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個熱門詞叫内卷,最近出了個新政叫雙減,來解決全社會内卷的問題。家長們無不關心這個話題,有人歡喜有人憂。中産家庭很慌張,不知孩子該怎麼辦;底層家庭有點“幸災樂禍”:我們補不起,你們也别想補,孩子們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線了。
什麼是雙減?雙減是指減輕學校作業負擔和校外教育訓練負擔。雙減貌似是為了解決内卷,減輕孩子們的負擔,也減輕家長們的負擔,說到底是為了教育的公平性,不然優質資源都讓有錢人給占了。有錢人的孩子能上更好的學校,有條件接受更多的課外教育訓練,能上更好的大學,也意味着将來有更強的能力,更具社會競争力,最終也将賺取更多的财富。
中國家長們相信能力決定财富,财富決定資源配置設定,進而決定了再下一代的能力,富者愈富,窮者愈窮。是以拼命培養雞娃,整個社會内卷了。

那麼到底是财富決定能力,還是能力決定财富呢?财富是外在的表現,能力是内在的力量。丈母娘挑女婿,往往先看未來女婿家庭财富背景如何。如果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則看他有沒有能力,是不是績優股,丈母娘相信能力決定了他将來的财富。
那麼能力能否轉化為财富呢?很多年輕人慨歎自己有能力卻掙不到财富,這是什麼原因呢?
~1~ 我有能力為啥掙不到錢?
有能力的人在團隊中往往很出挑,也會受到上司的器重,但能否創造屬于自己的财富,卻不是那麼簡單。如果你隻會做好你的本職工作,卻沒有财商,那麼憑一份工資,即使每年有所增長,财富也是非常有限的。正所謂:你忙着工作,卻忘記了掙錢!

有些人說我也有理财啊,可是不僅沒有盈利,還虧損了。我想問問你:有沒有系統地學習理财?有沒有用對的方式去理财?有沒有堅持做理财?如果你隻是聽消息說這個收益高,那個能賺錢,沒有系統學習理财知識,沒有找到财富的規律,并建立一套家庭理财系統,那麼你是很難賺取持續收益的。就像挖一口井,隻要還缺一厘米,井水就出不來。你的理财路徑對不對,能力究竟達到了什麼樣的深度,你堅持了多久,這些都是需要你思考的問題。
~2~ 他的财富為什麼得而複失了?
我們看到身邊一些能力平平卻擁有财富的人。有人憑關系做成了一個項目一夜暴富,有人靠A錢受賄積聚了财富,也有人是繼承家族财産坐享其成,還有人隻進不出積攢财富。但是這些财富往往很難持續,如果他們沒有一定的财商,這些财富會得而複失。暴發戶的财富來得太容易,他的成功難以複制;A錢受賄有悖社會公德,财富見不得人;繼承來的财富坐吃山空;守财奴隻掙不花,人際關系越來越差;這些情況都很難積累真正長期的财富。一段時間以後,你會發現,他們的财富是在減少而非增長。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得來的财富,很難有機會去實作良性增長。
當然也有一些人,有一定的能力,獲得了财富,比如創業者撞到了風口上,就像豬也能在風口上飛起來。他賺到了錢,那不代表他真的做得好,做得強,如果沒有能力的支撐,過了幾年你會發現他增加投資以後,風口沒了,豬就摔下來,摔死了,這種情況也很常見。
~3~ 如何讓能力和财富比對增長?
如何讓能力和财富相比對,讓财富實作增長和持續呢?你首先需要有内在的修為,并且持續不斷地學習,與高能力的人連結,在團隊協作,上司力,戰略管理等方方面面培養能力,來應對一切可能的變化,才能不斷創造财富。在創造财富的同時,學習如何投資理财,才能夠保障你的财富不緻縮水,并讓财富進一步裂變增長。而當你的能力和财富不比對的時候,上天會有一萬種方法來收割你的财富,直到你的财富和你的能力相比對。
東京奧運會剛剛落下帷幕,奧運冠軍們的能力毋庸置疑,世界第一的專業能力,代表國家舉起冠軍獎杯,升起國旗的那一刻,讓所有觀衆仰望膜拜。退役的往屆世界冠軍們,他們過得怎麼樣呢?在退役後仍能見諸報端,進入觀衆視野的不乏是兩種極端。一種是轉換職業身份并獲得财富上的成功者如田亮,姚明,李甯等。還有一種人就是退役後沒有其他能力,财商欠缺,當年的獎金很快消耗殆盡,最終極其落魄甚至變賣金牌的如馬拉松冠軍艾冬梅。最近世界體操冠軍張尚武因盜竊他人财物再次被捕入獄的消息被網友曝光,引發網友熱議,令人唏噓。
田亮當年因頻繁出席商業活動而遭國家隊除名,之後他卻順利轉型進入娛樂圈。田亮能成為人生赢家的關鍵是投資理财,他和太太葉一茜是房産投資愛好者,據說在全國各地的豪宅多達十幾棟,并投資了13家公司。投資理财是一種需要學習方可掌握的能力,田亮的理财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當年他投資六福基金的理财産品也曾經打了水漂。但田亮夫婦現在顯然掌握了這一能力,才有了令人豔羨的财富自由人生。大部分人的财商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靠持續學習積累,建立自己的理财系統。
有人常常自嘲: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是财神爺。想要留住财神爺,不妨來“壹到拾”,跟着有結果的人學習,幫你實作從1到10,從10到n的财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