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陋室不陋 | 有間書房,人生之樂

陋室不陋 | 有間書房,人生之樂
陋室不陋 | 有間書房,人生之樂

唐人劉禹錫《陋室銘》中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世有百室,而生萬态,心懷清雅之趣,縱寒舍小築,也有肅穆之狀。心存濁慮之思,縱堆陳萬千,亦無異于市井雜肆,一室之雅,皆在于人之涵養。陋室不陋,此皆在于主人之學識,德藝之境界。

陋室不陋 | 有間書房,人生之樂

習慣了行色匆匆,

習慣了生活的忙,

特别貪戀浮生半日的閑。

希望有個地方,

容膝安身,抖落滿身疲憊;

隔絕喧鬧,盡享自在随心。

陋室不陋 | 有間書房,人生之樂

讀一本書,或坐,或半躺;

泡一壺茶,慢慢消磨時光。

枕上詩書,窗前風景,

日有暖陽,夜伴星辰,

這樣的地方,非書房莫屬。

陋室不陋 | 有間書房,人生之樂

在以文為業、以硯為田的讀書生涯中,書房既是中國古代文人追求仕途的起點,更是他們尋找自我的歸途。當厭倦了政治的黑暗與社會的争鬥,躲進小樓,“偏安”一隅,吟詩作畫,閉門讀書;或是二三好友相聚,奇文共賞,疑義與析……是以書房成為古代文人不可或缺的消遣和休憩的處所。

陋室不陋 | 有間書房,人生之樂

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廣博見聞,經世緻用。日久成癖,讀書就變成了習慣性的交流,甚至三日不讀書,便自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有書就有了書房,雖然書随處皆可讀,但讀書人誰不希望有自己的藏書,誰不希望有屬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用以讀書、習文、會友呢?書房不必太大,有幾架書,一桌、一椅、一盞燈,就有了規模,就有了于日常中沉思靜悟、安頓心靈的所在。

陋室不陋 | 有間書房,人生之樂

清代著名學者李漁在《閑情偶寄》一書中專門談到書房的裝飾,有很多精妙的設計,但崇尚的是“宜簡不宜繁”,力求“高雅絕俗之趣”。自古及今,書房并無一定之規。富者可專門築樓,貧者或室僅一席;有的雕梁畫棟,有的則環堵蕭然。書房或築于水濱,或造于山間;或藏諸市井,或隐于郊野。不可居無竹,多數書房皆在室外植以南山之竹。

陋室不陋 | 有間書房,人生之樂

“芸窗”、“芸館”、“螢窗”、“雪窗” 是書房的别名。“芸窗”和“芸館”緣于古人藏書用以驅蟲的香料——芸。“螢窗”、“雪窗”典出車胤囊螢、孫康映雪的求學勵志故事。别名雖然别緻,也隻是在詩文中偶用,因為書房(書齋)的“書”是最雅緻大方的。

陋室不陋 | 有間書房,人生之樂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 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是主人志趣的寫照,是古來描寫書房的名作。明代歸有光,在青少年時代曾厮守于一間極為窄小的書齋,名曰項脊軒。“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作者卻“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籁有聲”。

陋室不陋 | 有間書房,人生之樂

古代文人常為自己的書齋起齋号。書齋之名從發端到流行,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司馬遷雖有宏文巨著《史記》傳世,但未聞其齋号。《陋室銘》是一篇齋記,但“陋室”不能視為書齋名。正式命名書齋,似起源于北宋。史傳司馬光有齋名“讀書堂”,雖質樸但過于平白。以後有洪邁的“容齋”、陸遊的“老學庵”。元代,為書齋命名的做法已經影響到西域一帶的少數民族人士。這在陳垣《元西域人華化考》中有大量記載。至明清齋名盛行,文人學士差不多都有自己的書齋雅名。袁宗道的“白蘇齋”、唐伯虎的“夢墨堂”、張溥的“七錄齋”、袁枚的“小倉山房”、蒲松齡的“聊齋”、 梁啟超的“飲冰室”,皆是意蘊深遠。“飲冰室”,語出《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内熱與”,形容内心憂慮焦灼,室主以此表達自己對國家前途的憂慮。 齋号寄托着主人的志與情,書房是文人的靈魂之城。

陋室不陋 | 有間書房,人生之樂

古人好古,讀先賢書,重曆史經驗,發思古幽情,追求會古通今的樂趣。書籍和器物,越古越有意思。書畫真迹、碑帖原拓、古籍善本自然是書房的珍品 ,那些文房用具也最好有些古意。明清文人珍藏宋元版書,用舊窯或古銅的器物,成了一種雅趣。這在那時的論著或文學作品中多有反映。

陋室不陋 | 有間書房,人生之樂

齋中撫琴,也是文人的一種雅好,悠遠的琴聲“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常建);淡泊的琴聲“仿佛弦指外,遂見初古人”(王昌齡);琴聲最宜伴月“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王維);琴聲也可對酒“一杯彈一曲,不覺夕陽沉”(孟浩然)。琴聲擴大了書齋之趣,琴聲提煉了書齋之韻。

陋室不陋 | 有間書房,人生之樂

接近自然、遠離塵嚣是書房的另一種韻緻。明代李晔所說的《紫桃軒雜綴》的理想書齋環境是:“在溪山纡曲處擇書屋,結構隻三間,上加層樓,以觀雲物。四旁修竹百竿,以招清風;南面長松一株,可挂明月。老梅寒蹇,低枝入窗,芳草缛苔,周于砌下。東屋置道、釋二家之書,西房置儒家典籍。中橫幾榻之外,雜置法書名繪。朝夕白飯、魚羹、 名酒 、精茗。一健丁守關,拒絕俗客往來。” 築室于山間水涯并不現實,但可以造出山房的趣味。

陋室不陋 | 有間書房,人生之樂

先人說:『惟書有色,豔于西子;惟書有華,秀于百卉』。藏書于室,便是藏富于心,閑時閱覽,久而久之,一個人的氣質都将于無形中改變。願你我皆可構築心中的書房,以卷冊滋養,它回報你的,不僅僅是風雅,更是一種風度。

陋室不陋 | 有間書房,人生之樂
陋室不陋 | 有間書房,人生之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