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營醫院邏輯生變?“眼茅和口腔茅”發展怎麼看小北讀财報,帶你選白馬。讓每個人都能學會财務分析,找到白馬股票。關注公衆号“小北讀财報”,我們一起成長!

作者:小北讀财報

自各企業三季報釋出以後,疊加各方面政策影響,醫藥行業最近着實慘淡,連我們平時口中念叨的大白馬成長股也在近段時間遭受了不少壓力。

今天主要想和大家分享兩家企業,愛爾眼科和通策醫療,一個是眼科龍頭,一個是口腔龍頭,在三季度業績實際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直接導緻了近期二者股價的萎靡,是以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兩家企業到底暴露出來什麼問題?

在當下這個黯淡的轉折點,兩家醫藥企業到底何去何從?

一、單季度業績下滑僅僅是因為去年基數太高嗎?

愛爾眼科的業績情況比通策醫療還要差,通策三季度單季業績同比增長實際還是正的,但愛爾眼科的業績卻出現了下降,q3單季收入同比下滑3.48%,扣非淨利潤同比下滑5.38%,

這難道是因為愛爾眼科去年三季度業績增長太快了?

2020年三季度單季,愛爾眼科收入同比增長47.55%;

同期,通策醫療收入同比增長為24.49%。

利潤方面由于收入增速較高以及二者的連鎖規模優勢,也均維持着良好的增長。

民營醫院邏輯生變?“眼茅和口腔茅”發展怎麼看小北讀财報,帶你選白馬。讓每個人都能學會财務分析,找到白馬股票。關注公衆号“小北讀财報”,我們一起成長!

事實上,如果加上2020年三季度收入業績,愛爾眼科2020-2021年的q3單季收入複合增速實際為19.33%;

通策醫療2020-2021年的q3單季收入複合增速為19.45%。

同時,與2018年、2019年同報告期對比,前兩年二者的收入複合增速分别為29.02%(愛爾眼科)、25.92%(通策醫療)。

不得不說,二者今年三季度業績增長雖然受去年三季度基數較高原因有明顯下降,但實際增速也比不上2019年之前兩年的增長情況,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猜測是公立醫院受管控較嚴,進而使得就診更靈活的民營醫院維持了較高速的增長。

那麼現在2021年随着疫情影響的消退,愛爾眼科、通策醫療的高成長性還能維持嗎?

二、民營醫院如何維持高成長性?

1、公立醫院就醫成本效益提升有可能擠壓民營醫院市場

想起來之前和大家一直提到的我們國家在醫改方面,對于醫療服務價格的改革也提上了日程,進入試點階段,也就是我們知道的,雖然眼鏡、義齒、義眼不會被集采,但醫療服務這個價格還是得進行規範,“擰出水分”。

是以,公立醫院看病價格的下降無疑将成為一種趨勢,其成本效益的提升有可能為民營醫院發展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上個月,10月14日,我國衛生健康委員會釋出了相關檔案,《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促進行動(2021-2025年)》,其中特别強調了上下關聯、區域協同、醫防融合、中西醫并重、優質高效的公立醫院體系,這讓我同時想到了愛爾眼科的分級連鎖模式以及通策醫療的區域醫院叢集模式,公立醫院體系的建構無疑有益于公立醫院的高品質發展。

民營醫院邏輯生變?“眼茅和口腔茅”發展怎麼看小北讀财報,帶你選白馬。讓每個人都能學會财務分析,找到白馬股票。關注公衆号“小北讀财報”,我們一起成長!

公立醫院醫療服務的發展有望擺脫醫療衛生資源有限且優質醫療資源相對集中的現狀,國家統籌社會資源開展貧困人口白内障免費救治等舉措大部分都是由醫保基金承擔相關診療費用。

民營醫院邏輯生變?“眼茅和口腔茅”發展怎麼看小北讀财報,帶你選白馬。讓每個人都能學會财務分析,找到白馬股票。關注公衆号“小北讀财報”,我們一起成長!

(取自2020年愛爾眼科年報資料)

2、民營醫院未來發展靠什麼?

如果僅僅強調民營醫院受到的挑戰的話,是不足以支撐民營醫院發展的,因為愛爾眼科、通策醫療也同時面臨着醫療服務市場增長以及市場集中度提升等機遇。

我一直在強調,愛爾眼科和通策醫療的連鎖經營模式其實挺好的,在保證擴張的情況下,還能維持一定的議價力和規模優勢,

不然的話,小醫院如果納入醫保,收費定價便會受到限制;如果不納入醫保,患者來源又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是以面向未來,連鎖醫療機構更有發展優勢,既然公立醫院想要從民營醫院搶市場,而愛爾眼科和通策醫療也可以在其他民營醫院搶市場,未來社會辦醫的集中度提升也是一種趨勢。

當然,在醫保參與這一塊,愛爾眼科目前做的要比通策醫療更好。

民營醫院邏輯生變?“眼茅和口腔茅”發展怎麼看小北讀财報,帶你選白馬。讓每個人都能學會财務分析,找到白馬股票。關注公衆号“小北讀财報”,我們一起成長!

(取自愛爾眼科2020年年報資料)

除此之外,醫療服務也随着技術的提升以及消費更新,呈現新的發展趨勢,例如愛爾眼科的白内障項目雖然受到了一定挑戰,但實際屈光性白内障治療是更好的一種治療方式,視光産品不斷豐富完善,確定了視光配鏡量的穩定增長及消費更新;

口腔科則以種植牙和正畸材料更新為主要趨勢,當然,要說明的是,口腔科的議價力可能要差于眼科,主要在于眼科的服務壁壘除了醫療人員、品牌影響力之外,還有裝置,而口腔科的裝置壁壘并不高。

以及在與公立醫院分工合作的基礎上,眼科和口腔科專科醫院“小而精”的特點為其提供了一定的競争優勢。

3、愛爾眼科、通策醫療的擴張方式均為企業高成長提供保障

目前來看,愛爾眼科的擴張規模明顯要大于通策醫療,一個是和公司自身發展有關,另一個則是和眼科服務半徑要大于口腔科相關。

但是概況來看,愛爾眼科和通策醫療二者有着不同的擴張優勢。

愛爾眼科的擴張中的品牌優勢更強,這是行業特點決定的;

而通策醫療的擴張,也是靠着收購等方式穩步推進,收購區域内固有品牌是通策醫療在外省擴張的打法,且收購企業均是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

是以我才說,二者的擴張或者說連鎖複制模式對維持業績增長均是有一定保障的。

民營醫院邏輯生變?“眼茅和口腔茅”發展怎麼看小北讀财報,帶你選白馬。讓每個人都能學會财務分析,找到白馬股票。關注公衆号“小北讀财報”,我們一起成長!

三、總結一下

總的來看,立雪對于目前無論是市場的擔憂還是業績的趨緩,“千方百計”找了一個理由,即公立醫院對民營醫院的競争在加大,但這麼看來,這不是一個短暫的現象,可能會長期存在,由于不好量化,我的重點還是放在了二者的發展優勢上,在目前的背景下,醫療服務增量的變多以及市場集中度的提升都是一種趨勢,愛爾眼科和通策醫療的連鎖複制模式可以得到我的認可,是以最終結論是展望未來,二者的發展隐憂将逐漸被消化。

最後,我也是瞄了一眼現在二者的估值,目前實際都不算高了,因為即使有一定的業績下滑趨勢,但二者的盈利能力也在提升,具體分析就留給你們自己吧~

聲明:以上分析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