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子植物寬闊的葉子變成黑色的蒼蠅草:用燈籠找不到這麼可愛的燈籠
黑芪亞種
寬葉黑蠅草,屬于被子屬、寶石葉植物輪廓、中心種子、石竹、蠅草屬。它們大多生長在海拔3000-4500米的礫石草原或流石灘,已知分布在四川雲南。照片拍攝于雪山。
闊葉黑蠅草是黑蠅草的亞種,高10-20厘米。到了七月,它們開始開花,通常隻有一朵花長在莖的頂部,就像一盞小燈籠。如果你看到一朵花像照片中一樣低垂,它處于開花期的中間,如果很晚,低垂的花會直立。
如果體力足夠,能爬上上層石灘,眼睛又蒼白貧瘠,當發現這樣一簇迷你燈籠時,驚喜的心情可想而知。
蒼蠅草屬是寬葉黑蠅草的一部分,由著名的植物分類學家林奈于1737年提出,當時隻有27種蒼蠅草。随着植物學的不斷發展和人們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飛草屬現已成為石竹的最大屬,擁有約700種飛草。
蠅草屬廣泛分布于北半球溫帶和亞熱帶高山地區,大部分物種具有較高的園藝觀賞價值,部分物種具有藥用價值。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物種可以吸收重金屬,這是生态修複領域的重要植物。
雖然它們生長在罕見的地方,但要獲得平穩的開花效果并不容易。
飛草屬的植物最害怕遇到其繁殖的終結者,花藥黑粉,一種緻病真菌。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真菌特别喜歡蒼蠅草屬,這種蒼蠅草通過傳粉昆蟲感染蒼蠅草屬的植物。受感染的飛草植物僅在開花時表現出來,當花藥上的正常花粉變成黑褐色真菌孢子時。
對于蠅草屬,學者們一向更喜歡補充、曆史,許多著名植物學家、生物學家對其生态學、進化論、遺傳學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其他學者通過對飛草屬的分析,推斷出為什麼隻有6%的被子植物是雌性和雄性,進而提出了雌性和雄性菌株是被子植物進化的"死胡同"的假設。
範毅為圖檔
範毅,生态攝影師。連續4年獲得國際園林年度攝影師獎,并于2018年獲得首屆中國生态攝影大賽野生動物類一等獎。緻力于拍攝中國西部,特别是雲南的文化景觀和生物多樣性之美。
策劃統籌:趙偉連慧玲
文字整理:連慧玲
海報設計: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