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如此另類的東方朔,漢武帝為何總能容忍他,大隐隐于朝?

作者:張不才讀書
一個如此另類的東方朔,漢武帝為何總能容忍他,大隐隐于朝?

東方朔摘桃圖

魯迅先生曾在他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提到過東方朔,說是他在讀私塾時,老先生很嚴厲,他交完作業要下來時,趁機問老先生何為東方朔所說的“怪哉”,老先生隻說“不知道”,其實并不是真不知道,而是不願說。可見魯迅先生打小對東方朔和他的事迹就挺感興趣的。

東方朔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為何他能屢次在漢武帝面前裝瘋賣傻,皇上不但不生氣,還多次賞賜他?東方朔之是以如此,真的是大隐隐于朝嗎?

一個如此另類的東方朔,漢武帝為何總能容忍他,大隐隐于朝?

陳道明版東方朔

01、東方朔其人其事

東方朔是山東人,自幼由兄嫂養大,至十三歲才開始讀書,由于刻苦,很快就掌握了很多典籍的内容。因為天資聰穎,雖然讀書晚,但東方朔還是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個文章寫得特别好的人。

漢武帝16位繼位,少年天子上台後,雄心勃勃,廣納人才,在全國範圍内網絡優秀的人,讀書人可以被推薦,也可以自薦。二十二歲的東方朔看到了機會,給漢武帝寫了一份自薦書呈上去,等待着主考官的回複。

在成百數千的自薦書中,東方朔脫穎而出了,他的自述文章真的吸引了漢武帝的關注,皇上把他的信單抽出來,東方朔求職的第一步,算是勝出了。

一個如此另類的東方朔,漢武帝為何總能容忍他,大隐隐于朝?

東方朔何以能以一篇自述文章吸引漢武帝的關注呢?原因他的自薦書寫得與衆不同,沒有委婉之詞,洋洋灑灑,直抒胸臆,幽默而直接地把自己的長處,誇張地書寫出來,一下子讓漢武帝覺得這個人有沒有才倒是其次,簡直太可愛了。

他在自薦書中寫道:我十三歲讀書,隻用三年而讀的書已經夠用,十五歲學擊劍,十六歲到十九歲學《詩》《書》及兵法,閱讀量已經超過44萬字。我身高九尺有餘(合現在2米左右),雙目明亮如珠,牙齒整齊潔白,論勇敢、論靈活、論廉潔、論誠信我都比曆史上最有名的人還優秀,想我這樣的人,應該能被錄取吧!

漢武帝被他的自信和幽默打動,錄取了他。

一個如此另類的東方朔,漢武帝為何總能容忍他,大隐隐于朝?

程前版東方朔

但是被錄取之後,并不等于馬上被重用,人才就像皇帝身邊的美女一樣,一旦被招納進來,如果你自己不争取,皇帝有可能忘了你,因為和你競争的人實在太多了,另外皇帝事情也太多了,不可能隻顧及你一個人。

初來漢武帝身邊的東方朔,感覺自己被冷落了,于是他心生一計,他把替漢武帝養馬的侏儒彙聚起來,吓唬他們說:他們這些人,要力氣沒有力氣,要才智沒才智,既不能耕田,又無法上戰場,靠他們給國家出謀劃策那更是奢望不上,要他們幹什麼?皇上現在打算殺掉他們。

這群侏儒吓得哇哇大叫,跪求東方朔替他們說說好話,救救他們,東方朔佯裝答應,說好吧,你們必須按我說的做,我才可以救你們,等下皇上走過來時,他們要大聲地向皇上求饒,剩下的話我來說,侏儒們連連答應。

一個如此另類的東方朔,漢武帝為何總能容忍他,大隐隐于朝?

等一會漢武帝果然走過來了,這批養馬的侏儒一個個跪地求皇上饒命,漢武帝問明原委,告訴他們沒有的事,不會殺他們的,侏儒們這才住了聲。漢武帝問東方朔:你搗的什麼鬼?東方朔一看機會來了,立馬說:皇上啊,侏儒那麼小,我身高這麼高,然而我們領取的糧食卻一樣多,他們每每吃撐了,我卻每每吃的距離吃飽還差得遠,您如果不願意重用我,就放我回家吧,也省得浪費那怕不算多的這些糧食。漢武帝聽東方朔這麼一說,樂了。皇帝一樂,啥事都好說,命東方朔在金馬門待诏,其實也就等于距離皇上又近了一些。

漢武帝在工作之餘,也會和大臣們一起遊戲,比如又一次,漢武帝把一隻小東西扣在盆下,讓大臣猜裡面是什麼?衆人皆猜錯,于是讓東方朔猜,東方朔運用自己所說的知識,猜出其中的東西是:像龍卻無角,似蛇卻有足,時走時停善爬牆,非壁虎或蜥蜴莫屬,漢武帝打開盆子,果然是一隻壁虎。皇上一高興,賞了東方朔。不隻是這一次,每次玩這樣的遊戲,東方朔都能猜中,可見他卻有智慧,不隻是膽子大。

一個如此另類的東方朔,漢武帝為何總能容忍他,大隐隐于朝?

