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吉林省對松毛蟲特大災情實施應急處置

作者:吉和網

3月11日,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啟動了《吉林省重大突發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應急處置預案》,采取“飛機防治為主、地面防治為輔、無公害防治”的應急處置對策,及時開展對全省發生的松毛蟲特大災情實施應急處置,迅速降低松毛蟲種群密度,嚴防災情衍生為災害。

松毛蟲是為害松樹(包括落葉松、紅松、樟子松、油松、赤松、長白松)的主要食葉害蟲,若防治不及時,會在短時間内吃光大面積松林的針葉,可導緻常綠松樹當年直接死亡,落葉松連續2年受害可導緻間接死亡,一旦暴發成災,可引發後續的松林大面積枯死等生态災害事件,嚴重威脅森林生态系統安全,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生态影響十分巨大。

據吉林省林業部門2018年10月份的調查結果顯示,全省除白城地區外,其他地區共64個縣(市、區、局)都不同程度發現災情,蟲情分布面積達到了485萬畝,占應施調查松林總面積1720萬畝的28.2%。其中:低蟲口分布面積242萬畝,發生面積243萬畝。目前吉林省災情最嚴重的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和龍林業局轄區,災情面積已達30萬畝以上,超過特大級災害預警級别。

針對災情,吉林省積極應對,強化組織上司、細化防控措施,有序推進松毛蟲特大災情應急處置工作。

一是完善應急資金和物資儲備。

二是組織開展災情調查。将春季需要防治作業的寄主松林逐一落實到林相圖上,明确飛機防治、地面防治、防治避讓區的區域範圍等,為開展全面防治打好基礎。同時,要充分做好低蟲口林分蟲情跟蹤監測,為7-8月實施赤眼蜂、白僵菌等生物防治措施提供詳實資料。10月初至11月中旬,松毛蟲幼蟲下樹越冬後,對全省寄主松林實施專項調查,為明年防治作業提供依據。

三是全面落實防治措施。堅持以飛機防治為主,地面防治為輔,有針對性采取無公害藥劑防治、赤眼蜂生物防治、白僵菌生物防治等綜合措施,嚴防“蟲情演變為災情”、“災情衍生為災害”,最大限度降低損失。防治工作主要集中在5月初至6月上旬、7月中旬到8月末蟲情集中暴發的兩個階段開展。采取飛機防治作業的各級政府和有關機關,要充分做好飛機防治作業各項準備工作,提前采購或簽訂防治作業合同,認真做好飛機防治作業設計。在飛機防治過程中,對居民區、水源地、蜂場、蠶場、魚池等周邊500米之内設立飛防避讓區,此區域内實施地面無公害防治作業,保證人民群衆生産和生活安全。

四是全面實施聯防聯治。此次災情發生涉及省際間、地區間、縣域間毗鄰和交錯地段,要充分做好資訊溝通及防控措施同步開展,切實建立起聯防聯治工作機制。要加強與黑龍江、遼甯兩省的林草部門溝通,通報吉林省對災情的應急處置做法,在兩省交界的縣份共同實施災害防控。省内地區間、縣域間、鄉鎮間以及林場間,要全面加強災情及應急處置資訊溝通,對市縣交界防治林分進行統一設計、統一作業,全面實行聯防聯治,努力做到防治工作無死角、全覆寫。(魏靜 東亞經貿新聞記者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