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個“十四天”了,我留意了一下朋友圈,發現大部分人的心态開始趨于平穩。
有人精進廚藝,有人博覽群書,有人苦練腹肌,有人複習考證。
我也一邊在家辦公,陪伴兒子網課,一邊重讀經典,常溫常新。
今天,我們繼續聊“紅樓夢中人”。
01
不同的年齡讀《紅樓夢》,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悟。
年少時我獨喜黛玉,二十出頭羨慕王熙鳳,而立之年,開始讀懂了寶钗、晴雯、惜春等一衆女子的美麗與哀愁。
而有一個人,是我若幹年來讀多少遍紅樓都最偏愛的,那就是探春。
賈探春是賈政與妾趙姨娘的女兒,賈寶玉同父異母的妹妹。
出身庶出,卻是“才自精明志自高”。
曹公贊她:
“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
探春之美,妩媚而不失英氣。
她善書法,具詩才,是海棠詩社的發起人。
《詠白海棠》中,“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見她境界純粹、審美高潔。
她精明能幹,不輸男兒。
王熙鳳卧病,王夫人将掌家的權力交給探春。
她樹立威信,興利除弊,大刀闊斧搞改革,提出委派園中服役的女人們分别承包大觀園的各種花草植物,除給主子們的頭油脂粉等外,各自享有剩下的盈餘。
李纨寶钗堅定擁護,鳳姐也禮讓三分。
她有魄力有擔當,如一朵铿锵犀利的“玫瑰花”。
抄檢大觀園時,唯有她敢公開叫闆:
“我的東西倒許你們搜閱,要想搜我的丫頭,這卻不能。我原比衆人歹毒,凡丫頭所有的東西,我都知道,都在這裡間收着,一針一線,他們也沒得收藏。要搜,是以隻來搜我。你們不依,隻管去回太太,隻說我違背了太太,該怎麼處治,我去自領。 …… 你們今日早起不是議論甄家,自己盼着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可是古人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呢!”
她說話擲地有聲,為人俠義磊落,全無閨閣女兒的柔弱。
平兒形容她:“你們就這麼大膽子小看她,可是雞蛋往石頭上碰。”
寶玉誇贊她:“倒是三妹妹高雅。”
連王熙鳳都評價她:“好,好,好,好個三姑娘。”
02
探春的扮演者東方聞櫻,也非嬌柔之輩。
歐陽奮強形容她:“是個有導演思維的演員。”
鄧婕半開玩笑半認真說她:“很拽,很有個性。”
她則說自己表演欲強烈:“恨不得演難看的、不好看的,什麼角色都想演。”
當時,東方聞櫻的理想是當導演,複習備考中戲導演系時,正逢紅樓劇組全國遴選演員。
一直輔導她專業課的白栻本老師是遴選演員的負責人之一,他認為東方聞櫻非常适合“賈探春”一角,把她引薦進劇組。
備考中戲時,東方聞櫻每天完成40個獨幕喜劇的刻苦練習,磨砺了她極強的演繹和創作能力。
訓練班結束時,她無可争議地成為“探春”,也是劇組最早一批定下來的演員。
一衆女演員中,東方聞櫻顯得與衆不同,别具一格。
她性格粗犷豪放,是個女漢子。
她幾乎和所有男演員都成了朋友,比如歐陽奮強、高宏亮、侯長榮等。
女演員卻對她避而遠之,唯一有點交情的陳曉旭,是因為她把人家當成了“孩子”。
她直率敢言,不怕得罪人。
在賈寶玉人選未定時,東方聞櫻自告奮勇反串寶玉,和陳曉旭搭戲。
她直言不諱指出陳曉旭“進不了狀态,每次看她看我都笑”。
但也毫無保留、用盡招數“刺激”她入戲:
“我演得特别好,把她給刺激了,她也找到了感覺,這下才完成了任務。”
還有一次拍群戲,一個演員進不了狀态,歐陽奮強有些着急,就說人家幾句,結果引發了争吵。
導演王扶林在遠處,以為是東方聞櫻在争吵,就開始質問她。
衆人見狀吓得不行,東方聞櫻卻直接叫闆:
“你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她業務過硬,不僅會演,而且能導。
歐陽奮強回憶過,東方聞櫻隻用一晚就能背會打斷的文言文台詞,是以有餘力打磨細節、編排預案。
87版《紅樓夢》,“探春遠嫁”是一場重頭戲。
很多人為東方聞櫻捏了一把汗,擔心粗線條的她,處理不好骨肉分離的細膩情感。
為此,東方聞櫻也準備了很久。
這場戲沒有一句台詞,全靠情緒帶動。為此,她早早做好人物功課,将情緒分了層次。
