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資料庫?
在計算機系統中按照一定的資料模型組織、存儲和使用互相關聯的資料集合。
資料模型
通常是由資料結構、資料操作、完整性限制3部分組成。
資料結構:是對系統靜态特征的描述,描述的對象包括資料的類型、内容、性質和資料之間的互相關系
資料操作:是對系統動态特征的秒速,是對資料庫中各種對象執行個體的操作。
完整性限制:是完整性規則的集合。它定義了給定資料模型中資料及其聯系所具有的制約和依存規則
常見的資料模型
層次模型:用樹形結構來表示實體類型及實體間聯系的資料模型。
網狀模型:用有向圖結構來表示實體類型及實體間聯系的資料模型。
關系模型:用二維表描述資料
關系模型包含以下基本術語
關系:一個二維表就是一個關系
元組:二維表中的一行,即表中的記錄
屬性:二維表中的一列,用類型和值表示
域:每個屬性值的變化範圍
關系中的資料限制如下:
實體完整性限制:主鍵中屬性值不能為空且唯一
參照完整性限制:關系之間的基本限制
使用者定義的完整性:列值非空、列值唯一、列值是否滿足一個布爾表達式(check短語)
資料庫系統的體系結構
三級模式結構: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模式 :也稱為邏輯模式或概念模式,是對資料庫中全體資料的邏輯結構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使用者的公共資料視圖,一個資料庫隻有一個模式,處于三級結構的中間層。
外模式:又稱使用者模式,他是資料庫使用者(包括應用程式和最終使用者)能夠看見和使用的對象局部資料的邏輯結構和特征的描述,是資料庫使用者的資料視圖,它是模式的子集,一個資料庫可以有多個外模式
内模式:又稱為存儲模式,一個資料庫隻有一個内模式,它是對資料實體結構和存儲方式的描述,是資料在資料内部的表示方式。
三級模式之間的映射
外模式/模式映射:一個模式可以有多個外模式
模式/内模式映射:模式和内模式都是唯一的,一個資料庫中隻有一個模式和一個内模式
資料庫系統的組成?
資料庫、硬體、軟體(資料庫管理系統)、資料庫管理者組成。
關系型資料庫的e-r圖:
由實體、屬性和聯系組成
關系模型的範式有
第一範式(1nf):資料表中的每一個列都是不可再分割的基本資料項——即同一列中不能有多個值
第二範式(2nf):在一範式基礎上,實體的屬性完全依賴于主關鍵字
第三範式(3nf):在二範式基礎上不存在傳遞依賴
bcnf範式:三範式基礎上,每一個決定因素都是主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