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護傷口“種子”,上海市一醫院夏術階團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作者:文彙網
保護傷口“種子”,上海市一醫院夏術階團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由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臨床醫學中心專家團隊領銜研究的《前列腺傷口修複新理論與精準外科幹預體系》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市一醫院泌尿外科臨床醫學中心學科帶頭人夏術階教授作為項目第一完成人在北京接受頒獎。

前列腺增生是嚴重影響中老年男性健康的常見疾病,我國有約600萬患者需接受手術治療。若未及時手術會導緻尿潴留、膀胱結石、前列腺反複出血,甚至引起腎積水、尿毒症等嚴重并發症,危及生命。然而,術後易複發,易導緻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礙,并發症多、恢複時間長,高齡高危和大前列腺患者手術風險大等問題始終猶如幾座大山擋在患者面前,令其進退兩難,難以抉擇。

為此,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臨床醫學中心團隊曆時20年,聯合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精準針對當下前列腺增生手術亟需解決的難題,創新開展了一系列開拓性研究,系統建立了前列腺增生精準外科幹預體系,顯著提高了我國前列腺增生手術療效和診療水準。創新系列研究成果寫入了歐洲指南和美國泌尿外科經典教科書《坎貝爾沃什泌尿外科學》《史密斯泌尿外科學》,以及國内巨著《吳階平泌尿外科學》《郭應祿男科學》。

傳統觀點認為,前列腺切除傷口的修複是由鄰近的膀胱粘膜和尿道上皮爬行覆寫來完成的。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臨床醫學中心團隊研究證明,其實是前列腺傷口的幹細胞在尿液的刺激下轉分化為尿路上皮細胞,參與傷口修複,進而颠覆性地提出前列腺手術傷口修複新理論,為有效預防并發症,幫助患者術後更快、更好的恢複奠定了堅實理論基礎。鑒于前列腺傷口修複新理論的建立,團隊針對性地提出保護傷口“種子”理論,即在前列腺增生手術過程中,盡可能保護前列腺傷口細胞活性,避免過度熱損傷。

為此,團隊進一步研究減少傷口熱損傷的手術方法和手術器械,于國際上首創經尿道铥雷射剝橘式前列腺切除術(tmlrp-tt)。傳統微創手術的傷口熱損傷深度在5mm左右,而前列腺包膜厚度僅為2mm,熱損傷是傳統微創術後并發症高發的直接原因。铥雷射的熱損傷深度僅有0.2mm,這一術式将铥雷射的熱損傷淺、止血好的特點與前列腺解剖結構相結合,術中接近“零出血”,可精準保護尿道括約肌和勃起神經。

保護傷口“種子”,上海市一醫院夏術階團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團隊還建立立立了微創前列腺解剖性剜除關鍵技術。解決了開放手術創傷大和turp組織殘留多、易複發的問題,可徹底剜除增生組織。同時創新研發新型手術刨削器,将整體剜除的組織推入膀胱,并粉碎後經尿道取出,顯著提高手術效率。

由于進口铥雷射機器價格昂貴,推廣困難。團隊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支援下,積極開展醫企共建和臨床研究成果轉化,自主研發國産化铥雷射前列腺增生外科治療系統——srm-t125 型雙工作方式铥雷射治療機。成功将铥雷射波長由 2.0μm 優化為 1.94μm,進一步降低熱損傷深度至0.1mm,實作裝置國産化的同時,也開展适宜技術區域網絡化推廣并輻射應用至全國,目前已經推廣到縣一級醫院,使廣大基層患者受益。

從新理論突破,到新技術革命,再到新裝置研發,團隊二十年如一日,不斷精益求精,不斷追求極緻,終于系統建立了前列腺增生精準外科幹預體系。這一體系的建立,打破了前列腺增生手術的多項記錄。手術更快、更安全,手術時間縮短32%,幾乎“零出血”,讓高齡高危患者也能獲得安全手術機會。同時也打破了大體積前列腺不能接受傳統微創手術的“禁區”。

術後複發率由6%-18%降至0.5%-1%,術後尿失禁發生率由16%降至1.5%,術後勃起功能減退發生率較傳統微創手術相比降低45.2%。目前,團隊已完成8275例“前列腺增生精準外科幹預體系”下的手術,将技術體系推廣至國内外688家醫院,總治療例數達61700人。

作者:胡楊 李晨琰

編輯:李晨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