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篇"南韓網友呼籲蝸牛粉"的文章在網上發表,中國網友驚呼"鼻涕蟲粉的故鄉不是中國的柳州嗎?",兩國網友各自堅持這個詞,不少烹饪愛好者加入讨論,為蝸牛粉的所有權而奮鬥。壽司也是一樣。

南韓網友呼籲留下蝸牛粉
衆所周知,在以食物為主的中國,烹饪文化幾乎有着最悠久的曆史,據說早已有資格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但就連南韓腌白菜也申請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中國食品也沒有得到聯合國的承認。
法語(2010年入選) 墨西哥語 (2011年) 土耳其語 (2011年)
地中海(2013年入選) 日本料理(2013年) 南韓泡菜(2013年)
除了蝸牛粉,我們還應該為番茄醬、壽司等食品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産嗎?你為什麼會感到好奇?他們不是來自國外嗎?編輯在這裡告訴你三個小故事。
這種醬汁不在美國餐桌上,
中國人發明了它?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番茄醬,一種具有甜味和鹹味的濃稠醬汁,就随着外國快餐在中國眼中被更廣泛地使用。
經典組合:漢堡包、炸薯條、番茄醬
如今,它不僅用于搭配炸薯條,還用于由機智的中國廚師和家庭主婦開發各種美食。例如,番茄醬,糖和醋的鍋,以及番茄醬炒飯,茄子煮熟的豆腐,甚至可以用來制作意大利面,肉丸或炖魚。
糖醋肉丸,茄子蝦,那不勒斯意大利面
但你知道嗎,這個标志性的美國出口産品,甚至還有英式朗姆酒、日本壽司、東南亞魚露......它們都是真正由中國"臭鼬蝦"制成的成分誕生的嗎?
要知道,三個世紀前,中國菜是美國主要城市的中堅力量,大多數定居在那裡的中國人來自中國南部沿海,如廣東省和福建省。
傳統漁民
這些來自沿海地區的早期移民中有許多從事捕魚,食品加工,當他們四處走動(例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時,帶來了許多當地風味,包括醬油,紅蛞蝓,當然還有腌制魚露。
它通常用當地捕獲的鳳尾魚發酵和腌制
當時的福建商海員怎麼稱呼這種腌制魚露?在閩南,它讀起來像"番茄醬"和"番茄醬",如果你注意到番茄醬的小瓶,你有沒有發現這個拼寫很熟悉?
這些聰明的商人和漁民,以小家族企業的形式,逐漸在新的國家建立了一家中國醬廠,主要生産醬油和魚露。這些調味料不僅逐漸成為東南亞特制風味調味品之一,那就是魚露。最近,在18世紀的全球貿易中,英國人以高價購買了配方并将其帶回英國,這是"番茄醬"一詞首次被包含在英語中,并成為他們購買奢侈品成分的主要産品之一。
現代複雜工藝品制成的陳年魚露酒桶,約240元一瓶
"臭鼬魚爛蝦"的味道在另一個大陸上變得非常昂貴
儲存到現代傳統魚露工廠中的房間
到19世紀,歐洲廚師為了降低成本,減少了這種昂貴的進口食材的使用。他們開始嘗試"山寨"魚露,在此過程中在腌制的生魚中加入韭菜,甚至核桃和蘑菇,以及當地或印度香料的香料。
今天的番茄醬制造商仍在嘗試提出新的番茄醬
也是在19世紀之後,蕃茄首次被放入腌泡汁過程中,随着19世紀50年代美國内戰的開始,制造商放棄了昂貴的鳳尾魚,以增加産量以滿足當地廚師,食客和士兵的需求,而是添加了大量廉價的蕃茄,增稠劑以及糖和醋以延長保存期限, 創造一種我們現在熟悉的番茄醬。
雖然宇宙是南韓的,
但壽司确實來自中國
番茄醬之後,我不得不談談另一種較老的發酵"臭鼬蝦"産品如何從中國南方傳播到日本,并逐漸成為今天的壽司。
猜猜這是什麼?提示:納雷祖希