如果說以上這些事情都是小兒科的話,我們再看一下大事面前,東方朔是何态度和表現。有一次漢武帝欲擴建上林苑,也就是想把皇家打獵的場所增大一些,東方朔馬上提出反對意見,他勸誡漢武帝,擴建勢必多占農地,不但百姓的利益會受到影響,且國家的稅收也會減少,如果一定要擴建獵場,這絕非富國強民之策,漢武帝到底是一代明君,東方朔一說,他也就聽進去了。不僅聽進去了,還提拔了東方朔,并且又一次賞賜了他。

02、漢武帝為什麼一再容忍東方朔?

有一次漢武帝把祭祀用肉分給大臣們吃,可分肉官遲遲未到,大家都排隊焦急地等待,偏偏這個時候,東方朔又一次搞特殊了,隻見他走上前去,擅自切了一塊肉揣進懷裡,還不忘對大家說:天熱,早點回家了,你們慢慢等啊。

一個如此另類的東方朔,漢武帝為何總能容忍他,大隐隐于朝?

此事在第二天的朝堂之上,被分肉官上告給了漢武帝,漢武帝問東方朔,為何自己切了肉就拿走?當着大夥的面,你做個自我檢讨吧!東方朔自我檢讨道;東方朔呀東方朔,擅自切肉好無禮,拔劍切肉多豪邁,切肉不多好廉潔,送肉給妻好仁愛!東方朔的檢讨一說完,漢武帝和群臣哈哈大笑,大家說,你這是自我檢讨呢,還是自我表揚呢?但是東方朔知道,隻要皇上笑了,問題就不大了。

按理說東方朔的有些行為的确比較過分,但是漢武帝為何一再地容忍寬容于他呢,且很多時候聽完東方朔的一番慷慨陳詞之後,不但不怪罪,還要賞賜于他呢?

一個如此另類的東方朔,漢武帝為何總能容忍他,大隐隐于朝?

其實說到底,是漢武帝把東方朔放在了一個弄臣的位置上,皇上給東方朔的定位,即是弄臣,就是逗皇帝開心的臣子,當然你也可以出一些點子,但主要還是在于皇帝和你在一起,很開心,很快樂,有樂趣,漢武帝要的,就是這種感覺和效果。漢武帝的身邊,像東方朔這樣的人,屬于弄臣,而像公孫弘、汲黯這樣的,就屬于重臣,是真正的可以讨論國家大事的臣子,漢武帝曾經稱汲黯為社稷之臣,也就是可以把太子托付給他的這樣一種臣子,對于東方朔,漢武帝即便再喜歡他,也不會這麼說、這麼定位他的。

03、東方朔裝瘋賣傻,是“大隐隐于朝”嗎?

東方朔之智慧,不可謂不高,東方朔之學識,不可謂不博,他内心到底怎麼想的呢?他滿足于自己事實上弄臣的這種定位嗎?當然所謂弄臣,是我們從旁觀者的角度,賦予東方朔的一種定位而已。

一個如此另類的東方朔,漢武帝為何總能容忍他,大隐隐于朝?

應該說東方朔是有自己的抱負的,但是他又深知伴君如伴虎,是以如果要在皇帝身邊一直呆下去,裝瘋賣傻有時候是一種智慧,是不得已而為之。其實能伴在漢武帝的身邊,即便不被了解為重臣,也已經很不錯了,畢竟已經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影響皇帝了,也不好說處在這樣的環境中,還等于懷才不遇,對于東方朔來說,可以說他基本已經實作了自己的政治抱負了。然而任何事都有不完美之處,弄臣的定位,搞笑的作風,裝瘋賣傻的個性和風格,可能夜深人靜時,東方朔的内心也許會有一點點的失落吧。

東方朔曾在他的《據地歌》中,有過這樣的描寫:“陸沉于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東方朔自稱避世于金馬門,隻要有一顆避世之心,宮殿中一樣可以做到,何必一定要去深山老林,住在茅草房之下?避世重在内心,不重形式。這段話至少說明,在東方朔的心中,他是認真思考過避世、大隐這種命題的,并且他思考的很深刻、很透徹,而“大隐隐于朝”,就是從東方朔這裡來的。

一個如此另類的東方朔,漢武帝為何總能容忍他,大隐隐于朝?

04、一點心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氣質:東方朔有自己的特點,漢武帝朝的公孫弘、汲黯等重臣有另外的個性,每個人都不一樣,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的模式有很多種,一個人在奮鬥的道路上,可以學習别人,但無需模仿别人。東方朔無法成為公孫弘和汲黯,而汲黯那種嚴肅刻闆的性格,更學不了東方朔,借鑒和“觀摩”别人可以,但一定不要試圖變成别人,那樣不但不能成功,反而會失去自己的氣質。

隐是内心的一種狀态,不是形式的外在表現: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其實不管怎麼隐,以什麼方式隐,最關鍵的還在于自己的這一顆心,是不是有原則、有底線、有信仰,一個人的處世心态,如果能夠抵擋外界的誘惑,守住自己的初心,不管他身在何處,他都是一個隐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