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兩年成為s級音綜編劇總統籌,意畦工作室負責人如是說。
文 | 霓星
“不是被迫營業”
“不避諱 我以此為生 上期的确糊口來的 這次是因為好奇好玩”
11月3日,話題#樸樹首發長文給我的音樂你聽嗎#在微網誌引發廣泛關注,對于一個僅有35條的微網誌賬号而言,對于人們印象中有些嚴肅和認真的樸樹來說,一句“下次跳起來 必須的”足可見冠軍之夜與村民朱恩池的合作舞台,以及這檔節目的魅力。
b站《我的音樂你聽嗎》自開播以來總是話題不斷,不少觀衆評論“每期都又哭又笑,制作方怎麼這麼會做節目啊!”的确,一檔原創音樂類節目,編劇層面的操作難度在何處?鏡頭前的對象是這些平凡生活中的普通“村民”,創作者又該如何充分呈現真實感?是怎樣打動樸樹讓他願意敞開心扉?帶着這些疑問,影視前哨記者對《我的音樂你聽嗎》的編劇總統籌、意畦工作室趙俊傑進行了專訪,聽他講述節目背後的故事,聊創作、談心得、說觀點。
《我的音樂你聽嗎》編劇總統籌、意畦工作室 趙俊傑
關于編劇:
“将來能幹這行,挺幸福的”
有人說,編劇是山魯佐德。
山魯佐德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裡,宰相的女兒。她用講述故事的方法吸引國王,每夜講到最精彩處,恰好天明,着迷的國王渴望聽完故事,便不忍殺她,允許她繼續講……這本書名字的由來,也道出了講故事本身的巨大魅力。
小時候總守在電視機前看湖南衛視,聯考結束後,趙俊傑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瞞着家人偷偷去了一趟長沙。在當年《快樂男聲》的現場感受到了綜藝節目充滿沖擊的魅力,起初他沒想過成為一名真正的綜藝編劇,而是暢想“如果自己将來也能幹這行,真的挺幸福的”。
大學時選擇播音主持專業則是他進入影視行業的起點,作為學生會主席的趙俊傑有更多的機會舉辦大大小小的活動,畢業後他順利進入央視成為大型晚會的一枚“螺絲釘”。
從在央視參與“中華情”等多台大型晚會的創作,到在華策操刀大型季播綜藝,再到自主創業,一畢業就投入節目制作的趙俊傑也算在行業内摸爬滾打多年。
做過導演,做過責編,做過執行制片人,也做過藝統,在他看來,從内容到藝人層面,每一份工作、每一段經曆都是樂在其中。經曆了在大公司快速成長的過程,帶着放棄自己的創作公司的艱難決定,趙俊傑和小夥伴們加入岑俊義團隊,成為“意畦工作室”的負責人。
——這是他“綜藝編劇”身份的真正開始。
編劇是什麼?在真人秀節目人們越來越介意“真”的情況下,這兩個字似乎從一開始就帶有反叛意味,也埋下了許多偏見的種子。以至于他們會專門囑托選手們不要提這兩個字,盡管他們幾乎是選手們陪伴時間最長的人。
編劇是什麼?在慣常的認知裡,很多人會以為真人秀中的每個情節、每場對話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嘉賓隻需要配合演出就好。但這幾乎是趙俊傑在采訪中否定最多的部分。
在《明日之子樂團季》和《我的音樂你聽嗎》兩檔節目中,編劇團隊的體量并不小。導師身邊有藝人編劇,每個參賽選手的身邊也有選手編劇。事實上,他們最主要的工作便是通過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嘗試觸碰、挖掘他們人格中最真實且寶貴的部分,梳理出可能的“互動點”和“成長線”。
當這些觀察和感受在彙總後,由内容組進行梳理和判斷,據此設計出具體的環節與流程,對可能生發的交集和互動進行預判,去呈現主人公們的性格、成長與互相間的人物關系。
正因為在《明日之子樂團季》中的出色工作,團隊成員和工作夥伴看到趙俊傑身為樸樹編劇的耐心和細心,他順理成章地擔綱b站s級音綜《我的音樂你聽嗎》編劇總統籌。
這次的工作任務便要求他更具有全局意識和前瞻性,他和創作團隊共同見證了節目“從無到有”的過程。從包含節目名稱、slogan和主題方向在内的前期策劃到幾百位選手的初步選拔和面試,從節目具體賽制的設計到選手和藝人話術的詳細梳理......談及編劇們承擔的角色,趙俊傑回答了這一大多數觀衆都關切的問題。
關于真實:
“我們都是孩子他爸、孩子他媽”
沒有所謂的人設,恰恰是打動觀衆的關鍵。
趙俊傑說,“去标簽化”是《我的音樂你聽嗎》編劇工作的核心。
入住“有譜村”的36組年輕唱作人都是真正意義上的“純素人”,如何在短暫的演唱片段外展現選手們的真實性格是擺在趙俊傑和團隊面前的難題。他認為“光聽歌的話,是無法認識到這個人的”。
