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德國蟑螂,德國鵝
分類狀态: 布拉塔裡亞, 布拉特利科, 吉吉

形态特點:體小,榛子褐色。雄性較窄,長10至13毫米,雌性較寬和較短,長11至14毫米。前胸背闆内側有2條直立的黑色條紋。雄性蠕蟲的前翼長9.5至11毫米,雌性的前翼長11至13毫米。男腹窄,第7節背闆專業化,闆半透明,下生殖闆左右不對稱,形狀不正确,左後緣有凹槽,底座兩側各9段背闆側片,後延伸部分側面較寬, 末端鈍圓,後端左側遠離凹槽側邊緣。雌鳥腹寬較短,基部較寬,紅褐色,末端窄,白色,末端鈍角,側緣傾斜,向内略凹,整體略呈三角形;第一産卵口乳白色漸變為黃褐色。如果蠕蟲5~7歲,幼蟲呈深褐色,背闆垂直圖案從幼到老逐漸出現。
生物學特性:德國蛞蝓1年能繁殖5~6代,生育能力強。溫度和食物影響德國蛞蝓的分布,在40~50°C或-5~5°C,德國小氡氣随着溫度的上升或下降,存活時間呈下降趨勢,德國小飛蛾對濕度的要求較高,巢穴來自水源和食物一般不超過4m。當水和食物被切斷時,德國奧西米克隻能存活2周。
地理分布:起源于南亞,一些學者認為它起源于非洲。它與區域間經濟和貿易相距甚遠。
分布于中國:分布于世界各地,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區。主要分布在北京、遼甯、黑龍江、上海、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新疆等地。
入侵危害:德國氡氣分泌物小,會破壞食物,導緻人類中毒。它叮咬和破壞食品、紙張、文物、電子裝置等,同時攜帶痢疾菌、結核菌、脊髓灰質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緻病菌,威脅人體健康,嚴重影響人類生活環境和生活品質。
預防和控制方法:保持室内場所清潔衛生。丁香酚,α-松醇,肉桂醇和3種植物精油的比例混合物可用于防止去除德國钍。化學防治德國小飛蛾比較友善有效,如噴灑氟食馬明、毒死蜱、菊花等,也可以放上毒餌,噴灑和放放時應注意環境污染和人畜健康。