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小籠饅頭、開洋蔥油拌面、全色雞鴨血湯、甯波湯團……豐富多元又頗具上海特色的小吃美食,在第四屆進博會構成了靓麗的美食風景線。
今年上海老字号豫園飲食亮相進博會上海綜合形象館,現場以“春夏秋冬四季之美”為主題,把綠波廊、南翔饅頭店、松鶴樓、上海梨膏糖以及新食品品牌“真嘗家”共同串聯,用“線上匠人直播+線下文化互動”的方式,立體诠釋映刻在老字号文化中的“東方美學”。
豫園飲食唱主角
作為本屆進博會的亮點之一,上海綜合形象館以“品牌上海、數智之都”為主題,分成“百年華章”“可持續時尚”“智造未來”三大闆塊,着力表現上海2035年建成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創新之城的美好願景。
豫園飲食是“百年華章”闆塊的“主角”之一。作為“上海味道”的代表,豫園飲食連續四年參與上海小吃館的餐飲保障。
在“百年華章”闆塊現場,來自豫園南翔饅頭店的南翔小籠饅頭,綠波廊的海派象形點心,上海老飯店的八寶鴨,春風松月樓的淨素菜包,松鶴樓的松鼠桂魚,梨膏糖的創新産品梨膏棒棒糖等,這些老字号的經典佳肴分别與春夏秋冬不同季節元素相對應,展現出四季有别的同時更是對傳統食俗理念“不時不食”的诠釋。
現場制作上海名吃
綠波廊現場展示的點心套點中,除了有耳熟能詳的夫人套點以外,還有今年3月接待高棉國王西哈莫尼一行時,為其特别制作的象形船點。水果、花卉、動物……生活中常見的元素都成為了綠波廊“點心女王”王時佳制作點心的靈感。
“上海有句俗話叫‘隻有人等小籠,沒有小籠等人’,小籠饅頭必須是現蒸現吃才好吃。” 南翔小籠制作技藝的第六代非遺傳承人遊玉敏,今年也照舊駐紮在上海小吃館,她邊說邊手腳麻利地揭開蒸籠,瞬間冒出的熱氣讓不少顧客下意識後退,她卻面色如常地将小籠饅頭悉數放進餐盒内遞給排隊等候的顧客。“小籠饅頭是上海的代表性小吃,來進博會一定要嘗嘗!”觀衆王先生說。
現場還有現包現煮的甯波湯團、松月樓的素菜包、老松盛的全色雞鴨血湯、開洋蔥油拌面等特色小吃供應。同時,敞開的檔口還可以讓每位參與進博會的來賓既可現場觀賞到制作工藝,更可一嘗美食的滋味。
南翔小籠制作技藝的第六代非遺傳承人遊玉敏、綠波廊副總經理王時佳、梨膏糖第三代非遺傳承人吳生忠帶着各自的徒弟來到了現場,通過抖音直播的方式與進博會館内館外的觀衆連線互動。
通過進博會的現場演繹及抖音直播,遊玉敏和吳生忠兩位上海老字号的非遺匠人也一同“出圈”。
預包裝産品複刻老字号
不久前,豫園飲食旗下新食品品牌“真嘗家”在上海首發,其與上海老飯店、綠波廊、春風松月樓、松鶴樓等老字号率先開展聯名合作,以美味便捷的預包裝為載體,把松鶴樓的蘇式紅湯面、春風松月樓的素菜包、綠波廊的海派點心、上海老飯店的八寶鴨等老字号的“拳頭”産品變為預包裝産品,在家也可輕松“複刻”老字号美食。
新潮的包裝設計與經典老字号的招牌産品,特别的cp組合讓“真嘗家”引發了不少觀衆的興趣,很多人現場咨詢是否可以試吃購買,還有人幹脆打開手機app直接購買下單。觀衆張先生說:“以前就吃過松月樓的素菜包覺得很不錯,尤其适合家裡的老人。現在網上可以直接購買快遞到家,蒸一蒸就能吃很友善!”
此次“真嘗家”與衆多老字号一同亮相進博會,是将新消費時代背景下中國人秉承傳統的同時,不斷追求變革創新的生活方式與美學态度向世界表達的重要展示。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慎良
編輯/樊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