣,蟹粉燒賣,蝦仁燒賣,金魚燒賣,鮮肉蒸餃,四喜蒸餃,青菜餃,蝴蝶餃,孔雀餃,雞冠三角餃,知了餃,沈永興饅頭,桂花糖油山芋,桂花糖芋艿,焐酥豆糖粥,桂花雞頭肉,八寶雞頭肉,桂花焐熟藕,鮮肉棕,灰湯棕,白沙棕,綠豆棕,豬油夾沙棕,三角棕,小腳棕,筆棕·····

紅蓮血糯,桂花炒血糯,五香排骨,五香小肉,田螺塞肉,鹵汁豆腐幹,蘭花幹,震澤黑豆腐幹,兩巾頁,桂花甜酒釀,鳳梨蜜絡,桂花元子,藕粉元子,桔絡元子,豆蓉元子,酒釀元子,豬油八寶飯,炒八寶飯,麻團,冷糍團,炒肉團,雙餡團,南瓜團子,蘿蔔團,清明團,薄荷團,花色團子,鮮肉湯團,玫瑰湯團,蝦肉湯團,豆沙湯團,五色湯團,蘇式綠豆糕,清水綠豆糕,五色玉蘭餅,韭菜合子,生煎饅頭,牛肉鍋貼,鮮肉鍋貼,四股油條,冰糖葫蘆,蘇式月餅,酒釀餅,米礬餅,油酥大餅,面衣餅,南瓜餅,火腿蘿蔔絲餅,老虎腳爪,糍飯,荷葉包死人,豆腐花,豆漿,八寶粥,臘八粥,雞湯三鮮馄饨,绉紗馄饨,蝦肉绉紗馄饨,荠菜肉馄饨,油煎馄饨,糍飯糕,三腳包,蘿蔔絲餅,焐銅菱,荠菜三絲春卷,魚味春卷,八寶血糯,素火腿,桂花糖炒栗子,桂花栗白果,海棠酥,百合酥,蘭花酥,眉毛酥,蜜棗酥,合子酥,蟠桃酥,鴛鴦合子酥,蘋果酥,千層酥,杏仁酥,桂花栗子酥,花卷,豬腦卷,雙桃卷,銀絲卷,炒梨糕,蘇式陽春面,三蝦面,焖肉面,焖蹄面,蹄胖面,爆鳝面,炒肉面,鹵鴨面,素澆面,紅油爆魚面,楓鎮大面,蝦腰面,鳝糊面,雪菜燴面,蘇式軟炒面,蝦蟹兩面黃,肉絲兩面黃,風扇冷拌面,開洋蔥油拌面,白切羊肉面,奧竈鹵鴨面,奧竈爆魚面,雙澆面,三澆面,面竄條,蓮子銀耳羹,百合綠豆湯,桂花赤豆湯,白糖蓮心粥,綠豆粥,百合糯米粥,桂花栗子粥,五香茶葉蛋,五香喜蛋,巧果,油炸糖糕,棗泥酥餅,棗泥麻餅,油氽臭豆腐,炸元宵,豬油夾沙球,蔥油餅,梅花糕,海棠糕,肉絲炒年糕。

3特色小吃

歌謠傳唱:“姑蘇小吃名堂多,味道香甜軟酥糯。生煎饅頭蟹殼黃,老虎腳爪絞連棒……”蘇州人講究精細,小食點心,樣樣細緻美味,讓食客永遠存着一點回味和思念。

蘇式鮮肉月餅

南方人少有不愛蘇式月餅的,看起來金黃油潤,吃起來皮層酥松,口味甜鹹多樣。甜餡料有松子仁、核桃仁、玫瑰花、赤豆等;鹹餡料有火腿、蝦仁、香蔥等。其中惹最多人回味無窮的,恐怕還是鮮肉月餅。老字号的攤位前,常年都能見到等待月餅出爐的隊伍,中秋佳節更是供不應求。

楓鎮大面

鮮有一碗面,會像楓鎮大面這樣帶給食客撲鼻的酒香,因為吊湯的時候除了常見的肉骨、鳝骨外,還加入了酒糟和螺絲。澆頭是一塊焖肉,但也和普通的焖肉不同,它是白色的,做法複雜,且焖制時不能放醬油,純粹靠鹽調味。于是,焖肉肥美,入口即化;面湯鮮滑,酒香醇厚.

紅白湯奧竈面

紅油爆魚面,白湯面,嘗過奧竈面的人,多半難以忘懷那湯清面爽、澆頭醇美的獨特風味。胥城大廈的國家級餐飲大師潘小敏十多年前親赴昆山奧竈面館學藝,讓正宗奧竈面落戶蘇州,且不斷改進配方和口味,湯水更精緻,滋味更豐厚,澆頭除爆魚、鹵鴨外,還添了焖肉和野生蝦仁。

雞頭米羹

蘇州人吃"水中人參"雞頭米有很多講究。一是要吃南塘的雞頭米,品質最好;二是買少量,一次吃完,吃的就是那帶着水的氣息的新鮮味道;三是一定要趕在中秋時節吃,一旦錯過,就隻能眼巴巴地等來年的上市了。

相傳明清時期,在雅安的偏遠山區,有人特好美食,經過長期的鑽研和湯料搭配實踐,烹制的雞肉味道上佳,絕密高湯與紅油飄香,讓人垂涎欲滴!但當時生産力落後,雞肉是一種奢侈享受,隻在逢年過節才吃上一次,有人想出妙招,把整隻雞切成很多薄片,按片銷售,收到奇效,銷量出奇的好。“雞片”名聲大嘈!此後又出現一個新問題:僅憑菜刀無法将每片雞肉切勻,顧客在購買時也常挑剔大小。有人冥思苦想後,改用木棒敲打刀背,将雞切成均勻薄片的同時,原汁高湯與紅油更透徹的滲入雞肉,滋味更佳!宰切時,一人持刀一人持棒,配合默契;木棒敲擊刀背時,發出的聲音随力量輕重而變化,抑揚頓挫,自成節奏,給人以聆聽樂曲般的感覺,故名“棒棒雞[1]”!