在B.C,中國南部是孟族、高棉族和台灣族的家園,他們的蛋白質主要來自湄公河流域的淡水魚。甚至在幾千年前,那裡的夏天(在今天的福建和廣東地區)也異常炎熱,經常發生幹旱和洪水。機智的當地人使用一種非常複雜的方法來儲存捕獲的魚 - 将煮熟的米飯,鹽和魚放在罐子裡,最後覆寫竹葉,以促進一些氣體的流動并将其儲存數月。
發酵鲭魚
大米中的澱粉通過魚蛋白中的酶轉化為乳酸,乳酸進一步作用于魚,最後,這種乳酸發酵方法有效地防止了魚腐爛,刮掉米飯後,就可以吃到魚了。
據記載,漢代吳王嘗過,以為這種食物"驚天醒"。這種生産方法,在公元2世紀,被中國漢朝正式記載成書,并被命名為"Zh"——"禹也給稻米"。這是"與熟魚"相結合的,即用鹽腌制的魚和紅鲱魚(同期,中國人開始腌制魚露和魚露,後來番茄醬的祖先)。
竹葉中的"蜻蜓"
随着漢朝南擴張的統一,這種腌制方法在中南部太平洋島嶼廣泛傳播,即公元300年,大米和"花呢"被帶入日本。另外兩個中文單詞也被帶走了,即"y"(通常指帶有微酸味的鹹魚肉)和"y"(h-i)(通常用鹽和豬排腌制)。
它已成為日本發酵和腌制技術的特征之一
"淺灘"這個詞對于許多開過日或壽司店的廚師來說一定很熟悉,現在它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 "将米飯與魚混合,用醋和鹽調味",現在被稱為壽司。
在日本,壽司店的窗簾随處可見
但這種飲食方式直到19世紀日本江戶時代,當人們剛剛決定不腌制,直接用米飯吃,據說是因為食品保鮮技術的發展,也因為人們的口味發生了變化,但傳統的"yu"作為古老的"熟壽司"被傳承了下來, 直到今天才有人好這口。
傳統技術,現代包裝
魚籽在熟魚中含量豐富
朗姆酒不是由海盜釀造的。
是福建漁民。
中國曾經腌制的"臭鼬蝦"帶來的不僅僅是美國番茄醬和日本壽司。我想知道有多少朋友用過紅米或紅米?作為經典的鍋菜"福建紅壞雞"調味料,紅糕是中國人釀造的紅米酒後殘留的酒,而這種紅米酒随着中國移民進入地中海、阿拉伯等地區,通過加入糖蜜、棕榈酒一起蒸餾成利口酒。最後,英國人遇到了啤酒,并将其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知的朗姆酒。
誕生于福建紅米的英國朗姆酒
這是今天要講的最後一個故事,也是中國漁民、商人、廚師、食客等人共同影響世界的問題。這也提醒我們,我們今天使用的番茄醬,日常季節的昂貴壽司以及海盜最喜歡的朗姆酒來自哪裡。
以傳統方式工作的漁民
無論中國菜何時才能生存,無論不同的烹饪文化如何互相滲透,作為美食愛好者,我真誠地希望閱讀本文的同齡人能夠逐漸将我們的好東西,好文化傳播到别人,其他省市,甚至其他國家。
當一道菜,一種口味,甚至一種烹饪流派可以被傳播和接受時,它可能意味着不僅僅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你認為嗎?
一些來源:
"當中國發明番茄醬300bc時。
任延堂,食品語言學。番茄醬,雞尾酒和海盜。
"美奈天2仙女泉"https://twochicksinvietnam.wordpress.com/
照片來源于 https://unsplash.com/
李,切爾霍;斯坦克勞斯, 基思·賴利,P.J.艾倫。魚類發酵技術。
Hsin-I Feng, C. (2012), The Tale of Sushi: History and Regulations.食品科學和食品安全綜合評論。
姆普利岑, 奧萊 G. (2009).壽司:眼睛、身體和靈魂的食物。施普林格科學-商業媒體。
川上光莊 (2006).日本料理的起源。
日: 川, 智彥 (2008)."現在的世代" .
斯普林格, 凱特 (2018).Narezushi:日本古代壽司的味道。
高宮廣人 (2001).大米到日本的入門路線:對南方路線假說的考察。亞洲視角。
• 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