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0到1"隻用了一年時間,R車的演進速度就超過了"Azure"。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上汽集團的R車中文名稱或"非凡",雖然尚未得到廠商的确認,但R車中國将正式釋出的消息尚屬定局。

"從0到1"隻用了一年時間,R車的演進速度就超過了"Azure"。

上汽集團已于今年7月22日為上汽非凡和飛帆送出了商标注冊申請。

最終中文名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中文名稱的正式推出标志着R車與上汽乘用車完全分離的新起點,這也意味着R車已經完成了從一個品牌到一個完全獨立的經營實體的所有必要準備, 已完成從 0 到 1 的更改。

人類生命中最重要的進化階段是分娩前10個月,這是一種進化,一種質的變化,而随後的幾年隻是成長,一種量變。一個企業和一個品牌也是如此,最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從零到1。

成立僅一年,為了實作從0到1的演進,讓我們看看R品牌做了什麼。

一是建構覆寫"買到用、換貨"全生命周期的全新零售服務體系。

R店體驗中心、R傳遞中心傳遞中心、R站服務中心"3D一體機"布局不斷完善,目前,R汽車已在全國範圍内布局了150個R店體驗中心,今年将達到200個;

"從0到1"隻用了一年時間,R車的演進速度就超過了"Azure"。

R STORE體驗中心今年将達到200個,圖為上海新世界體驗中心。

二是形成完美的變電生态。

R車通過合作、自建充電樁,以及開設專用充電服務區等模式,帶給使用者更準确、全面、動态、實時的充電樁查詢和導航規劃服務。同時,R車正在加速建立"1公裡快充生态",中心城區使用者在1公裡以内可以找到R車APP接入公共充電樁,已與公共充電樁連接配接超過40萬個,而R品牌專用充電站已建成100個, 今年将達到近200個。

"從0到1"隻用了一年時間,R車的演進速度就超過了"Azure"。

除了快速充電,R car還提供門到門取車、充電車現場上電等一鍵上電服務,還支援換電。

然後是建構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使用者作業系統。

通過R car APP,使用者可以實作線上車賞、選車、購車、購車,甚至,使用者可以參與品牌建設、共創,共同定義車輛的所有功能細節;

線下,打造"R在一起"使用者經營活動品牌,覆寫4個次元及其20個生命圈層,與使用者一起打造多元化的社群遊戲,延伸生活的廣度、深度和品質。

目前,R汽車APP擁有注冊使用者47萬,日新增注冊使用者數達到300+。

"從0到1"隻用了一年時間,R車的演進速度就超過了"Azure"。

ES33概念車的設計靈感來源于"智能新物種"的想象,以"智能力量"為設計語言,從"活力"、"智能"、"空氣動力學"三個次元诠釋智能生活的科技美學,讓人看得見。量産版将于明年上市,并配備經過高度修複的概念車。

最後,當然是技術和産品儲備。

去年3月,R汽車釋出了一項為期五年的研發計劃,R-TECH高能智能車身總投資超過200億元。

它彙集了世界頂尖的軟硬體技術,是R汽車與戰略合作夥伴共同打造、創造、共享的新型黑科技,可實作硬體可插拔可互換更新,軟體可買賣可定義,電池可更換更新。

"從0到1"隻用了一年時間,R車的演進速度就超過了"Azure"。

R品牌目前同時銷售ER6和MARVEL R産品,但未來最能代表R品牌的産品顯然是ES33。

ES33是基于R-TECH高能智能的新車型,搭載了高階智能駕駛程式PP-CEMTM,搭載了全面自主研發的高階智能駕駛方案,并通過雷射雷達(Luminar)、4D成像雷達、高精度地圖、視覺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打造了全球領先的"六折融合感覺系統", 具有全天候、超視距、多元感覺,可以更準确地預測行人、車輛等障礙物的行為和軌迹。将智能駕駛的技術水準和安全性提升到新的高度。

"從0到1"隻用了一年時間,R車的演進速度就超過了"Azure"。

六折融合感覺系統讓ES33的智能駕駛輔助可以做到"5不怕"——不怕黑、不怕小、不怕沉默、不怕陌生、不怕急。

ES33也是首款配備上汽零波束SOA全棧解決方案的産品,它可以實作"雲、移動、汽車、智能硬體"的全域融合,第三方開發者可以基于SOA平台,靈活開發,快速疊代,行業内比較常見的是每月OTA更新頻率,速度可達每周甚至每天機關。R Automotive的目标是将功能場景的定義留給使用者和第三方合作夥伴。

"從0到1"隻用了一年時間,R車的演進速度就超過了"Azure"。

ES33稱自己為新物種,不僅因為"智能",還因為"共同創造"。

R品牌在短短一年内從0發展到1,這是驚人的速度,與特斯拉花了整整九年的時間一樣!

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其第一款車型Roadster于2008年釋出,但直到2012年Model S釋出,特斯拉才真正從0到1。

小鵬成立于2014年,直到2020年P7上市,花了六年時間才真正完成"0比1"的演變。

從品牌成長的角度來看,有一種速度叫R車。

從品牌的建立到第一款車型的傳遞,特斯拉花了5年多的時間,理想情況下用了4年零10個月,小鵬用了4年,蔚來花了3年零8個月,R車是市場上唯一傳遞的品牌。

為什麼這麼快?當然,因為R車的背後是國内綜合實力最強的上汽集團。

其實很多R車的工作都不是從零開始的,雖然R品牌隻有1年的曆史,但R-TECH的研發已經走過了5年!

"從0到1"隻用了一年時間,R車的演進速度就超過了"Azure"。

全新的純動力平台,1000多項三電技術專利,沒有上汽集團的背後,對于一個隻存在了一年的汽車品牌來說,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随着純電動汽車使用者對重點的逐漸回歸到安全、品質、服務、成本等方面,R車回歸上汽集團的優勢,也将起到越來越大的市場效應。

在業務體系和使用者生态層面大膽創新,正以技術更新、業務全球化、高端品牌和極緻體驗,成為上汽集團向"使用者導向型高科技公司"轉型的先行者。

但荒謬的是,有些人看不到這一點,有些人質疑R車的銷售業績 - 談論一個隻存在一年的汽車品牌的銷售有什麼意義嗎?

"從0到1"隻用了一年時間,R車的演進速度就超過了"Azure"。

8月份,ER6銷量突破,同價純電動車銷量比不多。

如果你認為它成立才一年,R-car的銷售實際上非常好。

根據聯合會的資料,R品牌8月份售出1,960款車型,其中ER6超過1,000輛,而同價位(15-2000萬元人民币)的純電動汽車,銷量超過其實際銷量的幾款;MARVEL R銷量近1000輛 在同價位(2200-2600萬元人民币)純電動SUV排名也名列前茅,價格接近極福克斯ARCFOX alpha T 8月份銷量522輛,廣汽Ean LX8月銷量僅為97輛,1-8月累計銷量僅為548輛。

"從0到1"隻用了一年時間,R車的演進速度就超過了"Azure"。

MARVEL R在相同價位的純電動SUV的銷量實際上相當高。

目前,R車單店銷量已經接近"衛小麗",其實R車使用者增長速度快于"衛小麗"。R車的前10,000輛汽車隻需要10個月,而第二輛10,000輛汽車可能隻需要4-5個月。首期累計傳遞1萬台的"衛小麗"初期挑戰有多難,大家還應該有一點印象,李斌和何小鵬沒有也打賭這個?

|綠色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