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野性的呼喚》:真正的強大,都是從“寵物狗”蛻變成“狼王”

作者:蟋蟀文史

傑克.倫敦是這樣定義自己的人生: “我甯願化為灰燼,也不願做一粒塵埃,我甯願做一顆超級流星,讓自身的每一個原子都散發出奪目光芒,也不願做永遠昏睡的行星。

人的使命不是存在,而是好好去活,我要好好利用我的每分每秒,絕不為了苟活而虛度光陰”。

傑克那短暫的一生,猶如劃過天空的一顆耀眼星辰,璀璨絢麗。他用傳奇的人生閱曆、犀利的文筆,為世人留下了一部部珍貴的文學作品。

在傑克40載生命曆程中,他24歲以前的生命都是在苦難中度過的。傑克的童年是在一個居無定所、食不果腹的苦難家庭裡長大,殘酷的現實生活,讓他早早成熟。他當過童工、買過報紙、當過水手、做過記者,苦難的生活經曆,成為傑克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财富。

傑克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是一個從社會底層的苦難中,摸爬滾打走出來的作家。生活的磨難像烙印一樣,融進他的靈魂裡,使他一生都在為追求生命的波瀾壯闊而戰鬥不止。

在24歲那年,傑克迎來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春天,首部小說集《狼的兒子》一炮打響,使這位文壇新秀急速蹿紅,他的作品受到讀者的熱捧。

蘊藏多年的生活積累,猶如井噴式地爆發,讓傑克手中的靈感之筆,再也停不下來。在短短十幾年的創作生涯裡,傑克共完成長篇小說19部,短篇小說150多篇,這些作品奠定了他在現代文學史上不可代替的地位。

傑克的主要作品有《野性的呼喚》、《白牙》,自傳體小說《馬丁·伊登》。其中優秀的作品有《墨西哥人》、《熱愛生命》、《在甲闆的天篷底下》等。海洋小說包括了小說集《南海的故事》和長篇小說《海狼》等等。

這樣一個高産的作家卻在自己功成名就的鼎盛時期,用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給世人留下無限的惋惜。

傑克的一生是飽受苦難的一生,是奮力拼搏的一生。他的生命像燃燒的火焰,生生不息。透過傑克的文學作品,我們看到的是為生命讴歌的戰士,是為底層勞苦大衆代言的鬥士,是向苦難宣戰的勇士。

《野性的呼喚》:真正的強大,都是從“寵物狗”蛻變成“狼王”

“殺不死我的,必将使我強大”。生命在苦難的磨砺下,越挫越勇;人生在逆境中航行,會愈加堅忍不拔,所向披靡。

縱觀傑克的文學作品,你會發現作者把目光都聚焦在底層勞苦大衆身上,他用飽含深情的筆觸讴歌那些平凡而偉大的生命。

在經典短篇小說《熱愛生命》中,作品就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被同伴抛棄的孤獨生命,是怎樣在“遼闊可怕的荒原”中頑強地存活下來,創造了生命的奇迹。那粗犷犀利的文字,為人類奏響了一曲不朽的生命贊歌。

這不禁使人想起《平凡世界》的作者路遙,他的作品也是讴歌勞苦大衆的喜怒哀樂。在路遙的筆下,生存環境的悲苦不僅僅是生計問題,更有其發展空間上的種種限制。

《平凡世界》中的主人公,都有堅毅的品格,不屈不撓的意志,和頑強拼搏的精神。這也反映出作者對人生的了解,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寫苦難就是為了寫苦難中的人,苦難越深重,戰勝苦難的人及其品行就越是難能可貴和令人敬佩。這是路遙創作《平凡世界》的思想基礎,是作者質樸情感的真實流露。

正如路遙所說:“隻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 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的曆史性程序的主流 ,才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

在文學創作這條路上,現實主義作家,總是把目光聚焦在底層勞苦大衆的身上,為他們悲苦的命運呐喊、為他們不屈的精神歌唱。

在《海狼》這部作品中,故事的原型和取材,都源于傑克.倫敦真實的生活經曆。在小說衆多人物中,傑克對海狼拉森的着墨最多,用情也最深。海狼既是一個水手,一個船長,一個目光毒辣的獵手,更是力與勇的化身。