蟹殼黃

蟹殼黃,形如蟹殼,色如蟹黃。蘇州人嗜茶,舊時茶館裡,點單率最高的兩種茶點之一,即是蟹殼黃。在曾經物質匮乏的年代,極偶爾的,能把蟹殼黃當作早點心,那種齒頰留香的感覺,注定要成為美好的永恒。頗受人喜愛的傳統茶食中,椒鹽味的襪底酥也是一道。小小酥餅,做工考究,一層層薄如蟬翼,真正見功夫。

蘇州春卷皮的烙制堪稱一絕。廚師一手持鍋,一手抖動面團,一掀就是一張,幹淨利落。春卷皮更是薄如紙,圓如鏡,透明柔軟。魚味春卷,顧名思義,用鲈魚肉輔以蝦仁制成餡心,魚味濃郁,"魚米之鄉"的地方特色鮮明。

油氽緊酵

“氽”(tǔn)是流行于江浙滬一帶的烹調術語,又稱浸炸;緊酵,指用酵量少,蒸後緊實,氽後外脆内松。蘇州人更樂意稱它"興隆饅頭",含興旺發過之意。也正因着這份美好的含義,故在冬令上市,作為春節親友間的饋贈吃食,往往供不應求。

小馄饨是江南人家最尋常可見的小點。幾乎透明的皮薄如绉紗,中間透出一點粉紅色的肉餡,盛在最常見的白瓷湯碗裡,清澈的湯裡撒上些碧綠生青的蔥花蒜葉、嫩黃的蛋皮絲,又或再添少許紫菜和蝦皮,湯鮮味美,意猶未盡。

糖粥

“笃笃笃,賣糖粥”的兒時童謠深入人心,糖粥的軟糯香甜也同樣令人難忘。蘇州的糖粥是頗有名氣的,加了赤砂糖的糯米粥先盛入碗中,表面撒一層紅色豆沙,有紅雲蓋白雪之美。吃時拌勻,入口熱、甜、香、糯。

春節一過,街上就開始彌漫起酒釀餅酸甜芬芳的滋味。酒釀餅,是春天時令的蘇式食品,隻賣一季。外觀形似小月餅,餡料有豆沙、芝麻等。尤其是玫瑰餡,白皮紅瓤,似要滲到皮上來。趁熱咬一口,噴香、酸甜、脆嫩,皮軟、餡甜、味糯,有一種餅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覺。

4美食街

一、陽澄湖餐飲一條街陽澄湖方圓120平方公裡,波平浪靜,風光旖旎,素有江南魚米之鄉之稱。而蟹天堂生态農業觀光園就坐落在陽澄湖“美人腿”上的天堂灣裡,其占地面積150畝,園内種植大面積綠色果蔬,配備建設有:湖畔漁村飯莊、會議中心、湖畔客房、鄉土文化展覽館等 服務設施,使來賓在“星級”環境中悠然地品美味、聽鳥語、 聞花香并可湖中泛舟、田園種菜、茅舍品茶、塘裡垂釣、林間漫步、水鄉遊覽。

二、太監弄——碧鳳坊

蘇州最繁華的觀前街,有一條200多米長的太監弄,它因明代蘇州織造局的太監們聚居于此而得名。2012年,它又成了蘇州有名的美食街。走過太監弄,一定再錯不過碧鳳坊了,這裡從東往西有:王四酒家、松鶴樓、得月樓、老正興,軋滿了美食的太監弄,從西往東有:朱鴻興、綠楊馄鈍店、好人民間小吃、川福樓、好倫哥巴西烤肉、同潤湘菜館、韓松苑韓式料理、一番屋……放眼滿街的店招,大有後來居上的勢頭。

三、李公堤國際風情水街

李公堤國際風情水街分為動、靜兩個區域。前者以主題性酒吧、音樂餐廳、咖啡吧、disco及特色餐飲等為主,該區域動态全天候帶動人氣,将成為蘇州金雞湖南岸極具活力的區域。而後者則集高檔餐飲、spa生活館、商務會所、休閑酒店等于一體,主要針對商務人群和vip人士。

四、真善美饕苑

位于東北街拙政園東側. 講品位,講情調,講氛圍,上海“新天地”已被打造成一個具有國際水準的餐飲、商業、娛樂、文化的最新時尚之地。蘇州也有了個新天地,名字還格外優美——真善美饕苑。

五、鳳凰街

鳳凰街北臨橫貫蘇州東西的幹将路,南接十全街,長不到千米。這裡酒樓的規模一般都不大,均為幾桌到十幾桌。菜式上以蘇式菜肴為主,兼收浙江、四川等菜系的特色,尤其注重家常菜的配菜和制作特點。在此基礎上,推出了容器小巧、刀功細緻、口味新鮮,各方面比家常菜尤勝一籌的時鮮菜肴,使食客憑添了似曾相識又倍感親切的美好感覺。

六、其他小吃街

石路美食街、觀前美食街、南浩街、山塘街等地方性美味的小吃也比較多。

最蘇州為大家提供蘇州本地美食,娛樂的最新資訊,每日原創蘇州本地優質文章,歡迎大家關注最蘇州微信公衆平台了解更多有關蘇州吃喝玩樂的資訊資訊!

微信公衆号:zui-su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