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作者:靈動說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10月16日-17日,探尋生命的意義——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圓滿收官。本次研學由智誠靈動戰略文化咨詢公司董事長王誠營老師、資深咨詢專家古建軍老師、首席文化官劉慶老師親臨輔導,由陽明文化研學發起人、青島靈動文化傳媒總經理李騰飛先生擔當領隊,來自佳力奇的董事長以及十餘位高管一起走進江西贛州,身臨其境、心臨其境,探訪先生南贛聖迹,追尋良知之學,通過落星亭祭拜先生,莊嚴立志,笃志力行。

天地交而萬物通—通天岩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通天岩是開鑿于唐朝,興盛于宋代的石窟寺,先生曾在這裡的觀心岩居住并結廬講學緻良知,還教郡邑子弟歌詩學禮,以此南贛風俗為之一變。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遇水架橋,逢山開路。從1508年龍場悟道,到1519年平定甯王朱宸濠亂,正是因為陽明先生切切實實地啟用良知,是以成就了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聖人。

我們每一個人,看清自己的本職工作的意義,用心去做好本職工作,就能見到良知。如陽明先生“本院巡撫四方,專以弭盜安民為職”,切切實實的行去,剿撫并用弭盜匪,鄉約社學安民心。先生切切實實的履行自己的本職工作,就體證了良知,是以才有了1519年的良知之妙的講學,才讓鄒守益驚呼“道在是矣!”馬上拜陽明先生為老師了。

這就是事上煉心,如同冶煉黃金一般,在本職工作上用心去做,自然可以去得一分私欲,複得一分天理。

崇義陽明博物館

崇義縣是陽明先生平定叛亂後向朝廷奏立的三個縣之一。1517年,陽明先生巡撫南贛平定這一區域的叛亂後,參悟了“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千古論斷,向明朝廷上疏,親自奏立了崇義縣,開啟了文化昌明、鄉風文明的曆程,崇義取自“崇尚仁義”。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同學們在陽明先生波瀾壯闊的生命曆程中,感覺生命中立志的能量。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事業真正的目的和意義是在成就事業的過程中,成就每一個相關者。成就人心,向上向善。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很多人在立志時有個誤區,說我不要立太高的志向,否則會有太大的磨難。事實上在我們生命中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考驗,而且你花的力氣有多大就會有多大的考驗。這些考驗在聖賢看起來是很小的,對你來講卻是巨大的。是以我們要快速成長自己。

視訊加載中...

▲ 誠 營 老 師 博 物 館 分享、輔導

陽明先生為什麼能提出知行合一?因為他是一個知行合一的人。什麼是悟道?悟道就是看明白了路。你今天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為什麼工作?你為什麼活着?這幾個問題都必須去思考明白,才能看清那條路。當看到那條路,知道并相信那條路就在自己的内心而不在外,就更應該堅定不移地在心上下功夫。

企業使命共識研讨會

作為一家追求使命感的企業,發心要解決的社會問題是什麼呢?劉慶老師引導,做了深入的溝通以及内部探讨。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使命不是文字,是内心深處湧出的方向感。使命不是寫出來的,使命一定是基于一個真實的社會問題,然後是從心裡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

使命,就是用命幹什麼!就是要為這個問題的解決而奮鬥的決心和信心!

一個真的由内心而流淌出來的使命是擁有一種磅礴的力量的。一些企業已經經營了十年八年之後,已經沒有太大的起色,這個時候不要在事上去花太多的努力,該做的事情還要做,但為了突破瓶頸,突破點不在事上,突破點在心上。

我們重新尋找我們企業的使命,就是重新在天地之間定位我們自己,我們一生一世到底想幹什麼、到底能做什麼、我們到底應該做什麼?想做、能做、該做,融為一體的時候一個好的使命就出來了。

使命決定了企業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确定了使命,不再理會短期機會,而是堅守長期主義,洪荒之力,制心一處,每一步都走的履心成地,明明白白,從此發展方向不再迷茫。

落星亭祭拜、立志敢願

嘉靖七年(1529年),陽明先生五十七歲。十一月,班師,乘舟沿贛江北上。先生病情加劇。舟泊南安青龍浦,門人周積來見,先生已彌留。周積問先生遺言,先生曰:“此心光光地,更有何言?”有傾,瞑目而逝。落星亭,是在先生去世處修建四角碑亭,琉璃瓦葫蘆寶頂,四角飛檐翹角。

落星亭,同學們披上绶帶,向陽明先生上香、敬獻鮮花,莊嚴誦讀祭文,集體誦讀《天地萬物一體之仁》,誠營老師進行導讀,随後大家為先生敬獻上鮮花、莊嚴立志敢願,抽取箴言。整場莊嚴肅穆,心懷感恩與敬畏。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在先生身後,在這幾個世紀裡,陽明心學的傳承和傳播從未間斷過,我們相信形骸終要化滅,時代也會變遷,但這位哲人所給予世界的光明,卻将永遠存在。先生以自己的光明,去往了光明之境,以自己的光明,點亮了後人的光明之路。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

心即理,知行合一,緻良知,四句教,點亮我們的思考和行動,也引領着我們每個人都能抵達此心的光明。“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格物緻知,可學而至。”知行合一,緻良知。""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先生軀體早離去,言語精神必永存。死而不亡者壽。感恩先生!

最後晚間的學習會現場,誠營老師對接下來的第二期學習進行了指導和勉勵,至此研學圓滿結束。

探尋生命的意義 | 南贛陽明文化研學佳力奇專場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