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暫别小家,呵護大家,他們不僅要負責隔離人員的醫學觀察和體溫檢測,還要疏導他們的心理壓力,打消他們的後顧之憂,同時還要做好日常的消毒、登記、垃圾收集、資訊上報等工作,正是有了他們的溫情守護,才讓隔離者溫暖又安心。
他既是醫務工作者,又是“酒店服務員”
張一凡是清泉鎮衛生院的一名大夫,同時也是一名有着4年黨齡的共産黨員,得知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酒店需要醫護人員後,他主動請纓。
“我是一名大夫,更是一名黨員,疫情面前,我責無旁貸。”張一凡說,作為一名醫護人員,他很清楚隔離人員都是陸續送過來的,不分白天黑夜,他作為一名經常值夜班的大夫,最适合這樣的環境。
10月20日,張一凡進入坤逸酒店,正式成為隔離酒店專班組的一名醫護人員,雖然才三十出頭,但是工作起來相當“老練”。隔離人員體溫檢測、突發狀況處理、酒店消毒消殺、送餐、送物資、收集垃圾……每一天張一凡都在醫務工作者和酒店服務員之間不停地轉換着身份,從白天忙到淩晨甚至通宵達旦。
張一凡說,自從進入酒店後,他每天總是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工作量大的時候,常常顧不上吃飯,到了夜晚,各種突發事件經常讓他沒有辦法安安穩穩睡一覺。“過來的時候就做好心理準備了,沒覺得有多累、有多苦,堅持一下都會挺過去的。”
“張大夫,謝謝你,你辛苦了!”“張大夫,要做好防護工作吆!”“張大夫,你是最棒的!”……每一天工作結束後張一凡總能收到臨時“家人”們的感謝。
“心裡暖暖的,被需要的感覺真好。”張一凡說看着一條條感謝的資訊,他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她既是資訊統計員,又是“心理治療師”
今年26歲的孫晔是張一凡的“戰友”,她是團縣委招募的一名志願者,10月25日,她看到志願者群裡需要志願者支援隔離酒店的消息後,孫晔想都沒想就報名參加了。通過稽核,25日下午五點,孫晔被派到了坤逸酒店,負責酒店隔離人員的資訊錄入工作。
“我是下午五點進入酒店的,負責人簡單交代了一下,我就開始整理核對被隔離人員的資訊,一直忙到淩晨4點才休息了一會。”孫晔說,進入酒店的第一天晚上她忙到連媽媽的視訊都沒時間接。
“因為隔離人員的相關資訊直接關系到每一個隔離人員離開酒店的具體時間,是以要特别的細心。”孫晔說,每個隔離人員的資訊都需要一一核對準确,工作量很大,每天除了簡單地吃兩口飯,其他時間就一直坐在電腦前錄入資訊,或是打電話詢問情況。
除了資訊統計工作,孫晔還擔負着安撫隔離人員情況的重任。“大多隔離人員剛來隔離點時,都有一些恐慌和不适應的情緒。我特别了解他們。這個時候,他們最需要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孫晔說,遇到隔離人員鬧脾氣的時候,她會主動添加隔離人員的微信,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慢慢讓隔離人員放松下來,才能更好地配合隔離。
“雖然他們暫時被隔離了,但是希望我們的愛和關懷讓他們感覺到還有這麼多人陪着他們一起度過隔離期。”孫晔說,雖然她在電話這頭,隔離對象在電話那頭,但是隔斷的是病毒,隔不斷的是溫暖和關懷。
溫情守護,讓他們不曾相識,卻彼此關懷,一道道門将人們安全隔開,卻沒有将溫暖隔開,固定隔離觀察期,這樣的溫暖時刻上演。
通訊員 石晶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