《野性的呼喚》:真正的強大,都是從“寵物狗”蛻變成“狼王”

他對生命的诠釋,對苦難生活的了解,以及對殘酷現實的坦然面對,無不展現出傑克對底層群眾深深的同情和關愛。

在《海狼》一書中,傑克塑造的海狼拉森,是一個内心充滿着“人性”與“獸性”交戰的孤獨男子,他的一生是傳奇而悲壯的,充滿着野性的光輝和原始生命力的悸動。有評論家認為,書中的海狼拉森,充滿着傑克・倫敦的影子。

這部小說,作者通過主人公凡.衛登的自述,講述了他被“魔鬼号” 船長海狼拉森搭救後,在船上遭遇的一系列變故。他用自己的親生經曆和耳聞目睹,為讀者再現了處于社會底層勞苦大衆的生存困境,和悲慘命運。

在那艘狹小的“魔鬼号”船上,一群為了生計的船員,接受着船上海狼拉森的獨裁統治,并屈辱地活着。

浩瀚的大海,孤獨的帆船,他們不僅要同惡劣的環境搏鬥,還要和自己的同類互相殘殺。

殘酷的現實,沒有人性的溫暖,沒有文明的光輝、沒有道德的制約。隻有野蠻、冷酷、強悍和暴虐。

在“魔鬼号”上,生命被任意蹂躏、踐踏。每天都演繹着狼與羊的故事,強者生存,弱肉強食。

孟子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句話同樣可以用在傑克.倫敦短暫而輝煌的一生中。

傑克.倫敦,這位充滿激情的鬥士,用遍布世界的足迹诠釋了他畢生的座右銘:“我絕不會為了苟活而虛度光陰。”

傑克将所見所感熔鑄于筆端,用文學作品征服了億萬讀者。從北極的荒原、亞洲的戰場到異邦的貧民窟,都是傑克文學創作的源泉。

傑克有着火一樣的熱情,是那樣激情奔放,那樣生機勃勃;他一身的浩然正氣,讓他的生命充滿戰鬥的烈焰。

《野性的呼喚》:真正的強大,都是從“寵物狗”蛻變成“狼王”

他喜歡粗犷奔放的生活,喜歡叱咤風雲,喜歡融入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喜歡投身于激烈的生活漩渦之中,讓生命得以燃燒,得以淬煉,他是一個要把生命活到極緻的人。

就像傑克在《海狼》作品中,他把冒險裡的困難當做享受,把拓荒中的遭遇當作歡樂。即使在傑克成名富裕後,他的生活也是充滿了冒險。

傑克的一系列行動足以證明:買地産,辦牧場,種樹木,不惜投入重金修建豪宅,盡管後來一把火毀了他的新居;他仍然興緻勃勃的宴請賓客,恣意張揚地宣洩着旺盛的生命力,把日子過成沸騰的生活。

成名後的傑克,享受着成功人生帶給他的喜悅和滿足。他那顆日益膨脹的心,再也無法承受生活的巨變帶來的人生沉浮,使他沉淪到了極端個人主義的深淵。

都說,苦難可以成就一個人,成功卻能毀滅一個人。當一個人登上成功的頂峰後,内心的空虛會讓他無所适從,陷入金錢的沼澤後,很快就會失去生活的目标,失去奮鬥的方向。

迷惘、苦悶的傑克,對生活失去了目标,對未來失去了信心,最後選擇用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僅40歲的生命。一顆文壇新秀就這樣墜落玉埙,讓世人無不扼腕歎息。

《海狼》這部作品中,海狼拉森之死,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遐想,既有宿命的成分,也有無法排遣的遺憾……

就像許多我們熟悉的名人,鄧麗君、梅豔芳、張國榮等等,在他們事業的頂峰時期,在他們人生最輝煌的時刻,突然離大家而去,給人們留下了的是無盡的悲傷和痛惜。

end

我是吃羊文史,想帶你穿越5000年,領略中外文明。想要解鎖後續精彩内容,趕快點贊關注我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