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中央社”報道,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表示,1969年諾貝爾實體獎得主、美國實體學家蓋爾曼24日辭世,享年89歲。蓋爾曼因發現誇克粒子及對粒子分類方法所做的貢獻獲頒殊榮。
默裡·蓋爾曼(murray gell-mann)被視為20世紀最重要的實體學家之一,1960年代他提出次原子粒子(中子和質子)是由“誇克”粒子組成,是以有“誇克之父”之稱。
後來實驗證明誇克粒子存在,而誇克粒子也成為實體學家、包括強子對撞機“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實體學家持續研究的主題。
蓋爾曼1929年9月15日出生于紐約市,在父親鼓勵之下攻讀實體學,1951年取得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博士。他于1955年起在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執教,一直到1993年退休。
加州理工學院教授、該學校伯克理論實體學研究所(walter burke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主任大栗博司在加州理工學院釋出的訃聞寫道:“蓋爾曼博士擁有真知灼見和敏銳的洞察力,能快速浏覽大量實驗資料,并了解資料含義”“他為粒子實體學開創了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