“從有情緒,到加強情緒,再到使自己的情緒達到飽滿,回眸時完全釋放。”
(東方聞櫻談“探春遠嫁”:以飽滿的情緒塑造角色)
不僅如此,她還分析了探春遠嫁的背景和作者的心理:
“遠嫁這場戲實質上是一條單獨的線,那麼在表演上就需要放大,要把這個單元素有機的融進整個劇情裡。”
拍攝時,她眼淚簌簌,一步三回頭,内心凄苦,哀婉至極。
這場戲不僅一遍過,也成為全劇的經典片段之一。
拍攝間隙,東方聞櫻喜歡和主創人員探讨影視創作問題,獨到的見解令人非常深刻。
王扶林導演也發現了東方聞櫻表演之外的才華。
王導忙于後期制作時,就将“劉外婆三進榮國府”“寶玉出走”和“王熙鳳之死”三場戲交給她執導。
她精細嚴格的程度不輸王導。
拍“寶玉出走”“鳳姐之死”的戲,都在零下40度的東北鹿場。
拍“寶玉出走”時,東方聞櫻設計了兩套拍攝方案:一個是清晨太陽升起的雪地,另一個是黃昏的雪地,展現寶玉的不同情緒。
她說戲時像成熟導演那樣得心應手:
“内心情緒要轉換為外部的行為,要通過步伐的節奏變化來展現。不單要節奏,還要有沉重之感。”
拍“鳳姐之死”時,為了展現王熙鳳凄慘的下場,她要求鄧婕赤腳單衣,隻用破席裹着,在雪地裡被人拖着走。
當時此場景的插曲《聰明累》還沒有創作完成,為了備選鏡頭充足,她拍了很多條,幾乎把鄧婕凍暈。
歐陽奮強從心底佩服:
“一個敢演,一個敢拍,要知道好多男人未必能有她們倆這種追求完美的不要命的較真勁兒!”
王扶林導演更是贊不絕口:
“了解能力非常強,導演得非常好。”
(右一:東方聞櫻,當時打扮也是潮了)
03
劇中探春遠嫁海隅,彼時,東方聞櫻的感情卻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當時她的男朋友是著名攝像師、《紅樓夢》總攝像師李耀宗。
是以坊間也有一種說法是:
李耀宗當時三十歲上下,在那個年代是大齡青年,怕拍戲三年“愛情不保”,耽誤終身大事,便和導演“講條件”,讓女朋友也進組。
加上白栻本老師傾力推薦,東方聞櫻以場記的身份進入劇組。
王導感覺東方聞櫻雷厲風行、幹脆果斷的性格很符合探春,就定了她。
不管怎樣,《紅樓夢》殺青後,兩人便結了婚。
雖然婚姻沒有維持多久,但兩人的感情一直是紅樓劇組的佳話。
後來,東方聞櫻與演員龐好結婚。
龐好後來也做了導演,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人到四十》就是他執導的。
這段婚姻也沒能白頭偕老。
對于兩段婚姻的解體,外界說是因為東方聞櫻太強勢,但她自己沒有公開回應過。
紅樓之後,東方聞櫻調入中國電視劇藝術中心,拍了幾部戲,做過導演和編導。
最終,她覺得做制片人更加适合自己:
“做一名好導演需要有超強的想象力,但是我越來越理性。一個好的制片人要有很強的綜合能力,她要懂得協調各方面的關系,這是我的強項。”
制片人東方聞櫻,一如探春般強勢,堅持三條原則:
演員不許帶助理,不能太矯情;
讓演員第一時間了解整個劇和角色的情況,而不是一上來就由經紀人代看劇本、談片酬,把藝術變成了商業的東西;
主創班底全部自己定,堅決拒絕所謂“原班人馬”,這樣才能思想碰撞擦出火花。
條條都是“鐵血原則”,但最終的作品,部部品質上乘:
《省委書記》《戈壁母親》先後獲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金鷹獎優秀長篇電視劇獎、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和中央電視台優秀節目一等獎;
《女子監獄》獲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三等獎、中央電視台影視劇類節目二等獎;
她本人先後獲得金鷹獎電視藝術論文獎、全國電視十佳制片人獎。
(《戈壁母親》劇組,右一為東方聞櫻)
如今的東方聞櫻主要制作政治題材和社會現實題材的電視劇。
每一部電視劇都至少提前半年開始籌劃,每次拍攝她都會盡量陪同劇組,數十年如一日默默堅持。
《紅樓夢》中,探春曾說:“但凡我若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
奈何“生于末世運偏消”,生不逢時,庶女求存,壯志未酬,遠嫁和親,隻剩“千裡東風一夢遙”。
如果,探春活在當代,應該,就是東方聞櫻的樣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