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沿海國家,巴西北部海岸線(BNC)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連續紅樹林種群,得益于其豐富的生物資源,海洋已成為許多珊瑚,甲殼類動物和近海魚類的天堂,但它也吸引了大量的"漁民"來捕捉它,随着時間的推移,它已成為巴西三大漁場之一。

據統計,該漁場年漁獲量約為10萬噸,除鲭魚外,鲑魚和鳕魚種類,包括鲨魚、鲭魚等軟骨魚類占總漁獲量的五分之一。
鲨魚大鳔應該都知道,它們是海洋生态系統中的頂級捕食者,但事實上,許多鲨魚非常容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比如我們今天談論的小尾鲨。
小尾鲨屬于軟骨魚幫真鲨屬,與我們熟知的鲸鲨相比,雉鲨的體型應該更細長,成年鲨魚體長一般不會超過1.5m,屬于比較"美麗"的鲨魚。
目前,小尾鲨主要生活在從墨西哥灣到巴西南部的沿海地區,在海岸附近的淺水區很常見,特别是在大陸流入海洋的河口附近。它們喜歡在泥濘的海底遊泳,有時還會撞到岸邊,但不要擔心,小尾鲨不會攻擊人類。
但在自然界中,獵人和獵物的角色可能随時發生變化,盡管它們對人類不感興趣,但它們卻"在"自己的身體上。
直到20世紀80年代,巴西北海岸是小尾鲨數量最多的地區,但今天情況并非如此。根據三家巴西科學機構發表的一項研究,巴西北海岸的小尾鲨數量比之前的水準下降了90%,可以被歸類為極度瀕危物種。
其人口的急劇下降是由于當地的過度捕撈。僅在2000年至2011年期間,巴西就貢獻了30萬公斤魚翅,原因是國際魚翅市場需求巨大。但随着公衆壓力和許多國家環境立法的改善,市場趨勢逐漸發生變化,全球對魚翅的需求下降。
但是,雖然魚翅沒有那麼香,但它們的魚是紅燒,油炸,蒸或芬芳的,是以南大西洋和整個海洋的鲨魚種群仍然過得很艱難。
事實上,巴西政府意識到漁業過度捕撈的後果。早在2014年,巴西環境部(MMA)就釋出了第445/2014号法令,禁止漁船捕撈一些受保護的魚類,如鲭魚和巴西鲭魚,并制定了保護鲨魚和鲭魚等軟骨魚的國家行動計劃。
隻是可惜國家有意為之,漁民們卻冷酷無情。由于巴西民間"捕魚人才"如此之多,以至于他們幾乎占據了該國漁業的一半,他們駕駛裝備相對較差和裝備相對較差的漁船尋找魚類豐富的地區,然後使用刺鈎網進行大規模捕魚。
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攻擊"使得很容易捕捉到在河口遊泳的小尾鲨。它們體積小,是以很容易被這些捕魚作業卷起。
此外,小尾鲨的妊娠期和幼鲨比其他幾種小型沿海鲨魚更長,是以它們繁殖下一代并在更長的時間内發育成性成熟。這導緻通過捕撈捕獲的小尾鲨大多是幼年鲨魚,它們可能在達到生育年齡之前就被捕獲上岸,這種惡性循環進一步加劇了種群數量的下降。
不僅僅是小尾鲨,到2021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上的8,188種物種被認為是極度瀕危的,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們可能會在幾十年内消失并永遠滅絕在地球上。
通常,在地球處于自然進化階段的時候,一個物種滅絕至少需要數萬年甚至數十萬年,而人類活動現在已經加速了100多倍。
對于小尾鲨來說,它們原本隻是一群無害的海洋原住民,可以自由地穿越海底的淤泥,随着一大片尖刺悄悄落下,它們發現自己無處可逃,最終死于疥瘡。
- 作者資訊 -
中國魚科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銀獎獲得者,蒸魚頭、辣魚頭等魚頭愛好者。
排版|我是斯奈斯
回顧|六隻翅膀的蝴蝶,使珠子平靜下來
封面圖檔來自網絡
文章未經授權,不應複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立場,歡迎在評論部分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