于是,在音樂背後的成長經曆、家庭背景等成為螢幕前觀衆了解他們的關鍵。而在生發共鳴和共情前,編劇團隊已經與選手們進行了多次的溝通。據趙俊傑介紹,節目組并不會要求選手說什麼,但會在提前溝通後梳理出主人公想表達的觀點,并再三與嘉賓确認是否是本意。
“我可以保證一點,這些孩子在之後走出去面向社會,甚至做其他工作後,也是節目上呈現出來的樣子。”他堅定地認為,節目看點與真實性是毫不沖突甚至相輔相成的。
而真實來源于發自内心的真誠。當被問到是否有什麼方法能讓嘉賓在鏡頭面前放下防備、袒露自我時,趙俊傑坦言,沒有任何技巧。
“主要就是‘真誠’二字。”到了後期,大家都開玩笑地稱呼編劇們為“孩子他媽”“孩子他爸”,作為數月相處中與選手們最親近的人,每位編劇都想要展現自己負責的“孩子”的最好一面。這也是奪冠的朱恩池站在台上激動地說出自己最想感謝的人是編劇的原因所在。
編劇的核心要義不是“編”,更多的是一份梳理和陪伴。
陪伴這些可愛的年輕選手們從人生的第一次舞台走過每一次考核,也讓觀衆們看到原創音樂的多元魅力,看見這群唱着歌的年輕人的謙遜、迷茫和誠實。
也正因如此,節目中“不可控”的部分也帶來了一些驚喜。淘汰了的莫宰羊第二天晚上偷偷溜回“有譜村”想買好吃的送給自己惦念的人;張三七和卞子嚴的甜蜜互動讓網友直呼這檔節目是不是“我的cp你磕嗎”……
這些因為真實而可愛、有趣的年輕人們也吸引了包括“有譜村召集人”在内的資深音樂人們的關注。本來隻是第九期才來節目的樸樹,直接找到趙俊傑說,“第10期我還想來”。演唱會上都是一動不動唱完的他在《我的音樂你聽嗎》的舞台上也變得活躍,甚至情不自禁地跳起來,網友們紛紛稱贊合作舞台《窮小子》驚豔全場。
關于真誠:
“很幸運,能成為樸樹老師的微信好友”
“真誠”不過兩個字,具體到編劇的工作中卻并非易事。
第一次與樸樹見面前,趙俊傑“忐忑”地準備了一堆紙質稿。盡管真正的溝通還未開始,但樸樹的經紀人在這份略顯笨拙的準備面前已經埋下了信任的種子,“他們會覺得合作會很愉快”。
與樸樹的溝通和情感關系是在《明日之子樂團季》上就逐漸開始搭建的。樸樹的慢熱衆所周知,而僅僅兩三天的飛行日也很難讓他們熟悉起來,于是趙俊傑跟着樸樹轉輾多地,在樸樹的日常工作間隙增進彼此的交流。漸漸地,兩個人建立了信任,也能相對順暢地展開溝通。
錄制一期節目很繁瑣,但樸樹的台本往往隻有一頁a4紙不到。
為了讓樸樹能夠适應陌生的環境,盡量緩解他的緊張情緒,趙俊傑把給他的現場流程和個人台本做了盡可能的簡潔化處理,在減少給樸樹的固定内容的同時也拜托其他藝人嘉賓發起互動,讓樸樹對節目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大量的前期工作讓趙俊傑幾乎成了最熟悉樸樹的人。他最容易被哪種個性打動?他最偏好的音樂類型是哪種?甚至面對選手點評時會說哪些話?打怎樣的分數?站在彩排舞台上的趙俊傑仿佛就是另外一個樸樹,也讓同僚們感歎,“怎麼會有這麼懂樸老師的人”。
“融入、走近、适應”,這是趙俊傑總結出的綜藝編劇方法論。
無論是此前做的體育競技類真人秀,還是最近兩檔音樂類節目,編劇工作始終都是“和人打交道”。
“建立彼此信任,了解對方的表達訴求,鼓勵和引領他說出來并完成更為精煉的梳理”,這就是趙俊傑眼中的“綜藝編劇”。而達到這一切的基石,就是他在訪談中無數次提到的“真誠”二字。帶着這份真誠,才有足夠細膩的觀察;帶着這份真誠,才有深入的交流和挖掘。
正因如此,“真誠”也是趙俊傑考察團隊成員的品質标準,能力是一方面,團隊的契合更為重要。“編劇工作的實質離不開與人交談,打開内心。”他坦言道。
怎樣讓選手有血有肉?節目打動人心?在錄完《明日之子樂團季》前三期之後,每次到了拍攝場地,一下車,樸樹的從業人員便對趙俊傑說,“交給你了”。趙俊傑也表示,“很幸運能成為樸樹老師為數不多的微信好友之一”。而隻有他和團隊清楚,這難能可貴的信任背後是以真誠為初心的努力,和搭建起的共識和情感價值。
作為一名綜藝編劇,趙俊傑已經很久沒出過節目組了,接連的集中錄制與播出,讓他的生活被緊湊的工作節奏填滿,累在其中和樂在其中成為他的生命常态。
目前,行業和閱聽人對于綜藝編劇這一職業的認知度已經有了明顯提高,但仍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我們正在努力做好當下,對自己的每一個作品負責,也同樣希望内容工作者有更好的創作環境。”趙俊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